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人民廣播電台

博白人民廣播電台1985年9月13臼, 自治區廣播電視廳根據博白縣廣播電視局《關於成立博白縣廣播電台的報告》,同意建立博白縣廣播電台,設50瓦調頻發射機1部,指配頻率103.8兆赫,呈報廣播電視部審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白人民廣播電台
  • 外文名:Bobai people's Broadcasting Station
  • 指配頻率:102.8兆赫
  • 發射機:1部
  • 節目:《博白新聞》
同年11月25日,廣播電視部地方宣傳局、技術局同意博白縣建立調頻廣播電台,呼號為“博白人民廣播電台”,要求各項宣傳內容要嚴格按無線廣播宣傳口徑編審稿件。1985年12月1目, 博白人民廣播電台用客家話和地佬話開始試播,1986年5月4日正式播出,每天播音3次, 全天播音8小時,其中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西人民廣播電台節目時間2小時45分鐘, 占34.38%。台址在博白縣博白鎮西城路078號。1989年,該台調頻廣播覆蓋全縣34個鄉鎮3832平方公里120萬人口,各鄉(鎮)廣播站通過接收調頻廣播節目信號(邊遠和山區鄉鎮加天線放大器接收)轉播,經有線廣播線路傳輸到幹家萬戶。該台曾設定過的節目有:《博白新聞》、《博白快訊》、《白州風采》、《大眾科技》、《農家之友》、《黨的生活》、《聯辦節目》、《鄉鎮站園地》、《信息與服務》、《南流之聲》、《銀屏歌聲》、《聽眾點播》、《周末文藝》、《好歌獻給您》、《午間音樂》、《晨笛歡歌》等。 博白人民廣播電台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農民,確定的編播方針: 立足本縣,面向農村,兼顧機關,傳達政令,傳播信息,報導農村經濟體制深化改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經驗,宣傳改革開放中的新人新事新思想,傳授科技文化知識,豐富民眾的文娛生活,促進全縣社會主義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建設發揮正確輿論導向作用。1990年,該台平均每天播出節目時間8小時5分鐘,其中轉播中央和廣西電台節目時間2小時35分鐘,占32%;自辦節目時間5小時30分鐘,占68%。自辦節目時間中,新聞節目和教育性節目時間各1小時,分別占18.18%;文藝性節目時間2小時45分,占50%;服務性節目時間45分鐘,占13.64%。1991年至1995年,平均每天播音時間,1991年7小時45分鐘;1992年8小時10分鐘;1993年7小時30分鐘;1994年7小時15分鐘;1995年7小時30分鐘,其中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節目時間1小時、廣西人民廣播電台節目20分鐘(共1小時20分鐘)占17.73%,自辦節目時間6小時10分鐘,占82.27%;自辦節目時間中,新聞節目1小時,占16.281%;教育性節目1小時35分鐘,占25.61%;文藝性節目2小時50分鐘, 占4 5.9 5%;服務性節目4 5分鐘,占12.16%。新設定的節目有《改革之窗》(內設“改革航訊”、“房改動向”、“企改之花”、“改革大潮話新人”)、《夕陽紅》、《卡拉OK曲庫選播》等。 博白人民廣播電台和博白縣廣播電視局是局台合一體制,全局1990年48人。1995年73人(包括有線電視台人員),其中行政管理人員13人,占17.81%;采編播人員22人,占30.14%;技術人員32人(包括技術工人12人);占43.84%,其他人員6人,占8.2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