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論史

印度文論史

《印度文論史》是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尹錫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文論史
  • 作者:尹錫南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頁數:1000 頁
  • ISBN:9787553105208 
  • 定價:300.00 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南亞研究譯叢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印度文論史》(上下冊) 編輯推薦:(1)2008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2)國內首部全面梳理印度文學理論發展演變過程的著作(公元前15世紀至今)。 (3)印度文論研究專家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歷經多年收集近千種一手文獻寫成,極大地推進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水平。 本書是印度文論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中國學者認為,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國、希臘和印度分別獨立創造了自成體系且別具一格的文學理論,它們成為世界文論的三大源頭。梵語詩學是印度古典文論的傑出代表。現當代印度文論界的百花齊放是世界文論互動的必然結果。印度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演變是東方文論發展史的一個縮影。迄今為止,限於各種複雜因素,國內學界對於印度文論的歷史發展和演變規律還未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梳理。本書在國內外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嘗試對印度文論史進行初步探索。本書還收錄了印度古代、現當代文論家的...(展開全部) 《印度文論史》(上下冊) 編輯推薦:(1)2008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2)國內首部全面梳理印度文學理論發展演變過程的著作(公元前15世紀至今)。 (3)印度文論研究專家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歷經多年收集近千種一手文獻寫成,極大地推進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水平。 本書是印度文論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中國學者認為,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國、希臘和印度分別獨立創造了自成體系且別具一格的文學理論,它們成為世界文論的三大源頭。梵語詩學是印度古典文論的傑出代表。現當代印度文論界的百花齊放是世界文論互動的必然結果。印度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演變是東方文論發展史的一個縮影。迄今為止,限於各種複雜因素,國內學界對於印度文論的歷史發展和演變規律還未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梳理。本書在國內外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嘗試對印度文論史進行初步探索。本書還收錄了印度古代、現當代文論家的十一種著述選譯(本書作者自譯)。對於國內的外國文學研究、東方文學研究、文學理論研究、比較詩學研究、印度學研究等領域而言,本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尹錫南,土家族,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四川大學985工程3期“南亞與當代國際問題研究”創新基地研究員,主要研究印度文學、中印關係與比較文學。曾於2004至2005、2011至2012年兩度留學印度。出版《世界文明視野中的泰戈爾》(2003)、《英國文學中的印度》(2008)、《梵語詩學與西方詩學比較研究》(2010)、《印度的中國形象》(2010)等著作,出版《印度比較文學論文選譯》(2012)等譯著。

作者簡介

尹錫南,土家族,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四川大學985工程3期“南亞與當代國際問題研究”創新基地研究員,主要研究印度文學、中印關係與比較文學。曾於2004至2005、2011至2012年兩度留學印度。出版《世界文明視野中的泰戈爾》(2003)、《英國文學中的印度》(2008)、《梵語詩學與西方詩學比較研究》(2010)、《印度的中國形象》(2010)等著作,出版《印度比較文學論文選譯》(2012)等譯著。

目錄

目 錄
(上冊)
緒論…………………………………………………………………………………()
第一節 研究概況……………………………………………………………()
第二節 印度文論的文化基礎………………………………………………()
第三節 印度文論的發展軌跡………………………………………………()
第一章 印度文論的萌芽和先聲(公元前15世紀至公元7世紀)……………()
第一節 文化經典中的文論萌芽……………………………………………()
第二節 婆羅多的《舞論》(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5世紀)………………()
1 戲劇起源論…………………………………………………………………()
2 戲劇情味論…………………………………………………………………()
3 戲劇類型論…………………………………………………………………()
