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背景
在1943年9月盟軍登入義大利後,兩個盟軍軍團在義大利盟軍司令
哈羅德·亞歷山大將軍指揮下,在兩條戰線上向北前進,每邊一個軍團及以義大利
中央山脈形成的“脊樑”為分界線。在西部戰線,美國第5軍團,在
馬克·克拉克中將指揮下,逐漸從
那不勒斯的主要基地向義大利的“長靴”前進;在東部由
蒙哥馬利爵士指揮的英國第8軍團進至
亞得里亞海海岸。
在面對困難的地形、潮濕的天氣和經驗豐富的德國守軍下,第5軍團進展緩慢。德國人的戰鬥,在一系列的準備好的防禦位置上進行,旨在造成最大的破壞,然後撤走,以換取時間在羅馬以南建設
冬季防線的
防禦陣地。原來的估計,羅馬將在1943年10月陷落被證明是過於樂觀。
雖然在東部,冬季防線已經被在亞得里亞海戰線上之英國第8軍團突破和奧托納被攻占,但地面上的進攻在12月底卻因冬季暴風雪而陷於停頓,近距離的空中支援和鋸齒狀地形上推進是不可能的。從東部使用5號公路進入羅馬的路線的可行性因此被排除,使用從那不勒斯到羅馬的6號和7號公路是唯一的可能方法;7號公路(古羅馬的阿皮安路),沿西海岸向北行,但在羅馬以南進入腦橋沼澤區卻被德國人淹沒。6號公路橫跨
利里河谷,站在這河谷南面大門是在山背後的卡西諾鎮。從數個山上的山峰可令德國守軍觀察發現盟軍行動、阻擊盟軍向北的進攻及直接對盟軍單位實施炮擊。流通盟軍前進路線的是湍急的萊皮多河,它源自
亞平寧山脈中央,流經卡西諾和流入利里河谷入口(在這裡利里河與萊皮多河會合),之後河段的名稱為加里利亞諾河(盟軍通常稱之為“加里”),並繼續流向大海。憑藉其戒備森嚴的山地防禦,盟軍難以渡河(不僅是湍急的河流,而且德軍暫時將萊皮多河引道至河谷頂部,做成河谷泛濫,對進攻部隊做成最困難的情況),卡西諾是
古斯塔夫防線的關鍵,這是
冬季防線最可怕的
防禦陣地。
由於
本篤會修道院在歷史的意義,1943年12月,在義大利的德國指揮官
阿爾貝特·凱塞林陸軍元帥,下令德國單位不可以將該修道院包括入德軍的防禦陣地內,並相應的告知盟軍。
一些盟軍偵察機報告說,看到德軍在修道院內。修道院可良好地觀察周圍的丘陵和山谷,因而很自然是德軍炮兵觀察站。很清楚的是,一旦修道院被破壞,德軍將占領這裡,並利用它在廢墟中建立防禦陣地。然而,最終基於其潛在威脅(真實或想像的)的軍事理由導致修道院被炸毀,而沒有考慮其實際占領時的作用。
古斯塔夫防線是德軍建立的一條橫貫義大利中部的預設防線,由凱塞林元帥指揮的C集團軍據守。
古斯塔夫防線的中樞和制高點是卡西諾山,山腳下有一座小鎮——卡西諾鎮。卡西諾山峰頂部築有一個始建於中世紀的古老的卡西諾修道院,是義大利著名的古蹟之一。卡西諾山地扼守著通向羅馬的6號高速公路和鐵路,盟軍要進軍羅馬,則必須拿下卡西諾山地。於是卡西諾山和周邊的山峰最終成為進攻者和防禦者爭奪的焦點。
戰役過程
第一次戰役
1944年1月17日,英軍、美軍和
自由法國部隊進行了
第一次戰役,只占據了卡西諾峰周圍的一些小陣地、部分高地和山峰的斜坡,並沒有撼動德軍的防線,德軍仍舊牢牢地控制著卡西諾峰及周圍地區。
安齊奧登入
1944年1月22日,為了從後方襲擊
古斯塔夫防線,盟軍在卡西諾以北60英里的安奇奧海灘實施登入,此次行動被
邱吉爾稱為“野貓”戰役。其意圖是將古斯塔夫防線正面的德軍主力引開,以配合盟軍突破該防線。然而由於美軍第6軍登入後沒有及時向內陸推進,被及時趕到的德軍第14集團軍壓縮在登入灘頭,如果不是依賴盟軍強大的艦炮火力和空軍掩護,那裡差點兒成為第二個
