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棱背龜

印度棱背龜

高聳的背甲,尤其是第三節椎盾特別高聳。背甲上有小黑點,背甲中部龍骨終止於五邊形的第三椎盾一突出的結節上;腹甲黃色,幼體腹甲橘黃帶黑色斑;頭頂黑色,兩側為黃色;頸部黑帶細黃色細紋。雌雄辨別可以由尾巴來分辨,雌龜尾巴較為短小,雄龜粗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印度棱背龜
  • 拉丁學名:Kachuga tecta
  • 別稱印度鋸背龜,棱背龜,屋頂龜
  • 二名法:Batagur tect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龜鱉目
  • :龜總科
  • 亞科潮龜科
  • :小棱背龜屬
  • 分布區域: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
基本信息,基本簡介,外部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一)生活習性,(二)食性,(三)繁殖,飼養管理,(一)龜的選擇,(二)餵食,龜板鑑別,相關分類,紅圈鋸背龜,史密斯棱背龜,紅冠棱背龜,巨型棱背龜,阿薩姆棱背龜,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印度棱背龜
俗名別名:印度鋸背龜
生物種屬:龜鱉目龜總科潮龜科;淡水龜亞科;小棱背龜屬;印度棱背龜
英 文 名: Indian roofed turtle
拉丁學名: Batagur tecta
地理分布: 印度北部,孟加拉,巴基斯坦
繁殖方式:卵生、雌龜每窩可產3-5顆蛋,約80-100 天左右孵化
習 性: 棲息於大型河流,喜在流速平緩或靜水中
食 性: 植食性

基本簡介

印度鋸背龜屬於高背龜屬(Kachuga),特徵就是高聳的背甲,尤其是第三節椎盾特別高聳。共有七個種類, 印度棱背龜,紅圈鋸背龜,史密斯棱背龜,紅冠棱背龜,巨型棱背龜阿薩姆棱背龜,緬甸棱背龜。在亞洲水棲龜類來說,是第一大屬,在分類上也有許多不同的見解。其中又以本種K.tecta印度鋸背龜和K.tentoria紅圈鋸背龜兩種最受市場歡迎。算是最出色的。又名印度鋸背龜,分布在印度北部,孟加拉,巴基斯坦一帶。飼養幼龜水深最好不要超過龜龜直立的高度以免幼龜溺水。印度鋸背龜一直都被列為CITES I保育,因為族群數量顯著回升,因此已經被列入降類為CITES II的提案,2004年通過。
印度棱背龜印度棱背龜
印度鋸背龜是變溫動物,所以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反應靈敏。它的攝食、活動等均受環境溫度的影響。由於印度鋸背龜新陳代謝所產的熱有限,它們又缺乏保留住體內產生熱的控制機制。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印度鋸背龜靠的是找涼或熱的地方來控制每天體溫的波動。在飼養龜的人工小環境溫度與自然棲息地相一致時,才能保證印度鋸背龜生理和心理健康。一般熱帶龜適宜溫度時27~38攝氏度,溫帶龜20~35攝氏度。有些印度鋸背龜致死溫度在適宜溫度上限之外5攝氏度左右。當溫度較低時,龜不活動(墊伏)。要人工飼養下達到繁殖龜的目的,應避免龜的環境溫度過高過低或大幅度波動。當溫度在10攝氏度左右時,龜便開始進入冬眠狀態。溫度上升到15攝氏度左右龜便開始活動,有的甚至能開始進食。一般習慣上把溫度在25攝氏度時,龜的攝食、活動情況定為正常值。而溫度在30攝氏度左右則是龜最佳的進食、活動、生長的溫度。所以,在國內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的4~10月份是龜的攝食、活動時期;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則是龜冬眠期。

