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一個上海大學博士生的返鄉筆記《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麼》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體瘋傳。截至2015年2月25日晚9點30分,該文在微信公眾號“市政廳”上閱讀量已高達58375次。近似“瘋狂”的轉發量讓作者王磊光感到不安和不理解,在他看來這只是一個媒體事件,自己不過是“不小心捲入了其中”。
此文在春節期間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並收穫諸多回應,有肯定的聲音,也有爭議之聲。隨之,一篇署名為“古魚”的《又一篇博士生返鄉筆記:從一而終的穩定生活更可怕》也在網上發布,以另一位來自鄉村的文科博士生視角看鄉村。古魚對農村大學生“近年情更怯”的現象表示不認同,在他看來讀大學的觀念應該改一改:“無論鄉村還是城市,讀書不會無用,讀過大學的人相對而言會有更高的成長空間,以後貢獻越大,拿錢也就越多,而不是一畢業就能兌現很多錢或一畢業就加入體制內獲得某種‘人上人’的身份優越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士返鄉筆記
- 作者:上海大學博士生王磊光
事件背景,引發爭論,筆記實質,作者感慨,經典段落,凸顯問題,各方觀點,網友感慨,網媒評價,專家觀點,
事件背景
春節期間,一個上海大學博士生的返鄉筆記《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麼》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體瘋傳。截至2015年2月25日晚9點30分,該文在微信公眾號“市政廳”上閱讀量已高達58375次。近似“瘋狂”的轉發量讓作者王磊光感到不安和不理解,在他看來這只是一個媒體事件,自己不過是“不小心捲入了其中”。
引發爭論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80後博士生王磊光,如今在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繫上學。在這篇筆記中,他描述了自己返鄉的見聞:交通沒有以前那么擁擠,但家鄉人與人之間聯繫漸漸疏遠,而農村里年輕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質的壓迫,知識的無力感也十分強烈。
此文在春節期間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並收穫諸多回應,有肯定的聲音,也有爭議之聲。隨之,一篇署名為“古魚”的《又一篇博士生返鄉筆記:從一而終的穩定生活更可怕》也在網上發布,以另一位來自鄉村的文科博士生視角看鄉村。古魚對農村大學生“近年情更怯”的現象表示不認同,在他看來讀大學的觀念應該改一改:“無論鄉村還是城市,讀書不會無用,讀過大學的人相對而言會有更高的成長空間,以後貢獻越大,拿錢也就越多,而不是一畢業就能兌現很多錢或一畢業就加入體制內獲得某種‘人上人’的身份優越感。”
對於返鄉筆記引發的爭議,王磊光回應道,自己從未說過讀書無用,只是強調知識的無力感,“本來讀書出來是應該有所為的,但是回到家鄉卻不能做什麼。”
筆記實質
除夕之際,王磊光不斷接到朋友的電話,他才知道自己的返鄉筆記在這個春節火了。這是他沒有預料到的,也感到不安。事實上,這篇文章是王磊光應邀為“我們的城市論壇”所寫的一篇演講稿。
作者感慨
王磊光覺得,自己這篇文章沒什麼了不起,也不是他理想之作,這種“突然的出名”讓他感覺很不真實。
他知道,不管自己說什麼,都會有各種評論出現。對於自己的文章引發的有關農村大學生出路問題的討論,王磊光表示,“我所說的,是80後大學生出路難的問題,這裡有一個背景,即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學畢業生相比,當時他們大學畢業之後是能夠改變自己甚至家庭的命運,而如今的80後大學生承載著家庭的希望,但絕大部分人的出路是艱難的。”如今,媒體陸續找到他,但王磊光希望人們不要關注他本人,而去關注現實的中國。
經典段落
“你會發現,普通火車與動車的氛圍完全不同。在動車上,相對比較安靜,大家不是玩電子產品就是睡覺,相互間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車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熱烈地交流,還有打牌、吃東西的,做什麼的都有,也有用劣質手機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擔心打擾到別人,也沒有人認為別人的做法對自己是一種干擾。慢車上的風格是粗獷的,是人間生活的那種氛圍。”