4 戲劇情節論…………………………………………………………………()
5 戲劇角色論…………………………………………………………………()
6 戲劇語言論…………………………………………………………………()
7 戲劇風格論…………………………………………………………………()
8 戲劇效果論…………………………………………………………………()
9 戲劇表演論…………………………………………………………………()
10 《舞論》的地位和影響……………………………………………………()
第三節 朵伽比亞爾的《朵伽比亞姆》(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2世紀)…()
1 《朵伽比亞姆》成型的文化背景…………………………………………()
2 《朵伽比亞姆》的文學理論………………………………………………()
3 《朵伽比亞姆》與《舞論》的簡略比較…………………………………()
第四節 埃哲布的《畫像量度經》(1至2世紀)…………………………()
第五節 佛典語言哲學與宗教美學管窺……………………………………()
第二章 梵語詩學獨立發展的早期階段(7世紀至9世紀中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婆摩訶的《詩莊嚴論》(7世紀)………………………………()
第三節 檀丁的《詩鏡》(7世紀)………………………………………()
第四節 伐摩那的《詩莊嚴經》(8世紀)…………………………………()
第五節 優婆吒的《攝莊嚴論》(8世紀)…………………………………()
第六節 樓陀羅吒的《詩莊嚴論》(9世紀中葉)…………………………()
1 別具一格的莊嚴論體系……………………………………………………()
2 引人注目的味論思想……………………………………………………()
3 其他方面的相關思考……………………………………………………()
第七節 伐致呵利的《句詞論》(7世紀)…………………………………()
第八節 跋底的《跋底的詩》(6至7世紀世紀)…………………………()
第九節 《火神往世書》的文論觀(7至12世紀)…………………………()
第十節 《毗濕奴法上往世書》的文論和繪畫論(7至12世紀)………()
1 內容簡介……………………………………………………………………()
2 詩論和戲劇論…………………………………………………………()
3 “畫經”與畫味論……………………………………………………()
第十一節 戒雲的《妙語莊嚴》(7世紀)…………………………………()
第三章 梵語詩學的豐富和發展(9世紀中葉至13世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歡增的《韻光》(9世紀)……………………………………()
第三節 王頂的《詩探》(9至10世紀)………………………………()
第四節 樓陀羅跋吒的《艷情吉祥痣》(約10世紀)……………………()
第五節 新護的《舞論注》和《韻光注》(10至11世紀)………………()
第六節 恭多迦的《曲語生命論》(10至11世紀)…………………()
第七節 勝財的《十色》(10世紀)………………………………………()
第八節 沙揭羅南丁的《劇相寶庫》(10或13世紀)…………………()
第九節 安主的《合適論》、《詩人的頸飾》和《絕妙詩律》(11世紀)…()
第十節 摩希摩跋吒的《韻辯》(11世紀)…………………………………()
第十一節 波闍的《辯才天女的頸飾》和《艷情光》(11世紀)……()
1 《辯才天女的頸飾》……………………………………………………()
2 《艷情光》………………………………………………………………()
第十二節 曼摩吒的《詩光》(11世紀)………………………………()
第十三節 魯耶迦的《莊嚴論精華》(12世紀)……………………………()
第十四節 雪月的《詩教》(12世紀)……………………………………()
第十五節 羅摩月和德月的《舞鏡》(12世紀)…………………………()
第十六節 伐格薄吒的《伐格薄吒莊嚴論》(12世紀)………………()
第十七節 娑婆迦羅蜜多羅的《莊嚴寶藏》(12至13世紀)……………()
第十八節 沙羅達多那耶的《情光》(12至13世紀)……………………()
第十九節 小樓陀羅跋吒的《味花蕾》(13世紀)………………………()
第二十節 阿摩羅旃陀羅的《詩如意藤註疏》(13世紀)…………………()
第二十一節 僧伽羅吉多的《智莊嚴論》(13世紀)………………………()
第四章 印度中世紀文論發展概況(13世紀至19世紀中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維迪亞達羅的《項鍊》(13至14世紀)…………………………()
第三節 維迪亞那特的《波羅多波樓陀羅名譽裝飾》(13至14世紀)……()
第四節 勝天的《月光》(13至14世紀)…………………………………()
第五節 小伐格薄吒的《詩教》(13至14世紀)…………………………()
第六節 代吠希婆羅的《詩人如意藤》(13至14世紀)………………………()
第七節 毗首那特的《文鏡》(14世紀)……………………………………()
第八節 維希吠希婆羅?格維旃陀羅的《魅力月光》(14世紀)……()
第九節 辛格普波羅的《味海月》(14世紀)…………………………()
第十節 甘露喜的《攝莊嚴論》(14世紀)……………………………()
第十一節 般努達多的《味花簇》、《味河》和《莊嚴吉祥痣》(15世紀)()
1 《味花簇》…………………………………………………………………()
2 《味河》……………………………………………………………………()
3 《莊嚴吉祥痣》…………………………………………………………()
第十二節 魯波?高斯瓦明的《虔誠味甘露海》、《鮮艷青玉》和《劇月》(15至16世紀)………………………………………………………………………()
1 《虔誠味甘露海》…………………………………………………………()
2 《鮮艷青玉》………………………………………………………………()
3 《劇月》……………………………………………………………………()
第十三節 阿伯耶?底克希多的《蓮喜》和《畫詩探》(16世紀)……()
1 《蓮喜》……………………………………………………………………()
2 《畫詩探》…………………………………………………………………()
第十四節 格維格爾納布羅的《莊嚴寶》(16世紀)………………………()
第十五節 蓋瑟沃?密濕羅的《莊嚴頂》(16世紀)………………………()
第十六節 世主的《味海》(17世紀)………………………………………()
