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布爾克

卡爾·布爾克

卡爾·布爾克(KarlBurk)於1898年3月14日出生在布赫瑙(Buchenau),其父是一位農民。中學畢業他後留在家鄉務農。1913年4月15日,他應徵入伍並被選送至位於齊克馬林根(Sigmaringen)的士官學校學習。1915年2月中旬,他轉學到魏森費爾斯(Weissenfels)士官學校。1916年10月初,他由士官學校畢業後,先是到第132“下薩克森”步兵團補充營接受新兵訓練,隨後被正式分配至該團第1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爾·布爾克
  • 外文名:KarlBurk
  • 出生地:布赫瑙
  • 出生日期:1898年3月14日
  • 職業:士官
  • 性別:男
生平,晉升,任職,勳章及獎勵,

生平

1918年11月,布爾克被轉調至第10輕炮兵團第2連。在一戰期間,他一直在第10輕炮兵團中擔任士官,並因功獲頒過一級和二級鐵十字勳章。戰後,他繼續留在軍隊中,在第5炮兵團第2連任職。1927年2月4日,他以上士軍銜退伍。退伍後,他致力於人工管理研究。1933年5月7日,他加入納粹黨。
1933年3月1日,布爾克加入黨衛隊並獲一級小隊長銜,負責軍事訓練工作。1934年2月底,他被調到位於科爾巴赫(Korbach)的黨衛隊體育學校任小隊長。1935年4月20日,他被任命為黨衛隊第30區(Abschnitt XXX)副官並晉升為突擊小隊長。11月9日,他被提升為二級突擊隊中隊長。1936年1月15日,他接替弗雷德里希·德內爾(Friedrich Dernehl)擔任黨衛隊第24區本部指揮(Stabführer)。9月13日,他晉升為一級突擊隊中隊長。當年,他作為預備役軍官到陸軍第64炮兵團受訓。1937年9月12日,他被提升為二級突擊隊大隊長。
1938年2月初,布爾克被任命為黨衛隊第70旗隊旗隊長。11月9日,他晉升為一級突擊隊大隊長。1939年1月9日,他調任黨衛隊第8旗隊旗隊長。11月11日,他被任命為黨衛隊第12骷髏旗隊第2大隊大隊長。1940年3月1日,布爾克以黨衛軍預備役上校的身份加入黨衛軍。9月1日,他被任命為黨衛隊“東南”大區(SS-Oberabschnitt Südost)本部指揮。10月初,他放棄在黨衛軍中的職務和軍銜前往黨衛隊“東南”大區本部上任。1941年3月25日,他再次以黨衛隊預備一級突擊隊大隊長(黨衛軍中校)的身份加入黨衛軍。
布爾克在黨衛軍補充炮兵團(SS-Artillerie Ersatz Regiment)受訓至1941年3月中旬後,被調至維京師炮兵團任特職軍官。5月20日,他被任命為黨衛軍“東部”高射炮兵營(SS-Flak Abteilung “Ost”)營長。布爾克所部在戰場上根據需要而配屬給陸軍或黨衛軍部隊。1942年3月6日,他晉升為黨衛軍預備役上校。3月31日至6月25日,布爾克擔任由陸軍和黨衛軍部隊臨時組成的“布爾克”戰鬥群指揮官,該戰鬥群下轄一個司令部、馬塞爾戰鬥群(由第232保全營第1、第2連和“黨衛隊全國領袖”警衛營組成)、瓦倫丁戰鬥群(由“巴爾納”步兵團和第232保全營第3連組成)、第636保全營(Schumanschaft Battaillon 636)、第376步兵團第14連和第743預備役輕型高炮營第3連,並根據情況配屬於陸軍部隊或黨衛軍第2摩托化步兵旅。8月1日,他被任命為陸軍第37軍炮兵指揮,成為首位在陸軍部隊中擔任此職的黨衛軍軍官。夏季結束後,布爾克改任黨衛軍高炮補充營(SS-Flak- Ersatz-Abteilung)營長。11月15日,布爾克因在擔任黨衛軍“東部”高射炮兵營營長期間的突出表現而榮獲金質德意志十字勳章。在他授勳的推薦書中這樣寫到:
布爾克中校是新組建的黨衛軍“東部”高射炮兵營營長。他滿懷戰鬥激情,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他充滿活力,有企圖心,深受官兵們的尊敬和讚賞。布爾克以其個人品格影響和塑造了他指揮的高炮營,使他們得以在任何地方都勇敢和出色地作戰。
1941年10月5日至6日,剛抵達前線的布爾克的高炮營即被配屬給了黨衛軍第2摩托化步兵旅。儘管布爾克的部隊沒有任何實戰經驗,但他仍被立即投入作戰。由於他手下的所有軍官和士官都沒有實戰經驗,他只好親自給每一門炮布置陣位和下達命令。正因如此,他的營首次參戰就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這對於一支年輕部隊是非常重要的。
10月8日,我軍在涅瓦河與特羅斯納(Trosna)河交匯處西面的陣地遭到俄軍炮艇從後方發起的襲擊;當時我軍仍未渡過涅瓦河。儘管接到了友軍的警告,布爾克中校仍在白天對該地進行了偵察。冒著敵軍猛烈的炮火,他在涅瓦河南岸選定了一個合適的陣地,而從對岸可以清楚的發現那裡。他親自指揮一個排的部分士兵將炮架設在選定陣位上並立即對敵軍炮艇實施自瞄射擊。離他們最近的一艘炮艇在被直接命中數發炮彈後起火燃燒,其餘炮艇見勢不妙紛紛逃離。此後,敵軍的炮艇再也不敢靠進涅瓦河