“我覺得,當前農村的親情關係,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輩建立的關係維繫著。在老一輩那裡,這種關係處在一種相對穩定的時空里,但對年青一代來說,大家的關係早已被現實割裂了……大家拜年,不再是為了親戚間互相走動,饋贈禮物,交流感情,而只是為了完成傳統和長輩交代的一項任務。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輩都不在世了,新一輩的聯繫也就慢慢斷了。”
凸顯問題
農村的現狀靠城市的現代化覆蓋不住,必須靠農村建設本身來解決。預設農村建設議題的經濟成長,忽視農村現實的發展規劃,忽略農村社會結構的社會治理,其結果都必然是退回到原點的折騰式前行。
春節假期,一些返鄉見聞在網路間傳播,這其中尤以《一位博士生的春節返鄉筆記》傳播最廣。這篇字數不多的返鄉筆記,以作者上大學後返鄉時觀察到的鄉村變化,尤其是最近兩年農村的變化,展示了青壯勞動力流失後鄉村的現實圖景。這樣的圖景,雖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有些地方甚至是以物質極大繁榮的方式表現出來,但仍難以消弭中國農村社會結構以及鄉村治理結構的趨同問題。
在最近幾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正是中國經濟快速成長期。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得益於中國在世界產業鏈中的比較優勢。奠定這個比較優勢的基礎,就是相對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而大量且供給相對穩定的勞動力資源的出處,主要分布在農村,特別是分布在那些人多地少、窮山惡水的農村。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沒有農民工,就沒有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但是,有所謂比較優勢,也就有“比較劣勢”。由20世紀50年代工業化進程所強化的城鄉二元結構,具體到農業上,就是計畫經濟的“剪刀差”結構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後遺症;具體到農村建設上,就是公共財政支出以及公共產品供給的不足;具體到農民權益上,就是各種權利以及國民待遇上的非平等性。也正是由於這些在短期內難以消除的“比較劣勢”,中國經濟成長的成果,很難被回饋傳遞到那些輸出了大量廉價勞動力的鄉村。
從某種角度講,問題正在於比較優勢與“比較劣勢”之間大致對應的正比例關係。比較優勢強,則“比較劣勢”也強,反之亦然。於是,許多地方在獲得財富的衝動之下,為了經濟成長,而有意識地通過強化“比較劣勢”而增強比較優勢。而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在經濟成長背景下的同時走強,正是城市愈益現代化而鄉村日趨衰落破敗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問題更在於,鄉土農村這一塊,曾經是、現在仍是中國人和中國文明的根系深扎之地,搬不走、抹不掉,永遠是中國的一部分,在未來可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也必然是中國發展進程中迴避不了的議題。農村的現狀,靠城市的現代化覆蓋不住,甚至靠城鎮化也消除不了,而必須靠農村建設本身來解決。預設農村建設議題的經濟成長,忽視農村現實的發展規劃,忽略農村社會結構的社會治理,其結果都必然是退回到原點的事倍功半的折騰式前行。
關鍵在於,農村建設不只是一個需要投入的地方,更是可以產出的地方。依現在國力,我們完全可以把財力更多地用於農村建設,補償農民、農村、農業為工業化、城市現代化和“中國經濟奇蹟”所作出的犧牲,由此促進公民權利平等、社會平等,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如此,中國經濟也會在內涵式發展的合理基礎上,在所有民眾真正受益於發展的平等基礎上,更加持久健康地發展。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講,農村建設都必須提速。
各方觀點
網友感慨
Be-cause我是巨蟹座:博士生返鄉筆記說出了人生,說出了落葉歸根,回憶起來自己的滿是傷感!
