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164~183毫米。采自北緯26°14′~26°21′,東經123°17′~124°30′;水深150~154米。 背鰭Ⅻ,15;臀鰭Ⅲ-15,胸鰭20;腹鰭I-5;鰓耙8+15~16。 體長為體高2.3~2.4倍,為頭長3.2~3.6倍。頭長為吻長3.9~4.3倍,為眼徑3.8~3.9倍。 體卵圓形,側扁,體高較闊。背腹緣皆鈍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印度雙鰭鯧
- 拉丁學名: Psenes indicus
- 界:動物界
- 門:脊椎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 目:鱸形目
- 科:雙鰭鯧科
- 屬:雙鰭鯧屬
- 分布區域:印度馬德拉斯
- 棲息深度:200公尺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體長164~183毫米。采自北緯26°14′~26°21′,東經123°17′~124°30′;水深150~154米。 背鰭Ⅻ,15;臀鰭Ⅲ-15,胸鰭20;腹鰭I-5;鰓耙8+15~16。 體長為體高2.3~2.4倍,為頭長3.2~3.6倍。頭長為吻長3.9~4.3倍,為眼徑3.8~3.9倍。 體卵圓形,側扁,體高較闊。背腹緣皆鈍圓。尾柄小而側扁,其高稍大於長。頭中等大,背面圓凸,兩側平坦。吻鈍而短,其長約等於或稍短於眼徑。眼中等大,側位,近圓形;眼間隔寬,大於眼徑。鼻孔2個,位於眼前近吻端,緊靠;前鼻孔圓形,後鼻孔裂縫狀。口較小,端位,稍傾斜;上頜骨部份位於眶前骨下:其後端擴大,近達眼前緣下方。兩頜牙細小,上下頜各1行,排列不很緊密。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牙。前鰓蓋骨邊緣平滑,鰓蓋骨無棘;鰓耙細軟,上生毛刺。最長鰓耙約為眼徑1/3。 體被大而薄的圓鱗,極易脫落。兩頜、吻部和眼間隔前半部無鱗;第二背鰭和臀鰭基底具鱗,也易脫落。側線完全,位高與背緣平行,向後直達尾鰭基上部。 背鰭2個,第一背鰭由細長而弱的棘條組成,倒下可納入溝中,以第二鰭棘為最長,向後漸次減短;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很靠近,其基底長約為第一背鰭基底長2倍,最長鰭條短於最長鰭棘。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並大致相對。胸鰭長,末端可超越臀鰭起點。腹鰭位於胸鰭稍後下方,最內側鰭條由皮膜與腹部相連,可完全折於腹部溝中。尾鰭深叉形。
生活習性
形成小群魚群在大陸棚與上層斜坡上在有泥質底部的區域中。 主要吃浮遊動物。 似乎大洋性的在晚上與底棲的白天而且可能季節性地移動。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域,由非洲南部至波斯灣,東至印度-馬來半島,北至日本。中國的南海、黃海均有分布,是一種經濟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