外部形態特徵

成年的印度棱背龜背甲長可達25毫米,雄性略短。背甲黑色,呈“人”字形狀,似房頂的屋頂,故稱屋頂龜;中央嵴棱突起,中部有2-3個棘狀突起,一般第三個突起明顯,椎盾叫小較小,每枚緣盾的腹面黃色,並有黑色斑塊;背甲後部邊緣呈鋸齒狀;腹甲黃色,喉盾、胸盾、腹盾、股盾、肛盾均有對稱的大黑色斑塊;甲橋寬大、黃色,有黑色斑塊;頭頂部黑色,眼後有1對淡紅色或橘黃色的倒三角斑塊,且延伸至面頰及以下眼眶,兩側紅斑塊的後部均有一條對稱的紅色條紋,鼻部有一點紅色,吻略突出,上下頜黃色,上頜呈流線型;頸部黑澀,有數條細黃色縱條紋,四肢灰褐色,布滿黃色細小且有規則的斑點,前肢外側的邊緣有黃色條紋,指、趾間具蹼,爪較長,尾適中。

生活習性

(一)生活習性

印度棱背龜屬水棲龜類,生活於池塘、沼澤、山澗溪流及低洼地。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印度棱背龜喜暖怕寒。水溫達24℃左右時,能正常進食;20℃以下有停食現象;18℃以下停食、少動。隨溫度的逐漸下降,龜進入冬眠期。環境溫度長時間在10℃以下,龜易死亡。

(二)食性

野生的印度棱背龜食植物莖葉。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僅發現食香蕉、蘋果。

(三)繁殖

  1. 雌、雄分辨:雄性龜體型偏小,尾長且粗,肛孔在背甲後部邊緣之處;雌性龜體型較大,尾短且細,泄殖腔孔在背甲後不邊緣之內。
  2. 繁殖:印度棱背龜繁殖習性記錄較少。1995年Ahmad曾在三月解剖一隻雌龜,有9個長橢圓形的卵,亂的直徑為35毫米。

飼養管理

印度鋸背龜,紅圈鋸背龜背甲上一圈粉紅十分搶眼。應該是高背龜屬中最亮麗的一種。台灣數年前進口過小批數量,但是因為鋸背龜幼龜很容易遭受水生黴菌感染,加上對新環境的適應力較弱,一周內的死亡率高達八成以上。能夠養大的個體恐怕不多。在購買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感染症狀,幼龜最好先單獨飼養,並施以魚用抗黴菌藥物預防感染,等到適應期過後再與其他龜混養。
印度棱背龜印度棱背龜
飼養印度鋸背龜的環境與一般水龜的環境相同,半水半陸,不需要特別的布置。食性比較偏向雜食性,一般水龜飼料,葉菜,死魚,死蝦和冷凍赤蟲,麵包蟲等都能接受。只要進口個體沒有被感染髮病,飼養的難度並不高。印度鋸背龜體型大小懸殊,通常雌龜為雄龜的一倍大。

(一)龜的選擇

  1. 體重較輕,拿在手中,感覺較輕;體質肌肉干癟。
  2. 背、甲盾片脫落或不完整,嚴重者有潰爛斑點,也我喔、胯窩處膨脹,皮下似有水或氣。
  3. 鼻部有粘液,糞便稀不成型。有些龜被注射水後,暫時2-3天內沒有危險,且蔥外表看不出破綻。
    以上的龜類是不宜選擇飼養的龜類。

(二)餵食

印度棱背龜性怯,膽小,很少再有人時進食。故日常投餵食物時,將食物的量記住後,投餵著立即走開,隔3-4個小時後再觀察龜的進食情況,殘留的食物應立即清理乾淨。龜的食量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環境溫度20℃時,進食量劇減,有的個體停食;當環境溫度25℃以上時,進食量多。因此,夏季可增加投餵量和投餵次數,冬季投餵時,數量不宜過多,否則溫度降低,易造成龜的消化不良。

