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與社會契約(第2卷)——公正博弈(上下冊)(引進版)》是2015年出版的一本書,作者是肯·賓默爾。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書籍信息
博弈論與社會契約(第2卷)——公正博弈(上下冊)(引進版)
ISBN:978-7-5642-1875-1/F.1875
版次:1
著(譯)者:肯·賓默爾
印張:22
責任編輯:溫涌
開本:16
字數:621千字
出版日期:2015-12-01
所屬叢書:經濟學術譯叢
紙書定價:¥80.0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所著兩卷本《博弈論與社會契約》的第2卷。書中,作者試圖從博弈論的視角來探索社會契約問題。作者試圖將其研究與傳統方法聯繫起來,由此令專業哲學家受益匪淺。
本書適於博弈論與社會契約理論的研究者。
目錄
“當代制度分析前沿系列”總序/1
譯者序/1
致歉/1
系列前言/1
閱讀指南/1
導論 設定場景/3
0.1 走向何方?/3
0.2 妥協的藝術/4
0.2.1 高蹺上的胡言亂語/5
0.2.2 社會契約/7
0.2.3 改革/9
0.2.4 原初狀態/12
0.2.5 討價還價/17
0.3 道德哲學/20
0.3.1 傳統的哲學分類/21
0.3.2 世紀末/23
0.4 非合作博弈理論/26
0.4.1 最後通牒博弈/27
0.4.2 反常現象?/36
0.5 合作博弈理論/46
0.5.1 聯盟形式下的博弈/46
0.6 納什規劃/51
0.7 實施/59
第1章 磋商探微/71
1.1 現實的討價還價模型/71
1.2 討價還價難題/72
1.2.1 收益區域/73
1.2.2 納什討價還價難題/77
1.2.3 討價還價集/80
1.2.4 分錢博弈/82
1.2.5 埃奇沃思箱形圖/88
1.3 討價還價解/92
1.3.1 納什討價還價解/93
1.3.2 卡萊-斯莫洛定斯基解/97
1.3.3 存在人際比較的討價還價/99
1.4 討價還價解的特徵化/103
1.4.1 卡萊-斯莫洛定斯基公理/105
1.4.2 納什公理/110
1.4.3 再磋商公理/113
1.5 有承諾的討價還價/118
1.5.1 納什要價博弈/118
1.5.2 固定的和可變的威脅/122
1.6 無信任交易/126
1.6.1 重複博弈/127
1.6.2 過渡協定/131
1.7 無承諾的討價還價/139
1.7.1 交替出價博弈/141
1.7.2 魯賓斯坦模型有多現實呢?/150
1.8 研究討價還價的其他方法/156
1.8.1 科斯定理/157
1.8.2 對社會契約討價還價的高德觀點/160
第2章 伊甸園裡的演化/167
2.1 善、正當與適當/167
2.2 功利主義/169
2.2.1 至善/172
2.2.2 道德偽善主義者/173
2.2.3 理想觀察者/175
2.2.4 哲學王/179
2.2.5 社會契約方法/183
2.2.6 是規則功利主義還是行為功利主義?/185
2.2.7 整體情況/188
2.3 虛幻假定?/192
2.3.1 效用的人際比較/193
2.4 演化倫理學/204
2.5 演化與正義/210
2.5.1 互惠/213
2.5.2 親緣關係/214
2.5.3 均衡選擇/233
2.5.4 移情與公平/241
2.5.5 長期、短期和中期/257
2.6 非目的論功利主義/259
2.6.1 伊甸園裡的承諾/260
2.6.2 中期的人際比較/274
2.6.3 重述羅爾斯的故事/280
2.7 道德作為一種短期現象/283
2.7.1 公主和豌豆/284
2.7.2 正義是如何運作的/286
2.8 為什麼不是功利主義?/291
第3章 理性互惠/299
3.1 相互幫助/299
3.2 在適當理論中的權利/311