第十七節 後世主時代的梵語詩學著述……………………………………()
1 梵語詩學著述概況…………………………………………………………()
2 代表性詩學著作……………………………………………………………()
(1) 摩圖蘇多納?格文德拉的《味月光》(17世紀)………………
(2) 王頂珠?底克希多的《詩鏡》(17世紀)………………………………
(3) 地天?蘇克拉的《味魅力》(17世紀)………………………………
(4) 四臂的《味如意樹》(17世紀)…………………………………………
(5) 羅摩難陀波提?特里波蒂的《味命論》(17世紀下半葉)………………
(6) 寂南耆婆?跋吒迦利亞的《詩魅力》(17至18世紀) ………………
(7) 維希吠希婆羅的《莊嚴寶》、《味月光》和《莊嚴珠串》等(17至18世紀) ………………………………………………………………………………
(8) 訶利普拉薩德?摩圖羅的《詩光》(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
(9) 克里希那蘇迪的《詩月》(18世紀) ………………………………
(10) 戈古羅納塔?麥提羅的《味大海》(18世紀) ………………
(11) 波羅代吠的《詩寶》和《文月光》(18世紀) ………………
(12) 納拉辛哈?格維的《南闍王名譽裝飾》(18世紀) ………………
(13) 維底亞羅摩的《味湖》(18世紀) ………………………………
(14) 阿娑達羅的《智喜》和《三河》(18世紀) …………………………
(15) 代吠商羯羅?波羅悉多的《莊嚴寶石》(18世紀) ………………
(16) 文尼達多的《味寶石》和《莊嚴花簇》(18世紀)………………
(17) 札格納特?密濕羅的《味如意樹》(18世紀)…………………………
(18) 克迦羅摩?迦丁的《味探》(18世紀)………………………………
(19) 希沃羅摩?特里波蒂的《味寶纓絡》(18世紀)………………
(20) 阿吉逾多羅耶的《文萃》(文學精華)(19世紀上半葉)……………
(21) 克里希那沃圖塔的《曼陀羅花蜜占布》(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22 ) K.B.P.斯瓦米的《莊嚴寶飾》(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3 其他詩學著作………………………………………………………………()
第十八節 藝術理論著作簡介………………………………………………()
1 那羅達的《樂歌蜜》(7—11世紀)………………………………………()
2 南迪蓋希婆羅的《表演鏡》(5至13世紀)………………………………
3 神弓天的《音樂寶藏》(13世紀)………………………………………
4 格維吒坷羅伐拉蒂?扎格底迦摩羅的《樂歌頂飾寶》(13世紀)…………
5 阿輸迦摩羅的《舞章》(14世紀)…………………………………………
6 伐迦那查利耶?蘇達伽羅娑的《樂歌奧義書精選》(14世紀)……………
7 般多利迦?韋陀羅的《舞蹈考》(16世紀)………………………………
8 室利罡陀的《味月光》(16世紀)…………………………………………
9 普羅娑達摩?密濕羅的《樂歌那羅延》(17世紀)…………………………
10 波羅蜜希婆羅的《維那琴相》(18世紀)………………………………
11 匿名學者的《維那琴篇》(17世紀)…………………………………………
第十九節 印度方言文論的萌芽 ……………………………………………()
1 方言文論萌芽的幾個特點…………………………………………………()
2 方言文論萌芽概況………………………………………………………()
3 格謝沃達斯:中世紀方言文論的代表……………………………………()
第二十節 印度文論對中國藏族、蒙古族文論的影響……………………()
(下冊)
第五章 印度近現代文論發展和轉型(19世紀中葉至1947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方言文論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三節 方言文論發展概況…………………………………………………()
1 阿薩姆語………………………………………………………………………
2 孟加拉語………………………………………………………………………
3 古吉拉特語………………………………………………………………
4 坎納達語………………………………………………………………………
5 克什米爾語………………………………………………………………
6 馬拉雅蘭語………………………………………………………………
7 馬拉提語……………………………………………………………………
8 奧里雅語………………………………………………………………
9 旁遮普語………………………………………………………………
10 信德語………………………………………………………………
11 泰盧固語………………………………………………………………
12 泰米爾語………………………………………………………………
13 烏爾都語………………………………………………………………
第四節 印地語文論發展概況……………………………………………()
第五節 梵語詩學著作的譯介和研究……………………………………()
1 梵語詩學的印度方言譯介和研究…………………………………………()
2 梵語詩學的英譯和研究…………………………………………………()
第六節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1 泰戈爾文論發展軌跡………………………………………………………()
2 文學本質論………………………………………………………………()
3 文學創作論………………………………………………………………()
4 文學鑑賞論………………………………………………………………()
5 比較文學論………………………………………………………………()
6 泰戈爾文論的研究概況……………………………………………………()
第七節 奧羅賓多?高士…………………………………………………()
1 “精神進化論”要義…………………………………………………()
2 “未來詩歌論”要義…………………………………………………()
3 “未來詩歌”視閾中的西方文學………………………………………()
4 奧羅賓多的東西方文學比較……………………………………………()
5 奧羅賓多詩學觀的成因與缺陷……………………………………………()
