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列國時代
- 時間:公元前6至4世紀
- 別稱:“早期佛教時代”
- 相關內容:印度十六大國
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反婆羅門教的思想興起,
政治制度:
據記載,公元前6世紀,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存在16個國家,在佛教經典中被稱為“十六大國”。這些國家基本上是君主國,各國之間為兼併土地和爭奪霸權經常發生戰爭。在諸君主國內,國王享有廣泛的權利及特權。例如徵收賦稅、管理山川林澤、管理無主土地以及徵發勞役等行政、軍事大權等。在國王之下,有一種名為“普羅西塔”的顧問,以及一種名為“森納帕提”的軍事主官。此外,還有一些大臣名為“摩柯摩特羅”,分掌王國的各種部門事務,還有一種名為“維耶瓦哈里伽”的法官,依國法、教法甚至“神聖審判”來斷案。隨著不斷的擴張,各個君主國有時在新近被征服的土地上設立總督或藩王來統治。
在“十六大國”內部,只有拔祇(在今印度北部比哈爾邦)和末羅(在今印度戈拉克普爾縣)兩國是共和國,此外還有一些比較小的共和國,這些國家有的實施“王政制度”即擁有國王,但是國王的權力受到長老會議的限制;也有的國家是寡頭政體,當然,這些國家內部的議事會議不允許低級種姓的成員、僱傭工人、奴隸參加會議。雖然恆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有著君主制度和共和制並存的局面,但長遠來看,最後君主製取代了共和制度。
社會經濟:
在列國時期,大量的人口還是聚集在農村,畜牧業和種植業同時進行,村民為一夫一妻制,每戶占有小塊的份地。除了種植水稻之外,甘蔗、水果、蔬菜和花卉都廣泛的種植,村民共同營建蓄水池、灌溉渠、道路和圍牆。每一個村都有公共牧場,並委託一位熟練的牧人統一進行管理。在村里,議事會是村裡的行政機關,村長代國王收取賦稅,稅率通常是在收成的1/6或1/12之間。村長還負責村子裡的法律事務,村民的土地如果不經村議事會允許,不得私自轉讓或買賣。
鐵器在列國時代開始套用,每一個手工業都有自己的行會,而且行會都會有一個負責人,負責人經常會向國王負責,監督產品的質量和生產。
在列國時代,商業也開始繁榮。依據佛教文獻記載,以摩揭陀國的王城王舍城等八個國家的王城為商業中心。城市之間有著交通網來連線,陸路運輸通常由馬車或牛車運載,水路則以船運載,商人通常也僱傭武裝力量來護送商品的運輸。不僅印度列國內部進行著交易,同斯里蘭卡、緬甸、西亞地區也有貿易往來。銀和銅合鑄的貨幣開始代替了過去的物物交換,而且在文獻中也發現了借貸現象。
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印度各列國都開始產生了社會的分化,貧富差距拉大,原來四個種姓制度的各個階層也開始分化,出現了貧富之分。隨著矛盾的尖銳化,原有的種姓制度開始動搖並重新區分。
反婆羅門教的思想興起
在當時,思想流派複雜,依照佛教文獻,有“六十二見”和“九十六外道”的說法。但討論的問題無疑都聚集在幾個問題:世界是有意識的自我發展還是無意識的盲目發展、世界是有限還是無限、如何超脫人生的痛苦等等。除了佛教和耆那教之外,還有兩個流派在當時影響較為廣泛。
第一個是斫婆迦派(Carvaka,意即吃),這是一個古代印度的一個唯物主義的流派,佛教文獻稱其為”順世外道“。這一學派無經典存世,但是從《吠陀》中的《奧義書》以及佛經中能夠整理出該派的主要觀點。斫婆迦派反對《吠陀》的權威,同時對於婆羅門教的其他文獻也嗤之以鼻。其認為:世界是由風、火、地、水四大元素構成,毫無靈魂,生命和自我意識都是物質相互結合的產物。人死後就是物質的分解,沒有靈魂,也沒有轉世和來生。因此該派又具有享樂主義的性質,反對善惡輪迴和因果報應的說法,因而否定了宗教的基礎。在認識論中,該派也反對了推理和意識的作用,主張除了可以被感知的事物之外,並無真實可言。這一派的內部也分為諸多小流派,以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為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佛教稱其為”六師“之一。
第二個是阿什斐迦派,佛教稱其為”邪命外道“。該派主張徹底性的宿命論,末伽黎·拘舍羅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亦是佛教稱”六師“之一。他曾是耆那教的弟子之一,後來自立門戶。其認為:世界是按照既定的程式和命運早已安排完畢,每一個生命單元都要反覆重生84000次,小到以太、氣、火等小分子,大到動植物和人類。每一個生命單元都被嚴密的安排和規定,人的意志無論善惡都無法改變這一既定命運,修行以及作惡都不會改變這種命運,人生都由宿命決定。這種宿命論在反對宗教的基礎之上,又反對人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