以同樣巧妙的方法,他們又摧毀了敵軍在前方的一個氣球和一處探照燈陣地。而這兩次戰鬥都是在布爾克中校親自進行了晝間偵察後才決定實施的。正因事先進行了偵察,布爾克的炮兵們才得以在正確的位置成功地向敵軍開火。在布爾克中校的指揮下,這幾次行動都完成地非常出色。
在地面戰鬥中,該高炮營每天都要應付10-15批次在6到8架戰鬥轟炸機護航下的8到10架轟炸機的俯衝攻擊。在敵軍飛機攻擊期間,布爾克不再參與搜尋,而是在某炮位進行現場指導。在不長的時間裡,布爾克的營就擊落了15架敵機,取得這樣的成績其指揮官功不可沒。
高炮營和第405、第409兩個步兵團一起抵達克拉斯尼波(Krasny-Bor)後,作為主力參與了保衛列寧格勒-丘多沃高速公路和“十月”高速公路的防禦戰。這兩個防禦戰的勝利又要歸功於布爾克中校,他和部下在戰鬥中的表現遠遠超出了所被賦與的支援性角色的要求。他的部隊摧毀了大量敵軍陣地,擊毀了許多步兵炮並殲滅了敵軍部署在最前沿陣地的一個排。他們摧毀了敵人新構築的陣地並在敵軍即將形成突破的緊要關頭擋住了敵人。1941年11月15日,第404步兵團團長對布爾克表示讚賞,感謝他率部給予的強有力的支援。第409步兵團團長於11月29日,隨後第121和第122步兵師師長都在信件和電報中對布爾克表示了讚賞之意。
除了前面提到的擊落15架敵軍,該營還擊毀了敵軍4輛32-38噸級的坦克並迫使另外2輛32噸級坦克撤退,完全摧毀了3座有重裝甲防護的碉堡(以88毫米炮的直射火力)和15座有輕裝甲保護的碉堡(使用88毫米炮和37毫米炮)。高炮營在1941年10月5日-15日首次作戰的成績已被記錄在冊。在戰鬥中,該營指揮官以身作則,在他的前沿觀察所連續28個小時親自指揮部下射擊。他的指揮給部下帶來了勇氣和勝利的信心。
1942年1月29日,在拉脫維亞修整了四個星期後,高炮營被部署到諾夫哥羅德-丘多沃公路一線擔任防禦,與蘇軍在此激戰了6個晝夜。蘇軍的進攻顯示他們意圖向南實施突破。高炮營經常不得不以步槍和輕機槍等輕武器同時防禦東、北和西三個方向。在此困難情況下,營指揮層肩負著下達命令、選擇陣地、保障部隊的彈藥和食物補給以及照看傷員等諸多重任,這就要求營指揮官布爾克中校必須具備專業素質,決策謹慎而果斷,以及渴望戰鬥的熱情。
由於我方的步兵部隊傷亡過大且極度疲勞,布爾克中校以他的人組成了一支裝備輕機槍和重迫擊炮的保衛排來阻擋敵軍對我步兵部隊的攻擊。除此之外,他還派出了幾支偵察巡邏隊為上級指揮官蒐集有用的情報。在兩天的戰鬥中,高炮營於夜間成功地擊落了4架敵軍轟炸機。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由於沒有探照燈,高炮營的官兵們是靠聽飛機發動機的聲音來判斷敵機的方位。
正是因為布爾克中校的個人品質、勇敢精神和堅決,才使得他的部隊取得了步兵式的勝利。有鑒於此,第424步兵團團長哈里·霍佩(Harry Hoppe)上校建議授予布爾克金質德意志十字勳章。作為高炮營的直屬上級,黨衛軍第2摩托化步兵旅有責任對此予以關注並將推薦書以規定渠道上呈。他們確信,布爾克中校完全有資格獲此殊榮。
——黨衛軍第2摩托化步兵旅旅長戈特弗里德·克林格曼(Gottfried Klingemann)1943年3月,他的營擴編為黨衛軍高炮營兼補充團(SS-Flak-Ersatz-Abteilung und Ersatz-Regiment),他依然任該部指揮官。在英國皇家空軍的5月大轟炸中,他的部隊負責保衛魯爾水壩。7月15日,他晉升為黨衛軍上校。11月9日,他晉升為黨衛軍大校。1944年2月13日至6月1日期間,布爾克奉調到位於波蘭克拉科夫的黨衛隊和警察“東部”總部(HSSPF “Ost”),任邊防部隊的指揮官。6月1日,他被任命為黨衛軍第5“瓦隆人”自願突擊旅(5.SS-Freiwilligen-Sturmbrigade “Wallonien”)參謀長兼步兵指揮,主要負責訓練工作。6月21日,他開始擔任“瓦隆人”自願突擊旅旅長。9月18日,“瓦隆人”自願突擊旅開始擴編為師(黨衛軍第28“瓦隆人”自願擲彈兵師),而布爾克則繼續擔任該部指揮官直至9月20日。此後,他轉為黨衛軍作戰指揮部(SS-FHA)後備軍官,但仍是黨衛軍第28師名義上的指揮官,只是實際工作由弗蘭茨·黑勒鮑特(Franz Hellebaut)少校主持。10月6日,布爾克被任命為俄國志願者總指揮安德列·弗拉索夫中將的軍事聯絡官,但他直到12月12日新的黨衛軍第28師師長尼古勞斯·海爾曼(Nikolaus Heilmann)到任後才前去赴任。1945年2月12日,他不再擔任聯絡官一職。2月15日,他被任命為黨衛軍第15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一)師長。4月20日,他晉升為黨衛軍少將。5月2日,在黨衛軍第15師殘部撤退後,布爾克獨自向美軍投降。1963年9月23日,布爾克在弗里茨拉爾(Fritzlar)逝世。
布爾克是一位受過良好訓練且經驗豐富的炮兵軍官,也是黨衛軍中最出色的高射炮兵指揮官之一。在擔任“東部”高射炮兵營營長期間,他因表現出眾而獲得了陸軍和黨衛軍方面的雙重好評。他雖然未曾率領“瓦隆人”自願擲彈兵師作過戰,但是為該師的組建和訓練出力不少。在任黨衛軍第15師師長期間,他與拉脫維亞裔官兵相處融洽。出於相互間的信任,他曾拒絕以德國軍官去替換拉脫維亞軍官,而在其他一些黨衛軍外籍部隊中卻因這種替換行動而影響了士氣。

