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遺址位於中國西南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遺址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年代為距今4000~5000年,該遺存被命名為卡若文化。卡若...
西藏首個古人類遺址公園--卡若遺址公園在西藏昌都市開工建設,工程將模擬復原西藏古人類生產生活場景,為公眾認知青藏高原史前文明、探尋藏民族起源之謎提供直觀視窗。....
卡若文化遺址,距離西藏昌都鎮以西約十二千米處。被發現有大量的石斧、石錛和陶罐等原始文物和工具。發現房屋遺蹟31處,出土石器、骨器和陶片等總計,以及大量的動物...
卡若遺址的文化層堆積比較厚,約在100—160厘米左右,說明遺址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對遺址早晚兩期三段典型房屋中採集的...
卡若遺址位於西藏昌都以南12公里,在瀾滄江以西卡若附近的三角形二級台地上,海拔高度3 100米。是中國已發掘的海拔最高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兩次發掘共獲房屋...
卡若遺址內共發捆出房屋基址28座。根據房基削麵形狀的不同,可以分為圓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種;圓底房屋共10座,平面有圓形和方形兩種c分布於第三、...
在西藏卡若遺址出土的打制石器標本共6828件(包括石核、石片),占全部出上石器的85.6%。石器質料主要是細砂岩、石英砂岩、石英岩,有少量片岩、板岩、片麻岩、中...
卡若遺址出土裝飾品約50件。有笄、璜.環、珠、項飾、鐲、貝飾、牌飾和垂飾,質料則有石、玉、骨、貝等。裝飾品大部分均磨製光滑,製造精細。笄有5件,均為...
卡若遺址中出土的細石器標本共629件,占遺址全部石器的8%。石質有:瑪瑙、矽質岩、石英、燧石、脈岩等。細石器形制較小,一般重量在8克左右。與卡若遺址的打制...
卡若遺址出土的骨角器共有366件,占生產丁具總數的4‘4%。其中有骨錐、骨針、骨斧、骨抿子、骨刀梗、帶鋸齒骨片、印模骨具。除角錐是用動物的角製成之外...
卡若遺址中共出土磨製石器51l件, 占全部石器的6.4兀。器類有石斧、石錛、石鑿、石刀、重石、研磨器、石鏃、切割器等,石質以硬玉、火山岩、矽質蛇紋岩、流紋岩...
卡若鎮因1978年發掘的在全國乃至國外都有很高聲譽的卡若遺址而得名,位於昌都鎮的南部,瀾滄江上游,其四周分別與本縣的城關鎮、埃西鄉、若巴鄉及察雅縣的吉塘鄉...
其年代比卡若遺址略晚。曲貢文化遺址 曲貢文化遺址發掘歷程 編輯 曲貢文化遺址和石室墓墓地最早發現於1984年11月,西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文物普查隊的更堆等人...
小恩達遺址的年代從打制石器、細石器、磨製石器三者並存,而且以打制石器為主的情況來看,處於新石器時代。小恩達遺址所反映的文化內涵,屬於卡若文化的範疇,但又比卡...
罕額依罕額依遺址所發掘的許多文化遺物在昌都卡若遺址中均有出土;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細石器並存;陶器以夾砂陶居多,均手制,紋飾有刻劃紋、附加堆紋;房屋以石塊...
將出土文物的製造技術與鄰近地區發掘出土的新石器準比較,發現其上限不早於西藏昌都卡若遺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下限不晚於賓川白洋淀遺址(距今3000—3500年...
邦嘎遺址出土的建築遺蹟是雅魯藏布江中游流域考古發掘的首次發現,填補了這一區域該項研究的空白。這一建築遺蹟與西藏東部昌都卡若遺址建築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表明...
邦嘎遺址出土的建築遺蹟,是雅魯藏布江中游流域考古發掘的首次發現,可以說填補了這一區域此項研究的空白。這次建築遺蹟與西藏東部昌都卡若遺址建築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
“十二五”時期,我國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線、一圈”為核心,以150處大遺址...24.西藏:古格王國遺址、藏王墓、卡若遺址25.陝西:秦鹹陽城遺址、周原遺址、...
昌都縣轄鎮。位於縣境南部瀾滄江畔,距縣城城關鎮12千米。因轄區內有世界聞名的卡若遺址而得名。總面積365.4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有55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