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的交往和激盪

《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的交往和激盪》內容簡介: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全世界人口最多,又有歷史上最輝煌的人類文明傳統的大國,自古以來一直是睦鄰。兩國在精神與物質文明的許多領域中進行過至少兩千多年的交往,豐富了我們的文化,並且形成促進社會進化的動力。

基本介紹

  • 書名: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的交往和激盪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536頁
  • 開本:32
  • 定價:36.00
  • 作者:譚中 耿引曾
  • 出版日期:2006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0048439
  • 品牌:商務印書館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的交往和激盪》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印度)譚中 耿引曾

圖書目錄


祝詞
鳴謝
上編 中印交往之透視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透視景觀

中編 中印交往史實
第三章 資料簡介
第四章 中印關係大事編年
第五章 高僧一覽
一、印度來華弘法高僧
二、中國赴印求法高僧

下編 綜論
第六章 中印文明比較
第七章 佛教是中印橋樑
第八章 中印合璧(一):寺廟文化
第九章 中印合璧(二):金輪帝制
第十章 中印合璧(三):風流人物
第十一章 中印合璧(四):金玉符號
第十二章 中印合璧(五):龍鳳雙飛
第十三章 結論
書目

文摘

背靠背的關係
泰戈爾不斷強調古代中印之間的來往沒有自私、沒有營利和占有的企圖,這是千真萬確的,而且不局限於朝聖者的活動上。我們知道,中印兩大文明之間也有貿易和其他物質方面的交往,但沒有對物質利益的斤斤計較。比方說,唐太宗派使者到摩揭陀去尋求製造蔗糖的技術,玄奘學習過的那爛陀寺就欣然派法師和工匠到中國去傳授而不計報酬。中國高僧多少年來到印度去“取經”(去把經書和佛教文物取回中國),都是分文不付而如願以償。648年玄奘回國寫給唐太宗的報告說:
玄奘往因振錫,聊謁崛山,經途萬里,恃天威如咫步,匪乘千葉,詣雙林如食頃。搜揚三藏,盡龍宮之所儲……(慧立、彥驚,第144頁)這最後一句,從字面上看,好像是把印度所存的佛經都搜括乾淨而帶回中國來了。
這當然不是事實(也不是玄奘那裝飾性特大的駢體文想表達的真意)。可是,歷代高僧中從印度取回佛教文物最多的非玄奘莫屬也是事實。當時印度最大國王“戒日王”,還贈送大象和馬匹為他馱經。玄奘上述報告中所反映的完全不是中國對印度文物的“掠奪”,而是印度文明對中國的慷慨贈送。這和當今全世界對“文物”、“國寶”等的吝嗇和爭奪確實有天壤之別。中印兩大文明之間的交往事跡使人感到“親如手足”的兄弟情誼。

序言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全世界人口最多,又有歷史上最輝煌的人類文明傳統的大國,自古以來一直是睦鄰。兩國在精神與物質文明的許多領域中進行過至少兩千多年的交往,豐富了我們的文化,並且形成促進社會進化的動力。
中印兩國有很多共同的文化特點。我認為最明顯、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我們實際上有著同樣的思維模式。以中印文明為代表的東方思維模式是綜合型的,西方的思維模式卻是分析型的。這兩種思維模式所呈現出來的差異在在皆是。比方說,哲學上的不同十分明顯。中國從宋朝以來已經有了“天人合一”的哲學理論。宋代的哲學家張載在《西銘》中說: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我們發現印度也有類似的表達:“Brahmatmaikyam”(Brahma和atma的統一)。其中“Brahman”指的是宇宙的原理,漢譯為“梵”,“atma”指的是自我的本質、自我的實體。簡言之,印度與中國都把宇宙(自然)當做自己的親密朋友。人類和大自然互相熱愛、互相友好,和睦共處。在這一大前提下,我們從宇宙自然界攝取人類生活必需的物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