敦刻爾克。不但其後方襲擊古斯塔夫防線的計畫破產,反而需要進攻古斯塔夫防線的盟軍突破防線前往救援,實在是令人尷尬。
轟炸卡西諾修道院
1944年2月15日開始的
第二次戰役以轟炸卡西諾修道院開始。卡西諾修道院位於卡西諾頂峰,居高臨下,俯瞰整個卡西諾山地。
第一次戰役中盟軍被德軍準確而猛烈的炮火吃盡了苦頭,他們堅信德軍炮火之所以如此準確是因為利用了修道院作為其炮兵觀測所。
經過盟軍指揮部的激烈爭論後,15日由
B-17轟炸機群投下的重磅炸彈將這所歐洲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夷為平地。但盟軍不曾預料到的是,原先德軍並沒有直接進駐修道院。修道院變為廢墟後,德軍反而沒有了顧忌,厚達15英尺的牆壁和廢墟成為了德軍強有力的支撐點。
第二次戰役
紐西蘭第2師、英軍中由印度和
廓爾喀士兵組成的部隊成為
第二次戰役中盟軍的主要進攻部隊。他們攻擊卡西諾城以南,奪取了山腳下的火車站,但遭到了德軍第90
裝甲擲彈兵師和德國
傘兵舒爾茨戰鬥群的反擊,在付出不小的傷亡後被迫撤退。進攻於1944年2月19日被迫取消,倖存的印度和廓爾喀士兵躲進卡西諾山地四周的掩體。
第三次戰役
綿綿的雨雪寒冷的天氣使得盟軍最高指揮層的心情一樣冰冷,對卡西諾的久攻不克使得
義大利戰役陷入了僵局。盟軍最後還是確定:必須拿下卡西諾,打開通往羅馬的道路,一舉圍殲在此地的德軍集團。德軍也意識到此戰的重要性,他們將連續作戰損傷過大的第90
裝甲擲彈兵師撤到二線休整,把
德國空軍元帥凱塞林手中的王牌——可怕的德國空軍第一傘兵師調來了前線。這支由
理察·海德里希少將指揮的部隊是緊急從蘇聯
列寧格勒前線調過來的,德軍空中雄鷹傘兵的戰鬥力大家都是知道的,而這個師其戰鬥力更加剽悍兇猛,在芬蘭征戰後又從蘇聯前線回來,他們早把生死拋在一邊了。這支兇猛的傘兵師一來就遍地布雷,共布了近十萬顆地雷,並加固了工事,此舉竟然在以後的戰鬥中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3月中旬,卡西諾戰線上德軍的7個營和盟軍的十個營對峙著;而盟軍則霉運不斷,英印第4師的師長特克重病,紐西蘭2師的師長在勘察地形時踩上了地雷,一條腿被炸飛。為在被破壞了的卡西諾鎮裡找好點東西,而在雙方陣地上竄來跑去的義大利難民里混入了意奸,他們將盟軍的情報反饋給了德軍,德軍有針對性的做了戰術調整。
3月15號早上8點盟軍制定的代號:狄更斯行動拉開了三戰卡西諾的序幕。盟軍集中了所有前線的炮火和500多架來自英國、北非、
西西里的盟軍重型轟炸機向卡西諾戰區德軍防線狂轟亂炸,德軍見勢不妙及時布放煙霧,炸起的煙霧和德國人刻意施放的煙火籠罩了整個卡西諾地區;後邊飛來的轟炸機看不見就胡亂投彈,悲劇開始了:遠離戰區的紐西蘭27機槍營被炸,幾乎全部傷亡;法國
摩洛哥戰地醫院被炸,炮兵陣地被炸……甚至於一枚炸彈準確無誤的投進了
