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縫也稱作博風,古代建築重要構件之一。博縫用於挑山建築山面或歇山建築的挑山部分,用以遮擋梢檁、燕尾枋端頭以及邊椽、望板等部位的木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縫
- 別稱:博風
- 時間:古代
- 套用:建築重要構件之一
簡介,挑山,風格,
簡介
在宮殿、寺廟等重要建築中,博風板比較寬大,而且有美觀裝飾作用。宋朝時,規定博縫板2-3材寬,3-4分厚,板下正中作懸魚,兩旁作惹草(雲狀裝飾物)。清朝時,板2椼徑寬,1/3椼徑厚,釘頭用七顆金色半圓球形的裝飾物作成雪花形狀,作為裝飾。
挑山
古建名詞,又稱懸山,古代建築屋頂形式的一種。屋面有前後兩坡,而且兩山屋面懸于山牆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築,稱為懸山(亦稱挑山)式建築。懸山建築稍間的檁木不是包砌在山牆之內,而是挑出山牆之外,挑出的部分稱為“天翔”。
風格
懸山頂,即懸山式屋頂,宋朝時稱“不廈兩頭造”,清朝稱“懸山”、“挑山”,又名“出山”,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也傳到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日語稱切妻造(きりづまづくり)。在古代,懸山頂等級上低於廡殿頂和歇山頂,僅高於硬山頂,只用於民間建築,是東亞一般建築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懸山頂是兩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構成,但也有無正脊的卷棚懸山式。和硬山頂不同,懸山頂建築兩側的山牆凹進屋頂,屋頂的檁伸出牆外,加博風板保護。由於此類建築的屋頂懸伸外挑于山牆之外,故名懸山頂或挑山頂。
懸山頂是兩面坡屋頂的早期樣式,但在唐朝以前並未用於重要建築。和硬山頂相比,懸山頂有利於防雨,而硬山頂有利於防風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懸山,北方則多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