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印度兀鷲一般體重為5.5-6.3千克,體長約80-100厘米,翼展205-230厘米。是一種標準的兀鷲,有一個無毛的禿頭,非常闊的翅膀及短尾。與歐亞兀鷲相比,印度兀鷲的體型較輕盈,覆羽也較短身。缺乏歐亞兀鷲常見的白色頭部短毛。印度兀鷲有一個蒼白的黃色鳥喙,蒼白的眼圈和黑色而堅固頭部和脖子,頸部蒼白而下垂,有白色的蓑羽。 上體及背部的羽毛棕色,在下體胸腹部會變成奶油色。 大腿的羽毛與顏色和下體相匹配。 亞成鳥有一個黑暗的鳥喙,頭部和頸部粉紅色,臉色蒼白,下體有褐色和奶油條紋。
棲息環境
棲息在耕地附近的城鎮和村莊,以及開闊的樹木繁茂的地區。經常出沒在鄉村和公園附近。主要在平原和懸崖上築巢。
生活習性
印度兀鷲組成鬆散的群落。是一種食腐動物。其主要食物為死去動物的屍體,透過在熱帶的稀樹大草原上空或人類居所上空游戈巡視以尋找食物。當發現食物後便成群出動。大部分成員均為留鳥。
兀鷲需要高聳的懸崖,並且需要上升的氣流與中午的熱量或從斜坡或懸崖向上流動,它們藉助熱空氣在天空盤旋或者棲息在樹枝上。它們憑藉長而寬大的翅膀能夠在天空翱翔幾個小時,且視力極佳。大面積覓食,清晰地搜尋地面上的動物屍體。主要以腐肉和屍體為食,一般不攻擊活動物。視覺和嗅常都很敏銳,常在高空翱翔盤旋尋找地面上的屍體,或通過嗅覺聞到腐肉的氣味而向屍體集中,有時為了爭搶食物而相互攻擊。在食物貧乏和極其飢餓的情況下,有時也吃蛙、蜥蜴、鳥類、小型獸類和大的甲蟲和蝗蟲。
是大自然的清道夫,通常以中型到大型的哺乳動物屍體的軟組織為食。也尋找人類養殖的受傷或體弱的綿羊和牛。它們習慣把頭伸進動物屍體的腹腔內,啄食內臟和肌肉。兀鷲沒有有力的足和鋒利的爪。它們依靠靈敏的嗅覺來找尋腐爛的動物屍體,並常常為搶一塊肉而爭個不停。主要以山羊、鹿和瞪羚等野生獵物為食。作為一名清道夫,主要以城市和鄉村地區的腐屍為食。它們在垃圾堆和屠宰場與擬兀鷲混群搶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和巴基斯坦; 遊蕩:尼泊爾;來源不明確:阿富汗。
繁殖方式
繁殖地區域相對較小,巢通常建在懸崖峭壁和大樹上。巢很大,伸展60-100厘米。由樹枝棍棒、綠葉和垃圾構成。繁殖期從11月中旬到3月初,雌兀鷲每窩產一枚橢圓形的白卵,由父母共同雙方孵育50天。 兩性都照顧雛鳥,帶來食物和保護它。每年只有50%的巢可以成功的養大幼鳥。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變化。
種群現狀
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印度兀鷲與擬兀鷲等中亞禿鷲的種群數目在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均大幅下降了百分之97至99%,而主因是一種獸醫常用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雙氯芬酸鈉。這種能夠治療動物關節疼痛的藥物被廣泛使用,以延長牲畜的工作壽命。但這藥因在動物生命最後階段時被大量使用,導致它們的屍體內積聚了大量的雙氯芬酸鈉。當兀鷲以動物屍體為食時,便會大量吸入這種化學品,並導致嚴重的腎衰竭而死亡。
2005年3月,印度政府建議禁止雙氯芬酸鈉再用在動物身上,而建議改用另一種對禿鷲影響較少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美洛昔康(Meloxicam)。2006年3月雙氯芬酸鈉仍然在印度廣泛使用,截止2015年只能寄望當美洛昔康較雙氯芬酸鈉便宜時能改變人們的習慣。
數種印度兀鷲均在圈養繁殖的計畫內。但由於如印度兀鷲的壽命長,繁殖率低,相信至少要數個世紀才能有成效。這些計畫是否有效,取決於當這批圈養的兀鷲野放到自然環境時,雙氯芬酸鈉是否已在大自然中絕跡。
政府對控制藥物使用的承諾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直到它完全從環境中消除之後。鳥類保護組織的合作計畫在未來20到30年內將所有印度兀鷲圈禁起來以避免進一步死亡,這將進一步減少成功恢復這種已經很少見的物種的機會。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