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橋

博濟橋

博濟橋,位於陽穀縣城東關,建於1597年(明萬曆二十五年),為當地人董憲章捐資修築。橋有3孔,以青石砌成,長8.3米,寬5.1米,為拱券式結構·橋兩側均有浮雕石欄,四角各有一形態逼真的石虎,橋欄石柱上端雕有石獅,欄柱之間青石板及柱身上均雕塑有山水、人物及鳥獸圖案,如“八仙過海”、“壽星下棋”、“柴王推車”“天馬行空”、“鐵杵磨針”、“農夫開山”等,取材廣泛,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濟橋
  • 位於陽穀縣城東關
  • 建於:1597年
  • 景點:八仙過海
簡介,石牛拉石車橋,

簡介

博濟橋,位於陽穀縣城東關,建於1597年(明萬曆二十五年),為當地人董憲章捐資修築。橋有3孔,以青石砌成,長8.3米,寬5.1米,為拱券式結構.橋兩側均有浮雕石欄,四角各有一形態逼真的石虎,橋欄石柱上端雕有石獅,欄柱之間青石板及柱身上均雕塑有山水、人物及鳥獸圖案,如“八仙過海”、“壽星下棋”、“柴王推車”“天馬行空”、“鐵杵磨針”、“農夫開山”等,取材廣泛,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中一幅石雕是陽穀縣丞笪一順“車去留犢”的場面。博濟橋,坐落在陽穀舊城東門外,地處過去陽穀北通東昌、南達壽張、東去張秋的必經之處和交通要道。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據舊縣誌“橋樑志”記載:“博濟橋在東門外,其關廂之半,乃壽張抵東昌南北通衢,歲久窪下。每雨後注水,或至沒頂,致令東西張秋之路梗塞不通,其關之居民隔若兩泮然。明萬曆二十五年,知縣傅道重命義民董憲章架石橋三空,旁設欄桿以翼之,勒其碣曰博濟,改故道於東偏之高阜焉。” 石橋建築由橋基、橋身兩部分組成。雖歷經400餘年風雨剝蝕,現橋體仍堅固如初,並無陷落與斷裂現象。橋上有兩排浮雕石欄,下有石砌拱券式橋洞3個。橋身東西長8. 30米,南北寬5.12米。橋欄有望柱十二根,頂端雕有形態各異的獅子,望柱間以石欄板鑲嵌,均鐫有浮雕圖案,甚為可觀。石橋在構造上也別具特點,整體石砌,做工細緻,手法精巧,造型美觀,古樸大方;各部件之間,卯榫相接,嚴密無間,結構嚴謹,渾然一體。

石牛拉石車橋

笪一順曾於明萬曆年間任陽穀縣丞,居官清廉。上任時自駛一牝牛駕車而來,後牛生一牛犢,笪一順駕一牝牛自去,一老農牽一牛犢而回,笪公、老農、牝牛、牛犢均回首相望,依戀難捨。故“博濟橋”亦稱做“石牛拉石車橋”。現保存基本完好。
古代傳說
博濟橋原是被一條龍馱著的,橋南露出了龍頭,橋北露出了龍尾。繼續仔細問,才知道龍頭和龍尾都是橋洞口上頭的石雕。然而不知何年何月,河道乾涸,逐漸壅塞,終於就埋沒了龍頭和龍尾。又不知過了多少年,河床漸漸地往上高,石橋漸漸地往下陷,土就埋了橋面,只剩下南北兩排石欄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