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支烏葉猴(學名:Trachypithecus germaini):頭體長49-59厘米,尾長72-84厘米。是一種長尾的樹棲猴,體型纖瘦,頭部較小,有黑色的臉,周圍有灰白色的長毛。尾巴和四肢細長,上體黑色至中灰色,下體皮毛的顏色稍微淡一些。頭部有短而黑的毛髮,形成尖聳的冠毛。四趾黑色,前臂深灰色,尾巴上表面黑色下面略淺。
棲息在熱帶、亞熱帶森林繁茂,灌木叢生的石灰岩地區。喜愛群居,成小群生活,每群一般為3-10隻。主要樹棲,通常在樹木的上層活動、採食。主要食物是樹葉、花芽、花蕾及花朵、野果、種子。偶然吃些昆蟲及其他小動物。分布於高棉、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泰國和越南。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印支烏葉猴
- 拉丁學名:Trachypithecus germaini
- 別稱:日耳曼烏葉猴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目:靈長目
- 亞目:簡鼻亞目
- 科:猴科
- 亞科:疣猴亞科
- 屬:烏葉猴屬
- 種:印支烏葉猴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與年代:Milne-Edwards, 1876
- 同義學名:Trachypithecus koratensis
- 同義學名:Trachypithecus mandibularis
- 同義學名:Trachypithecus margarita
- 英文名稱:Indochinese Lutung
- 英文名稱:Germain’s Langur
- 英文名稱:Germain’s Silver Langur
- 英文名稱:Indochinese Silvered Langu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印支烏葉猴頭體長49-59厘米,尾長72-84厘米。是一種長尾的樹棲猴,體型纖瘦,頭部較小,尾巴和四肢細長,上體黑色至中灰色,下體皮毛的顏色稍微淡一些。頭部有短而黑的毛髮,外觀像一個小灰熊。四趾黑色,前臂深灰色,尾巴上表面黑色下面略淺,有黑色的臉,四周被長長的灰白色毛髮包圍,形成一個獨特的“光環”。頭頂部有一個短而尖的毛冠,有突出的眉脊和永久性的眉毛。它們大部份時間都是在樹上,在跳躍時以尾巴來平衡身體。雌猴有發白的陰毛。
與成年猴相比,初生的幼仔體色為桔黃色或乳白色,耳、臉、手、足均為粉紅色,與成體的灰黑體色形成強烈的反差,這樣就會引起群體中的成員的注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
印支烏葉猴先前被認為是銀色烏葉猴的亞種,但通常可以通過其較淺的顏色,較大的尺寸,較長的尾巴和遺傳差異已經定為獨立物種。
棲息環境
棲息在熱帶、亞熱帶森林繁茂,灌木叢生,山勢險峻,岩洞較多的石灰岩地區。
生活習性
喜愛群居,成小群生活,每群一般為3-10隻。主要樹棲,通常在樹木的上層活動、採食,很少下地,有一定的活動規律和較為固定的住所。由一雄猴率領,早晨和午後覓食,中午休息。晚上在樹上或岩洞中睡覺。是草食性的靈長類動物,主要食物是樹葉、花芽、花蕾及花朵、野果、種子。偶然吃些昆蟲及其他小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泰國東南部,高棉的湄公河以西,越南南部,緬甸和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南部。
繁殖方式
有關印支烏葉猴的社會和生殖行為的詳細信息缺乏,但很可能像其他的相關物種中一樣,生活在一個包含單個成年雄性的小群體中,並且每兩年生一個嬰猴。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
1 | 印支烏葉猴長尾亞種 | Trachypithecus germaini caudalis | Dao, 1977 |
2 | 印支烏葉猴指名亞種 | Trachypithecus germaini germaini | Milne-Edwards, 1876 |
種群現狀
印支烏葉猴曾經是一種分布範圍相對廣泛的物種,但是在原分布的大部分範圍內已經非常罕見,並且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幾十年里該物種被認為減少了一半以上。對該物種的主要威脅是狩獵、食物、藥品和寵物貿易以及棲息地喪失,主要原因是農業開發。
印支烏葉猴生活在許多保護區,包括越南的富國島國家公園和吉仙國家公園以及高棉的菲諾姆·薩姆科斯(Phnom Samkos)野生動物保護區。該物種的國際貿易中加以管制,並在越南受到法律保護,法律的執行力度較大,以及其他措施迫切需要控制狩獵和野生動植物貿易。還提議增加環境教育和開發可持續的森林破壞替代方案,以保護該地區的靈長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