3.2.1 權利如同策略嗎?/313
3.2.2 維持均衡的規則/316
3.2.3 道德責任/318
3.2.4 自由意志/321
3.2.5 永不絕望!/332
3.3 無名氏定理/334
3.3.1 文化基因/335
3.3.2 有限自動機/336
3.3.3 計算收益/339
3.3.4 互惠分成/340
3.3.5 罪與罰/347
3.3.6 相互監管的監管者/353
3.3.7 針鋒相對?/356
3.3.8 合作是如何演化出來的?/363
3.4 大型社會中的社會契約/374
3.4.1 社會轉移/375
3.4.2 友誼和聯盟/378
3.4.3 警察力量/379
3.4.4 懲罰無辜者/380
3.4.5 領導與權威/383
3.5 情感的作用/387
3.5.1 顯見之事/387
3.5.2 管窺之見/388
3.6 程式正義/393
3.6.1 從無政府到國家/395
3.6.2 自然均衡/397
3.7 再磋商/399
3.7.1 從這裡到那裡/401
3.7.2 在原初狀態中的再磋商/404
3.7.3 使懲罰與罪行相符/406
3.7.4 再磋商防禦/407
3.8 道德觀念是什麼?/409
3.8.1 混淆喜好和觀念/409
3.8.2 論亞當?斯密難題/420
3.8.3 後福利主義/423
3.8.4 道德相對主義不是什麼?/425
第4章 嚮往烏托邦/431
4.1 導論/431
4.2 嫉妒/433
4.3 經濟學中的公平/438
4.3.1 免嫉妒/439
4.3.2 福利主義/449
4.4 心理學中的公平/455
4.5 人類學中的公平/460
4.5.1 分享和關心/462
4.5.2 覓食社會中的執行/466
4.5.3 史前的無政府狀態?/471
4.5.4 小型群體中的親屬關係/474
4.6 道德博弈/485
4.6.1 公平的社會契約/485
4.6.2 失樂園/487
4.6.3 對原初狀態建模/489
4.6.4 正義何時被分配?/494
4.6.5 羅爾斯是無辜的!/501
4.6.6 中期的人際比較/504
4.6.7 共識與環境/513
4.6.8 短期中的道德/515
4.6.9 平均主義vs.功利主義/517
4.6.10 復樂園?/520
4.7 價值和權力/521
4.7.1 權力意志?/522
4.7.2 比較靜態/526
4.7.3 按需分配?/528
4.7.4 勞動使人自由?/532
4.7.5 各盡所能/535
4.7.6 高尚和卑賤/536
4.7.7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538
4.8 市場與長期/540
4.8.1 瓦爾拉斯討價還價解/546
4.8.2 錯誤表達私人偏好/553
4.8.3 公平價格的概念/563
4.8.4 時間毀了一切/565
4.9 未完成的事業/566
4.9.1 大的社會和同盟/567
4.9.2 不完全的信息和機制設計/568
4.9.3 不斷變化的生存博弈/569
4.10 完美的理想國度?/571
4.10.1 輝格黨原則是什麼?/571
4.10.2 哪裡有輝格黨原則?/575
4.11 休謨主義與人道主義/578
附錄A 真的如此!/585
A.1 自然主義/585
A.1.1 因果倒置/587
A.2 把“人”模型化/587
A.2.1 身體的力量/590
A.2.2 理性/591
A.2.3 激情/593
A.2.4 經驗/594
附錄B 哈薩尼學派/599
B.1 導言/599
B.2 目的論的功利主義/600
B.3 非目的論的功利主義/606
附錄C 討價還價理論/611
C.1 簡介/611
C.2 輪流出價博弈/611
C.3 偏好/613
C.4 靜態子博弈完美均衡/615
C.5 不穩定均衡/618
C.6 廣義納什討價還價解/622
C.7 納什規劃/623
參考文獻/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