龜板鑑別

在安徽亳州藥材市場曾發現數量較大的偽品龜板,經研究鑑定,為印度棱背龜的腹板。鑑定結果如下:
正品龜板呈板片狀,近長方橢圓形,長8~15CM,寬5~8CM.外表面淡黃色,具盾片12塊,每塊具紫褐色放射狀紋理或大部分呈紫褐色,內表面黃白色,略帶血跡或殘肉,前端鈍圓或平截,後端具三角形缺刻,兩側均有呈翼狀向斜上方彎曲的甲橋(牆板)。各盾片大小排列順序為:腹盾>股盾>胸盾>肱盾>喉盾>於肛盾。各盾片的接縫均較平直。
偽品龜板呈板片狀,近長方橢圓形,長8~12CM,寬5~7CM.外表面黃色,具盾片12塊,除喉盾和肛盾各有一塊較大黑斑外,其餘盾片均有2~3塊黑色斑塊。內表面黃白色,略帶血跡及殘肉。前端微凹陷,後端具三角狀缺刻,兩側均有呈翼裝向斜上方變曲的甲橋(牆板)。各盾片大小排列順序為:腹盾>股盾>肱盾>肛盾>胸盾>喉盾。喉盾與胸盾及股盾與肛盾的接縫呈弧狀變曲。

相關分類

紅圈鋸背龜

紅圈鋸背龜背甲上一圈粉紅十分搶眼。應該是高背龜屬中最亮麗的一種。

史密斯棱背龜

史密斯棱背龜棲息於湖泊,池塘和運河當中;背甲呈黃褐色,邊緣稍帶
黃色,雄性甲長8-10cm,雌性平均甲長為15cm;頭兩側從嘴部到頸部各有一條淺紅色條紋,眼部後側各有一對紅斑,眼稍帶藍色,前趾有五爪;根據它們頭部,陰莖,甲殼及四肢的顏色的不同,史密斯棱背龜又被劃分成兩個亞種:P.s.smithii史密斯棱背龜;P.s.pallidipes白足棱背龜
印度棱背龜印度棱背龜
史密斯棱背龜的腹甲底色為黃色,帶有黑色的斑塊,外側皮膚較黑,背甲中線上帶有一條黑色條紋;白足棱背龜的腹甲沒有黑斑,外側皮膚的黑色素沉澱較少,顏色較史密斯棱背更淺。

紅冠棱背龜

幼體背甲呈棕灰色至橄欖色,腹甲為淡黃色至灰黃色,均無任何的斑紋,在頭頂後方開始,有七條由深和淺棕灰色所相間組成的直向條紋,一直伸延至頸部的皮膚。當雄龜成年後,這些直向條紋便會變成由白紅兩色的強列對比下所相間組成,頭頂部份也變成鮮艷的紅色,眼部後方會出現兩道黃色條紋,其餘部份則呈現為藍綠色,再加上金黃色的眼睛,令雄性的紅冠鋸背龜成為在眾多龜類之中,擁有最為奪目和最獨特的頭部色彩,之於雌性的眼睛則是棕色的,也沒有任何鮮艷的色斑。
印度棱背龜印度棱背龜

巨型棱背龜

棲息於較深的淡水中,是棱背龜中的巨人,雄性甲長可達26cm,雌性甲長可達48cm;巨型棱背龜的背甲呈低弧度橢圓形,上有三條條紋,中央的一條暗棕色或黑色的條紋十分明顯;腹甲呈黃色;頭部呈灰色,兩側帶有亮色的斑塊。

阿薩姆棱背龜

阿薩姆棱背龜棲息於淡水中;雄性甲長為8-10cm,雌性可達20cm;背高,背甲呈黃褐色,第三椎盾脊棱明顯突出,後緣呈鋸齒狀;腹甲底色為米黃色,有大量黑斑;身體皮膚呈灰黑色,眼睛後方有鐮刀狀的紅色紋路,下顎兩側有明顯的粉紅色條紋,頸部下方及兩側帶有九條淺黃色條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