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廟寺之爭

印度廟寺之爭,1992年12月在印度發生的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教派衝突。12月6日印度北方邦阿約迪亞城的巴布里清真寺被一批印度教極端分子拆毀,由此激發起一場震驚世界的教派衝突。衝突的起因可追溯到400多年前。據《羅摩衍那》記載,阿約迪亞(古稱“阿逾陀”)是印度教羅摩大神的出生地, 此地原有一座羅摩廟。1528年莫臥兒王朝統治者下令拆毀羅摩廟,並在原處建起巴布里清真寺。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印度教徒曾要求拆寺建廟,地方當局拒絕,1885年該地發生教派衝突。印度獨立後,為避免衝突,當局下令關閉寺門,雙方均不得入內。1984年印度教成立一個名為“羅摩出生地解放犧牲委員會”的組織。1988年印度教組織的“世界印度教大會”與穆斯林組成的“巴布里清真寺行動委員會”, 在阿約迪亞發生對抗。1989年6月由印度教徒組成的印度人民黨正式要求政府把清真寺交給印度教徒。1990年10月印度人民黨領袖阿德瓦尼號召印度教徒去阿約迪亞“為神服務”, 即開始建廟活動。1992年7月印度最高法院下令停止建廟活動,印度政府出面調解,建議在清真寺旁再建一座羅摩廟。印度人民黨拒絕此建議, 堅決要求毀寺建廟。12月6日幾十萬印度教徒聚集阿約迪亞,中午一批印度教徒衝破警戒線,爬上寺頂,拆毀3個圓頂。從此爆發全國性教派衝突,一周后才逐漸平靜下來。這次衝突至少造成數千人死亡,並波及到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等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