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文化傳播》是2017年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物館的文化傳播
- 作者:單霽翔
- 類別:建築科學
- 出版社:天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61859599
《博物館的文化傳播》是2017年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博物館的文化傳播》是2017年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如今看來,當年的工作狀態可謂“不堪回首”。就在接到通知那天之前的一周內,還經歷了“南征北戰”的過程:8月18日在吉林長春為市、縣政府領導培訓班做文化遺...
美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指出:現代的博物館是徵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實物,並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美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說明自然現象及人類生活的資料,並使之用於增進人們的知識和啟蒙教育的機關。《蘇聯大百科全書》提出:博物館是徵集、保藏、...
《現代博物館管理與文化傳播研究》是2024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龔煜。內容簡介 該書是博物館管理方向的書籍,主要研究現代博物館管理工作與文化傳播,該書從博物館基本理論與文化傳達介紹入手,針對博物館管理工作的最佳化,闡述了博物館科學化管理與全面質量管理的套用與改進;還研究了博物館陳設設計與社會...
《多維視角下我國博物館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是一本2022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維新。內容簡介 博物館是文物保護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承載著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重要職能。特別是在我國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讓躺在倉庫、展櫃裡的文物更好地“活”起來,是所有文化研究者...
《視覺場博物館傳播研究》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博物館是當代社會公民視覺社會建構的重要場域。傳統博物館的功能多以收藏保護文物珍品、研究和展示為主,新時代文化藝術生態繁榮的環境下博物館具有複合功能,大眾傳播與公共文化服務性增強,視覺信息有效傳播在博物館中的重要性日趨凸顯。本書稿以世界...
中國博物館是中國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中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簡介 中國近代博物館的創建始自19世紀下半葉,它與1840年鴉片戰爭後列強入侵中國和中國近代工業、文化教育事業的興起緊密相聯。1868年,法國教士P·厄德首先在上海建立徐家匯博物院,主要收藏植物標本,不...
並保存、增加和傳播知識;考慮到博物館可以有效地協助完成這些任務;考慮到各類博物館均是欣賞與教育的根源;亦考慮到博物館通過保護藝術品和科學資料並將其展示於眾,有助於傳播各種文化知識,並以此促進各國之間的了解;考慮到因此應盡一切努力鼓勵各階層公眾,特別是勞動階級參觀博物館;考慮到隨著世界工業體制的發展...
《中華文化傳承與國際傳播研究:博物館的視角》是濟南 : 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君香著 內容簡介 《中華文化傳承與國際傳播研究:博物館的視角》以博物館為研究對象,一方面將媒介傳播理論作為文化國際傳播的研究新突破,總結媒介傳播案例,為國際跨文化傳播領域構建中國形象、講述中國故事提供新範式。另一方面...
聲音博物館傳播聲音文化,正在打造《中國非物質文化之聲》的聲音藝術項目品牌,運用科技+藝術的手段對中國自然之聲、社會之聲、人文之聲、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各民族文化藝術之聲進行再創作,以科技的手段和全新的錄音方式,逐步完善國家非遺文化聲音資料庫的建設,形成一系列國家重點文化項目。品牌宗旨 聲音博物館以多學科...
上海博物館文化交流成果彙編》為2014年至2016年間由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工作人員赴中國香港、台灣以及國外進行文化交流的總結性文集,由單獨篇章構成,包含博物館館藏研究,博物館管理,博物館交流等內容,通過《博物館與文明交流互鑒:上海博物館文化交流成果彙編》可讓讀者了解國外館藏的一些精品,以及外國博物館在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引用日期2020-08-10] 6 曾在英被拍賣的圓明園文物青銅“虎鎣”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澎湃 [引用日期2018-12-11] 7 故宮“休整”11天后開門迎客,3日至5日門票售罄 .新京報網 [引用日期2019-10-2] 8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2006年10月6日,由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本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本館占地面積約10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0餘平方米,加上太平天國忠王府,總建築面積26500平方米。2021年9月25日,蘇州博物館西館開放試運行,建築面積48365平方米,展陳面積13391平方米。蘇州博物館是收藏、展示、研究、傳播蘇州歷史、文化、藝術的...
成都博物館是改革開放以來成都市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基礎設施,為城市提供了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成都博物館主要通過文物徵集、保護、研究和展示工作,向公眾傳播成都歷史文化,為城市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周二到周日 9:00-17:00(16:30停止進館);每周一(法定節日...
三、再現塞上風光,鑄造文化伊甸 129 四、傳承壁畫美學,開創國潮IP 137 第二節 文博數位化探索 143 一、數字媒體營造沉浸情景——鳳凰科技 144 二、智慧型互動驅動文物活化——鯨世科技 156 第四章 案例調研 166 第一節 從情景敘事視角看荷蘭博物館的文化傳播 166 一、博物館情景敘事理念的發展基礎 ...
2022年9月16日,大觀博物館被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命名為第九批河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此外,大觀藝術博物館與河南省美術館共建了宋代陶模藝術博物館,被開封市古都學會定為省會文化傳播基地,被開封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定為古代工藝品傳承研發基地。參觀信息 開放具體時間為:每周四下午14:30~16:30。如遇公共假期...
鄭州博物館展廳總面積4720平方米,原基本陳列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由“鄭州文明曙光”、“鄭州古都風采”、“古代文化神韻”三大部分組成。場館組成 ▪第一展廳 第一展廳劃分為“文明晨曦”、“創世王朝”兩個部分。“文明晨曦”集中展示滎陽織機洞、新鄭裴李崗、鄭州大河村、鄭州西山、滎陽青台等遺址點出土的舊石器...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2009年開始籌建,是集傳媒歷史與文物、傳媒產品與展示、傳媒教育與研究、傳媒技術與陳列於一體的專業性博物館。2020年12月,被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館藏文物 中國傳媒博物館現有館藏15000餘件,是一座以廣播電視為主體,涵蓋印刷、廣告、動漫、新媒體以及其它文化產業元素為核心的特色博物館。它...
中華文獻典籍凝聚了中華歷史、承載著中華文明,在數字閱讀日益普及的今天,古代典籍文獻依託現代技術的表達方式,以數據的形式和現代化的數字網路平台向公眾傳播文化知識,其自身價值進一步得到彰顯。通過多種媒體手段揭示館藏文獻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順應了當代文化的發展趨勢,有利於進一步強化典籍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
中國考古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是2023年9月15日對外開放的國家級專業考古博物館。歷史沿革 中國考古博物館(中國歷史文化展示中心)是中國歷史研究院下設的國家級專業考古博物館。地處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貴古籍文獻為依託,致力於展示與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和中華...
杭州博物館是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杭州市文明示範博物館。杭州博物館前身為杭州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反映杭州歷史變遷的人文類綜合性博物館,是浙江省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也是杭州市博物館群體中館藏、展陳和文化活動水平的骨幹博物館。2017年5月18日,晉級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發展歷史 場館前身為...
北京故宮博物院北院區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文化設施、中央和國家機關在京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平安故宮”工程子項目之一。規劃設計合理、功能設施先進,總投資21億元,建築面積10萬餘平方米,故宮博物院北院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建成後將是一座集文物展示、修復、保存和文化傳播、觀眾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