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1987年6月21日,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出生於喬治亞的首都提比里西。3歲時,在母親的影響下開始學習鋼琴。1993年,6歲的她與提比里西室內樂團完成首場音樂會,此後開啟歐洲巡演。2003年,時年16歲的她在提比里西國立音樂學院學習期間,獲得在基輔舉辦的霍洛維茨國際鋼琴比賽特別獎;同年,在鋼琴家奧列格·邁森伯格的勸說下,轉入
維也納音樂及表演藝術大學 深造,為職業演奏生涯奠定基礎。
幼年時期的照片
人物經歷 2008年,獲得第12屆魯賓斯坦國際鋼琴比賽三等獎,同時獲得該賽“最佳蕭邦作品演奏獎”、“最具觀眾人緣獎”;同年,首次在紐約
卡內基音樂廳 演出,彈奏蕭邦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由此正式開啟職業演奏生涯。
與吉頓·克萊默的演出合照
2009年,與俄裔小提琴家
吉頓·克萊默 合作,在
維也納金色大廳 演出孟德爾頌的《D小調鋼琴與小提琴協奏曲》;隨後跟隨吉頓·克萊默及其領導的克萊默塔樂團展開巡演,履及義大利的米蘭、羅馬、帕維亞,以及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等地。
2010年,在英國倫敦獲得藝術家大獎。2011年5月,作為索尼的簽約演奏家,發行了個人首張專輯《弗朗茨·李斯特》;同年7月26日,在韋爾比耶音樂節的獨奏音樂會中,彈奏李斯特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魯什卡》等作品;同年,被
英國廣播公司 評選為新生代藝術家,並被維也納愛樂協會評為音樂季閃耀之星。
2012年9月,與
巴黎管弦樂團 合作錄製個人專輯《蕭邦》;2012年10月14日,獲得德國古典回聲獎“最佳新人獎”。2013年,在柏林舉辦森林鋼琴音樂會,並在音樂會中與姐姐喬萬莎·布尼亞季什維莉合作,以四手聯彈演奏德沃夏克、勃拉姆斯與皮亞佐拉的作品。
與酷玩樂隊主唱克里斯·馬汀的合照
2014年4月20日,首次赴中國演出,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與青年指揮家
夏小湯 、
中國愛樂樂團 合作,演出格里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同年7月,發行個人獨奏專輯《祖國》。
2016年2月,發行個人獨奏專輯《萬花筒》,曲目包括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拉威爾的《圓舞曲》,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魯什卡》;同年3月,開啟中國巡演,相繼在北京國家大劇院、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舉辦音樂會;3月13日,與指揮家
呂嘉 、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合作錄製《呂嘉與布尼亞季什維莉演繹舒曼與西貝柳斯》,這也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張音樂會現場視頻DVD;同年10月,憑藉專輯《萬花筒》獲得德國
古典回聲獎 “年度最佳獨奏錄音”;同年11月18日,發行音樂會實況DVD《貝多芬和李斯特的鋼琴協奏曲》,該音樂會是與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以色列愛樂樂團合作完成。
2016年,獲得古典回聲獎
2017年,加入法國國籍;同年3月10日,發行個人專輯《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與第三鋼琴協奏曲》,該專輯是由她與指揮家帕沃·雅爾維、
捷克愛樂樂團 共同錄製。2018年7月14日,參與了在巴黎艾菲爾鐵塔下舉辦的法國國慶節慶典演出,與法國國家管弦樂團合作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同年10月17日,參與了
北京國際音樂節 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公益大師課。
2019年3月15日,發行個人獨奏專輯《舒伯特》;同年7月19日,值委內瑞拉指揮家
古斯塔沃·杜達梅爾 擔任
洛杉磯愛樂樂團 音樂總監十周年之際,與杜達梅爾及該團合作,在
好萊塢露天劇場 彈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2019年,與杜達梅爾、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演出
主要作品 音樂專輯 共6張
唱片公司 Sony Classical
專輯簡介 該專輯為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錄製的個人獨奏專輯,曲目以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為主題,包括他的《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以及《四首即興曲》。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與第三鋼琴協奏曲
發行時間 2017-03-10
專輯語言 純音樂
唱片公司 Sony CLassical
專輯簡介 該專輯由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與指揮家帕沃·雅爾維、捷克愛樂樂團共同錄製完成。包含了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膾炙人口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以及具有艱深技巧的《第三鋼琴協奏曲》。
專輯簡介 該專輯曲目包括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拉威爾的《圓舞曲》,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魯什卡》。卡蒂雅的技巧與即興能力素來頗受好評,在2011年韋爾比耶音樂節便憑藉安可曲目《彼得魯什卡》第三樂章受到不錯反響,本張專輯則更體現了卡蒂雅的這些演奏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