晉升

黨衛軍少將:1945年4月20日
黨衛軍大校:1943年11月9日
黨衛軍上校:1943年7月15日
黨衛軍預備役上校:1942年3月6日
黨衛隊一級突擊隊大隊長:1938年11月9日
黨衛隊二級突擊隊大隊長:1937年9月12日
黨衛隊一級突擊隊中隊長:1936年9月13日
黨衛隊二級突擊隊中隊長:1935年11月9日
黨衛隊突擊小隊長:1935年4月20日
黨衛隊一級小隊長:1933年3月1日

任職

黨衛軍第15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一)師長(1945年2月15日-5月2日)
弗拉索夫中將的軍事聯絡官(1944年10月6日-1945年2月15日)
黨衛軍作戰指揮部後備軍官(1944年9月20日-10與6日)
黨衛軍第5“瓦隆人”自願突擊旅旅長(1944年6月21日-9月20日)
黨衛軍第5“瓦隆人”自願突擊旅參謀長兼步兵指揮(1944年6月1日-6月21日)
黨衛隊和警察“東部”總部邊防部隊指揮官(1944年2月13日-6月1日)
黨衛軍高炮營兼補充團指揮官(1943年3月-1944年2月13日)
黨衛軍高炮補充營營長(1942年?-1943年3月)
陸軍第37軍炮兵指揮(1942年8月1日-?)
“布爾克”戰鬥群指揮官(1942年3月31日-6月25日)
黨衛軍“東部”高射炮兵營營長(1941年5月20日-1942年8月1日)
維京師炮兵團特職軍官(1941年4月中旬-5月20日)
再次加入黨衛軍並在黨衛軍補充炮兵團受訓(1941年3月25日-4月中旬)
黨衛隊“東南”大區本部指揮(1940年9月1-1941年3月25日)
加入黨衛軍(1940年3月1日-10月初)
黨衛隊第12骷髏旗隊第2大隊大隊長(1939年11月11日-1940年3月1日)
黨衛隊第8旗隊旗隊長(1939年1月9日-11月11日)
黨衛隊第70旗隊旗隊長(1938年2月初-1939年1月9日)
黨衛隊第24區本部指揮(1936年1月15日-1938年2月初)
黨衛隊第30區副官(1935年4月20日-1936年1月15日)
黨衛隊科爾巴赫體育學校小隊長(1934年2月底-1935年4月20日)

勳章及獎勵

金質德意志十字勳章:1942年11月15日
一級戰功十字勳章
二級戰功十字勳章
普通突擊章
步兵突擊章
陸軍防空獎章
東線冬季從軍章
金質衝鋒隊體能章
銀質國家體能章
一戰一級鐵十字勳章1939年飾版:1941年12月8日
一戰二級鐵十字勳章1939年飾版:1941年10月30日
黨衛軍將星錄之卡爾·布倫訥中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