Amo:回家發現,大家都蓋上了2層樓房,基本上都空著,平常也沒人住。村子裡空了好多房子,過年了,都在家打麻將,串門少了,來來去去都是給紅包……
明少oo:這篇文章看得我有點擔憂,有點慚愧,因為它說出了真實狀況,句句到心裡!
網媒評價
春節期間,一位博士生寫的返鄉筆記《近年情更怯,春節回家看什麼》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上瘋轉。這位博士生眼裡看似普通的鄉村生活見聞,觸動了一大批讀者,在春節返鄉之際引發了人們對鄉土文明的思考。
博士返鄉筆記之所以走紅,原因在於他通過實實在在的文字描繪了當下農村文明的衰敗,也講述了當下農村人生活的迷惘。
根據最新的數據,2014年底,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4.77%。這意味著,城市文明,在數字或指標上已經全面超越了農村文明,並且,這個數字會一直增長下去。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城市,僅僅在春節期間才回到農村,農村青壯勞動力的流失越來越明顯。
農村文明的衰敗,在這篇返鄉筆記中有跡可循:一方面是情感的衰敗。農村中的親朋好友,幼年時的髮小,也僅僅在這幾年聚一聚,“走親戚像完成任務”、同學聚會也可能因為炫耀而變味,原本意義上宗法、血緣和地緣關係,變得淡漠。二是文化的衰敗。都說農村是根,可是,我們來到農村,卻找不到祠堂,春節拜年就是和父老鄉親寒暄一下。再加上沒有報紙雜誌,農村的文化也只剩下了形式化的習俗。
上推三代,我們都是農村人,而下推三代,或許絕大多數國人都將是城市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曾說,過去十年,中國總共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中國每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所有在城市工作生活而父母在農村的人,在春節這樣一個城市與農村文明大交匯的特殊時期里,都會產生情感波動,發出一些這樣那樣的感慨。這樣的情感共鳴,也正是這篇“博士筆記”走紅的原因。
城市文明與農村文明,在轉型時期里必然發生激烈的衝突,正如近日火熱的電影《狼圖騰》中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在這樣文明衝突中,我們每個人都身不由己,被文明裹挾著走向更為先進和便利的生活中去,正如《狼圖騰》的主角陳陣口口聲聲說喜歡草原卻最終選擇回到北京一樣—城鎮化趨勢不可逆,但如何保存我們的農村文明,卻值得所有人去思考。
專家觀點
曾幾何時,坐上綠皮火車回家過年,與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彼此天南地北的說上一路的奇聞軼事,靜靜地享受慢悠悠的旅行生活,是旅行者最痛快的事情之一。這些年,受火車提速與國內高鐵大量普及等因素的影響,綠皮車開始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以其為代表的慢車生活,成為幾代人關於那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然而,儘管王磊光明確指出了慢車上糟糕的乘車體驗,對於習慣了高鐵舒適旅行環境的部分人來說,慢車是不堪回首的過往,舊事重提,就是對綠皮火車的“美化”,是沒有理由的“矯情”。對此,王磊光的態度是:提到慢車,目的在於說明它在當下存在的必要性﹔同時,指出慢車上的那種人與人的聯繫,是人間應該有的自然聯繫。
《返鄉筆記》的爭議遭遇,發人深思。拋開綠皮火車在當今社會尤其是每年“春運”工作中應有的作用不談,作為國人曾經最主要的遠行方式,綠皮火車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所起到的歷史意義並不會隨著時代的前進而消逝。高鐵的出現,不是意味著慢車時代的終結,而是對鐵路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好比小時候我們住在農村的瓦房,現在生活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之中,條件是大為改善了,但是豈能因此而判定童年生活的痛苦?相反,得惠於農村親近自然的固有環境,“農村娃”大多擁有一個充滿歡聲笑語、溫暖幸福的童年。
歷史總是在向前發展,每一種新生事物的出現,其目的都是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看待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不同階段的差異,需要我們對多元化並存的思想少一些偏見、多一點包容,如此,社會方能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