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文昌閣,始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初名“澄清樓”。清康熙十七年(1687年)重建,更名“文昌閣”,後毀。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再建。印江文昌閣坐西向東,七層八角攢尖頂式,飛檐翹角,通高37.8米,占地面積64平方米。
追溯文閣歷史,其前身是“澄清樓”,始建於明代嘉靖十年。嘉靖二十九年,改建此樓,更樓為閣,稱“梓潼樓”,始供神像於內,香客進香於閣。閣建不久,因故被毀。崇禎二年,由當任印江知縣史諫重修之,始名文昌閣。明末,文閣毀於兵燹。清康熙二十年,知縣馬士芳再修,再修的閣,高七十尺,四層八面。嗣後,時圮時修。時至清代中葉,原閣不復存在,惟有斷碑殘瓦等零落於草間。道光十六年,陝西人鄭士范來宰印邑,應民眾之求,重修其閣。1991年再次維修文昌閣,至1992年4月竣工,竣工之際,特豎石碑一座,重砌台階一個,新添碑廊設定。
台基高1.5米。石庫門,高2.5米,寬2.2米。門額石匾陰刻行書“江城砥柱”4字。一層天樓板正四邊形藻井,樓面護以萬字格木欄;二層建迴廊;三層正面豎排行書陰刻“文昌閣”3個大字。各層皆有聯、額,均為清代名書法家印江人魏祖鏞撰書。頂層大梁飾八卦圖案及題記建築年代等。現保存完好。於1985年11月2日被列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閣的建築結構,內圈斗木架,外圍封磚牆,木架與磚牆緊緊連線,相依為命。木架以柱頭為核心,又八根柱子穿連成八角形。上下柱子的接頭處,除鋸銜口斗緊之外,還加鐵咂咂上。一層的八根柱頭,凳在八個雕有圖案的磉磴上。每隔二層,木架略向內收,使之上小下大,腳重頭輕,更加穩固。柱頭、地腳枋、挑、穿牌此四者之間,相互穿連上閂,彼此環環扣緊。
閣面的裝飾,一層正面,有卷拱石圓門一道,裝有木門兩扇,向內開,可內閂外鎖。圓門之上橫架一條石,鐫刻“江域砥柱”四個缽子大的字,以作門額。門框兩邊的白粉門枋上書有對聯:鴻路高搴從此升雲齊拾級,龍門峻極須知平地有層梯。二層的對聯:戈踵還宜端寸,舉頭真欲到三。三層的對聯:桂嶺秋香探月窟,杏林春色近天階。對聯書寫者系印江著名書法家魏祖鏞。書法挺秀,鳳翥鑾翔。文昌閣以其獨特的建築藝術和精湛的書法藝術而具觀賞價值,又以歷經風吹、地震不動而極具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