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

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

《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是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印會河。

基本介紹

  • 書名: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
  • 作者: 印會河
  • ISBN:9787122021380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1-1
  • 開本:大32開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
作 者: 印會河 編著
出 版 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1-1
開 本: 大32開
I S B N : 9787122021380
定價:¥29.00

內容簡介

早在1983年,我參閱大量中醫古籍,結合個人多年的臨床心得,撰成《中醫內科新論》一書,經多次印刷,仍供不應求。經過20多年的臨證檢驗,很多讀者都認為該書簡明、實用,在實際臨床中對各級臨床中醫師有指導意義。
近20多年來,中醫內科與西醫在臨床上有了更廣泛的結合,其理論更加豐富,而我們也積累了更多的臨床病例。在廣大讀者的熱情鼓舞與支持下,為了使本書更具時代意義,根據多方意見,在我本人、愛妻孫啟基及門人弟子們的共同努力下,對《中醫內科新論》做了全面的修訂而成本書。本次除了保留原書的風格特色外,又增加了一些在實際臨床中的心得。
本書內容分外感熱病和內傷雜病,分別以“總論”和“各論”的形式寫出。總論以中醫傳統理論為主,各論部分則按系統分類的方法,在恪守中醫傳統的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進行辨證分型。
本書重點介紹的“抓主症”處方,是我家傳、師承及臨床60餘年的心血結晶,並且在《中醫內科新論》原書的基礎上精煉了核心理論,補充了新的內容和很多治療疑難重症的典型成功病例等。
新增的“治療失眠十法”,是經過臨床反覆驗證、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即便是我在美國講學期間,也同樣治癒了很多這類患者,療效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又如在日本講學期間,講述的“中醫藥治療頭痛的經驗”也寫進了本書。
本次重新整理了部分在國內各級醫學刊物上發表過的文章,以附論及病例的形式出現。這些都是我近20多年來在中醫臨床工作中新的學術觀點和治療方法,如“論肺痿和肺癰”、“論肝性腹脹”、“論清理腸道方”及“論疏肝散結方”等。
本書不僅闡古揚今,也納入了我從醫多年的心得體會,既可供廣大中醫、西學中者學習參考,亦可作為臨床、科研工作者參考,同時可供中醫師生研讀。
本書內容分外感熱病和內傷雜病,分別以“總論”和“各論”的形式寫出。總論以中醫傳統理論為主,各論部分則按系統分類的方法,在恪守中醫傳統的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進行辨證分型。 本書重點介紹的“抓主症”處方,是我家傳、師承及臨床60餘年的心血結晶,並且在《中醫內科新論》原書的基礎上精煉了核心理論,補充了新的內容和很多治療疑難重症的典型成功病例等。

作者簡介

印會河教授(1923~),江蘇省靖江市人,出生於中醫世家,17歲時即已懸壺濟世,年輕時就被譽為“江南小名醫”,迄今已醫海征帆—個甲子余。1956年任教於江蘇省中醫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於1957年帶領一批中醫骨幹到北京中醫學院任教;1978年被評為全國第一批中醫教授;1982年參與組建中日友好醫院。 曾先後任江蘇省中醫學校教學業務組長兼金匱教研室主任,北京中醫學院附屬東直門醫院醫務部主任兼內科教研室主任,北京中醫學院溫病教研室主任、中醫基礎教研室主任,中日友好醫院主管中醫副院長,中央保健醫。第一批繼承全國中醫藥老專家學術經驗的指導老師,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12月被評為“首都國醫名師”,2009年6月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成就獎,被聘為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

目錄

第一篇 外感熱病
第一章 總論
一、什麼是外感熱病
二、外感熱病的分類
三、外感熱病的辨證論治
附論 外感熱病的“從化”問題
一、什麼叫“從化”
二、發生“從化”的原因
三、產生“從化”的條件
四、為什麼產生“直中”
五、非“從化”的次第相傳
第二章 各論
一、感冒
二、大葉性肺炎
三、麻疹
四、猩紅熱
五、流行性腮腺炎
六、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七、流行性乙型腦炎
八、腸傷寒
第二篇 內傷雜病
第一章 咳喘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各論
第二章 嘔吐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各論
第三章 瀉痢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各論
第四章 黃疸、積聚、膨脹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各論
第五章 淋、癃、濁、小便不禁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各論
第六章 水腫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各論
第七章 消渴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各論
第八章 諸氣總論
第九章 眩暈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各論
第十章 中風及其後遺症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各論
第十一章 癲、狂、癇
第十二章 驚悸
第十三章 不寐、陽痿、遺精
第十四章 諸痛總論
第十五章 諸血總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