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曆法

印度古代曆法是陰陽合曆。

自有史以來可分為三個時期:①在吠陀(Vedic)期前期,約從公元前十世紀到公元前六世紀。使用曆法的曆日制度很不一致。有以12個恆星月為一年,一恆星月27日,一年324日;有以13個恆星月為一年,一年351日;有以12個朔望月為一年,6個大月,每月30日,6個小月,每月29日,一年共354日;有以360日為一年,稱作一世間年,每年分作12個月,每月30日,稱為世間月;有以“假設”太陽年為378日,即以一世間年加18日。過兩個世間年之後接一個“假設”太陽年,實際上是一年為366日。這樣的年可稱之為太陽年。②吠陀期後期,約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後二世紀。這時期內有耆那(Jaina)歷。這個曆法以一星宿年=
印度古代曆法
以7除積日D,得餘數ω,即:D呏ω(mod7)。以ω=0之日為星期五,ω =1之日為星期六等,便得星期名稱(這是按《甘》的算法)。
印度曆法中有三種上元:①上元自天地開闢算起。②上元自公元前3102年2月17日,星期五算起,這個曆元稱為卡利·尤幾(Kali yuge)。③以釋迦(Saka)紀年為上元,釋迦元年為公元78年(3 月15日)。釋迦元年離卡利·尤幾年數為:3102+(78-1)=3179。《五》歷從釋迦427年制呾邏月白半一日起算,故Y=3179+427=3606。《甘》歷從釋迦587年制呾邏月白半一日起算,故Y=3179+587=3766。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總述·歲時》條記錄了當時印度曆法。以時極短者叫剎那(ksana),120剎那為一呾剎那(taksana),60呾剎那為一臘縛(lava),30臘縛為一牟呼栗多(muhurta),5牟呼栗多為一時,6時合成一日夜。月盈到滿叫白分(又叫白半,白博叉Paksha),月虧到晦叫黑分(又叫黑半,黑博叉)。黑前白後,合為一月,12個月為一歲。各月的名稱是:閏月叫沙姆沙爾白(Samsarpa),意思是偷偷進來的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