印經院,是漢語辭彙,注音是 yìn jīng yuàn,釋義是 印造佛經的機構。
印經院,是漢語辭彙,注音是 yìn jīng yuàn,釋義是 印造佛經的機構。
德格印經院是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寶庫”盛名的德格印經院,全名“西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院大法庫吉祥多門”,又稱“...
印經院,讀音yìn jīng yuàn,漢語詞語,意思是印造佛經的機構。... 印經院,讀音yìn jīng yuàn,漢語詞語,意思是印造佛經的機構。中文名 印經院 拼音 yìn...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四川省德格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包括造紙、製版、印刷等程式,造紙以瑞香狼毒草的...
香格里拉印經院文化旅遊景區座落在依山傍水,風光如畫的霞給村中,全村位於香格里拉縣城城東18公里處,是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的最後一站藏民族文化走廊,占地500畝,22...
藏區規模最大的印經中心之一。明末清初,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創建,因建在布達拉宮下面,故稱為布達拉宮印經院。民國9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擴建了...
塔爾寺印經院,專門刻印藏文經典的機構。清道光七年(1827),塔爾寺第五世賽多·益喜土丹嘉措活佛集資組建。...
東印經院是拉薩布達拉宮雪城的建築之一,建於公元17世紀,建築面積760平方米。因為面積不大,使用不久便改做它用,主體建築仍保存原有風貌。...
德格印經院現院藏典籍830餘部、5億多字,木刻雕版30餘萬塊。這些珍貴雕版,兼收並蓄藏傳佛教各教派的代表性經典著作,包羅宗教、歷史、科技、醫學、數學、文學、...
【譯經院】古代官設之佛典翻譯機構。多附設於宮殿或大寺院。如隋·大業二年(606),煬帝營建東都時,於洛陽上林園建翻經館,自長安招來達磨崛多等人於館中從事...
《德格印經院藏傳木刻版畫集》是2002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更秋登子。... 《德格印經院藏傳木刻版畫集》是2002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更...
經版是印經院印製經書的底版。經版內容可以分為佛籍經典、各種傳記、歷史地理、醫藥歷算、語言文字、格言戲劇、詩歌文集及用鐵線描法畫成的佛像、法器和有關的...
德格印經院 丹巴古碉群 松格嘛呢石經城和巴格嘛呢石經牆 波日橋 白利寺 涼山州 大洋堆遺址 涼山大石墓群 博什瓦黑岩畫 全國...
1993年執導電影紀錄片《甘孜藏戲團》《德格印經院》,兩部影片在1993年參加了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正式競賽單元、德國世界紀錄片年會及北京歌德學院主辦的國際...
四川藏區印經院的一種印刷儀式。藏區一般每年印書日期約有四五個月,從藏曆四月中旬開始印刷,至八月天氣變冷時即告結束。開始印刷的第一天,要舉行掃功會。是日,...
四川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四川省第八屆、九屆、十屆政協委員,德格縣政協第六屆、七屆副主席,德格印經院倆屆院長。 現任四川省青年聯合會會員,四川省佛教協會第...
彭措澤仁,男,藏族,1955年10月出生,四川德格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那唐寺印經院在印經事業上,比布達拉宮和德格的印經院,規模和貢獻都大。同時,那唐寺經院也在印經實踐中,培養了一大批藏族刻印工匠,這對繼承和發展西藏的印刷...
1 摩崖石經 2 石柱石經 3 碑版石經 4 各地石經 ▪ 金陵刻經處 ▪ 房山石經 ▪ 德格印經院 中國佛教石經摩崖石經 編輯 刻...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巴文化研究院以深入挖掘、弘揚康巴文化精髓為主要目標,主要負責德格印經院文物保護、搶救、收藏、研究、宣傳展示和傳承,並協助開展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納唐寺,西藏黃教噶當派著名寺院,為藏族地區三大印經院之一。納窟寺被譽為“西藏文庫”,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西南20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