第八節 普列姆昌德…………………………………………………………()
第九節 V.拉克凡………………………………………………………()
第十節 A.K.庫馬拉斯瓦米……………………………………………()
第十一節 阿?泰戈爾…………………………………………………()
第十二節 M.希利亞南…………………………………………………()
第六章 印度當代文論發展新動向(1947年至今)…………………………()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方言文論新發展…………………………………………………()
1 阿薩姆語………………………………………………………………
2 孟加拉語………………………………………………………………
3 古吉拉特語………………………………………………………………
4 坎納達語………………………………………………………………
5 克什米爾語………………………………………………………………
6 馬拉雅蘭語………………………………………………………………
7 馬拉提語………………………………………………………………
8 奧里雅語………………………………………………………………
9 旁遮普語………………………………………………………………
10 信德語………………………………………………………………
11 泰盧固語………………………………………………………………
12 泰米爾語………………………………………………………………
13 烏爾都語………………………………………………………………
第三節 印地語文論新發展…………………………………………………()
第四節 梵語詩學的英譯和研究……………………………………………()
1 梵語詩學著作英譯………………………………………………………()
2 梵語詩學研究概況………………………………………………………()
3 當代文論家的梵語著作舉例……………………………………………()
第五節 梵語詩學的批評運用……………………………………………()
1 梵語詩學批評的發展軌跡…………………………………………………()
2 梵語詩學批評的動因簡析…………………………………………………()
3 相關問題及評價……………………………………………………………()
第六節 梵語詩學在中國的譯介、研究和批評運用………………………()
1 梵語詩學譯介……………………………………………………………()
2 梵語詩學研究……………………………………………………………()
3 梵語詩學批評在中國…………………………………………………()
第七節 印度文學史研究…………………………………………………()
1 “印度文學”概念辨析…………………………………………………()
2 印度文學史的研究和編著…………………………………………………()
3 S.K.達斯的《印度文學史》簡介………………………………………()
第八節 比較文學理論和比較詩學研究…………………………………()
1 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探討…………………………………………………()
2 比較詩學研究……………………………………………………………()
第九節 翻譯理論與翻譯研究……………………………………………()
1 關於翻譯傳統和功能等的思考……………………………………………()
2 文化翻譯論…………………………………………………………………()
3 泰戈爾自譯現象……………………………………………………………()
4 印度文學的內部互譯………………………………………………………()
第十節 後殖民理論………………………………………………………()
1 阿賈茲?艾哈默德………………………………………………………()
2 阿西斯?南迪……………………………………………………………()
3 薩爾曼?拉什迪……………………………………………………………()
第十一節 印度英語文學研究………………………………………………()
1 概念辨析…………………………………………………………………()
2 歷史分期……………………………………………………………………()
3 代表性作家…………………………………………………………………()
4 創作中的核心問題………………………………………………………()
5 新的研究動向……………………………………………………………()
第十二節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1 時代背景和文化語境………………………………………………………()
2 女性創作批評舉例………………………………………………………()
3 文學經典的女性解構………………………………………………………()
4 “門檻定律”與印度中心觀……………………………………………()
第十三節 達利特文學批評…………………………………………………()
第十四節 印度電影和戲劇研究……………………………………………()
1 電影研究舉例……………………………………………………………()
2 電影研究的主題分析………………………………………………………()
3 戲劇研究舉例………………………………………………………………()
餘論 印度文論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印度文論史大事年表……………………………………………………()
附錄二 印度文論選譯……………………………………………………………()
一 《舞論》第14、24章(婆羅多)…………………………………………()
二 《句詞論》第1章(伐致呵利)………………………………………………()
三 《詩莊嚴經》第1章(伐摩那)……………………………………………()
四 《曲語生命論》第2章(恭多迦)…………………………………………()
五 《合適論》(安主)…………………………………………………………()
六 《詩人的頸飾》第1、2章(安主)…………………………………………()
七 《火神往世書》(第337章)…………………………………………………()
八 《畫經》(《毗濕奴法上往世書》第43章)………………………………()
九 《虔誠味甘露海》第2章(魯波?高斯瓦明)………………………………()
十 《詩莊嚴頌》(勒沃普拉薩德?德維威迪)…………………………………()
十一 《印地語文學理論批評》(結語)…………………………………………()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