英軍第8集團軍里斯中將的帳篷里,幸好他跑出去了沒被炸死。前線準備出擊的部隊被這胡轟亂炸搞得暈頭轉向,有的官兵甚至懷疑是德軍的飛機並向其開火。廣大盟軍前線官兵憤然的說:這些混蛋就想早早的把炸彈扔了飛回安樂窩裡去鬼混;而德軍在這恐怖的轟炸中靜靜的等待著,他們早已對此是見慣不驚了…..盟軍也確實倒霉,轟炸過後一場大暴雨又淋了下來,衝鋒的盟軍坦克和士兵掉進了那巨大的彈坑,裡邊全是雨水…….跳出來揮動工具想挖出通路的盟軍紛紛倒在德軍狙擊手和機槍下,每每那撕布一樣德軍機槍聲響過,都有盟軍士兵倒下。雙方都是二戰中號稱最優秀的部隊,打紅眼後的戰鬥是可怕的。盟軍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衝上山頭和鎮裡,又被下雨樣的德軍長柄手榴彈炸出來,攻占目標是一寸一寸的來丈量。德軍將
三號突擊炮藏在廢墟中,等盟軍衝擊部隊剛衝過去就鑽出來打掉盟軍的坦克向步兵掃射,而盟軍好多部隊衝出去就沒見回來傷亡慘重。紐西蘭第二軍面對這頑強而無畏的德軍發動了決死的攻擊,他們拚命的向各自的目標衝鋒著,然後倒下。進攻毫無新意還是失敗,當最後一個後備隊紐西蘭21步兵營投入戰鬥後仍不見任何轉機,德軍還是在他們的控制區戰鬥。
3月23號紐西蘭第2軍軍長佛里博格絕望的下令全線總撤退,他象一個筋疲力盡的拳手在一場打不贏的比賽中盡到了表演的義務,在最後一局中在倒下之前他像瘋了一樣要向對手瘋狂的狂打亂揍!盟軍集中了所有大小口經的火炮向德軍陣地狂轟。前線狼狽不堪逃回出發陣地的盟軍官兵們驚愕的看見:德軍陣地的最高點傲然飄起了一面卐字旗!這是對所有參戰盟軍部隊最大的羞辱。在9天的戰鬥中紐西蘭第2師傷亡近2000人,英印第4師傷亡近3500人。紐西蘭第二軍再也不是那只能征善戰的部隊了。德軍先後趕來參戰的:
傘兵一師,第15和90
裝甲擲彈兵師,第5
山地師71步兵師。也是傷亡慘重.所有參戰部隊都只剩50%不到。
第四次戰役
1944年5月11日深夜,盟軍的2000門火炮開始怒吼,進攻卡西諾的
第四次戰役打響了。此次擔任主攻的是波蘭第3“喀爾巴阡”師。經過激戰,
波蘭人占領了卡西諾山側翼的Calvary山。經過連月苦戰,德軍已經筋疲力盡,再也抵擋不住盟軍猛烈的進攻。12日英軍、美軍和自由法國部隊也突破了各自主攻方向的德軍防線,
古斯塔夫防線已經搖搖欲墜。
1944年5月16日凱塞林元帥下令從卡西諾鎮,修道院,以及其它周圍的山頭撤退。18日清晨,波蘭部隊進入了卡西諾修道院,在廢墟上驕傲地升起了祖國的國旗。至此整個卡西諾戰役宣告結束。
戰役結果
儘管規模難以比擬二戰中那些重大的戰役,但是其慘烈程度堪與
史達林格勒等戰役相媲美,不過,真正讓卡西諾戰役聞名遐邇的,卻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機槍戰的殊榮。
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貝寧·哈德曼曾驚呼道:兩支有信仰的精銳之師進行了一場慘烈的機槍對射!從1944年1月17日起到5月17日的4個月裡,德軍和盟軍在小小的卡西諾山地這一彈丸之地投入了超過3000挺機槍,耗費了1億發子彈。盟軍先後發起了4次攻勢,付出了63000人的犧牲後,終於占領了這個通向羅馬的據點。而德軍也付出了傷亡20000多人的代價。德國傘兵在
克里特島失利後,在卡西諾以空前絕後的機槍對射和不可思議的頑強勇敢再次贏得了榮譽,被盟軍稱為“卡西諾的響尾蛇”。
頑強守衛卡西諾山的德國第一傘兵師阻滯了盟軍在義大利的攻勢,並在戰鬥中表現出令人不可思議的頑強、團結和堅韌的精神,贏得了“卡西諾的綠色魔鬼”的稱號,同時也獲得了對手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