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布蘭卡級(卡薩布蘭卡(美國二戰時期航空母艦))

卡薩布蘭卡級(美國二戰時期航空母艦)

卡薩布蘭卡(美國二戰時期航空母艦)一般指本詞條

隨著戰局的發展,美國總統羅斯福強調要多造護航航空母艦。為此,海事委員會提出了批量生產的方案,憑藉美國工業的強大實力,只一年時間,美國船廠便造出了50艘護航航空母艦,並命名為卡薩布蘭卡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卡薩布蘭卡級
  • 國家:美國
  • 主要功能:擔負運輸任務
  • 航 速: 18節
  • 生產商:Oregon S.B.
建造公司,主要功能,性能參數,

建造公司

本級艦全部由在華盛頓州Vancouver的Henry J. Kaiser公司和波特蘭的Oregon S.B. 公司建造。在設計上比博格級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彌補了在惡劣天氣狀況里起降飛機困難的缺點。其中“阿德默勒爾蒂群島”號和“布乾維爾”號各自只用了76天就建造完成,顯示了美國工業的巨大潛力。

主要功能

護航航空母艦除護航外,還時常擔負運輸任務。右頁圖為1944年7月19日在太平洋上拍攝的“夸賈林”號,它的飛行甲板上排滿了大約60架F4U海盜式戰鬥機。該艦裝有SM雷達,上層建築的簡易起吊桿。在飛行甲板的前部,艦員正在裝設防風柵。
卡薩布蘭卡級可算是美國最著名的一級護航航母,不但在建造數量上遠超其他幾級,在戰爭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因航速和裝甲等方面的限制,護航航母一般不直接參加與日軍的戰鬥,多擔負對岸轟炸和支援任務。
在1944年10月的雷伊泰灣海戰薩馬島海戰,六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不幸”地撞上最強大的日本水面艦隊——第一機動艦隊,從而展開了一場小狗斗大象般的戰鬥。由於美軍的奮戰,給予日艦隊重創,自身僅損失兩艘護航航母(聖羅號和甘比爾灣號)。
在戰爭中共損失了五艘:俾斯麥海號(CVE-95)、甘比爾灣號(CVE-73)、利斯康姆灣號(CVE-56)、奧曼尼灣號(CVE-79)、聖羅號(CVE-63)。其餘各艦在戰後陸續售賣解體。

性能參數

排 水 量
6,730噸(標準)/10,200噸(滿載)
尺 寸
艦長487英尺,寬80英尺,吃水19.7英尺
動  力
蒸汽輪機,雙軸
航  速
18節
續 航 力
11,200海里/18節
火  炮
127毫米單管炮1座(後拆除改為8座40毫米),20毫米炮24座
艦 載 機
28架
編 制
80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