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羅特[博古羅特,讀音作bó gǔ luó tè(ㄅㄛˊ ㄍㄨˇ ㄌㄨㄛˊ ㄊㄜˋ),滿語為“Bogulote”]。博古羅特氏是蒙古族、滿族共有姓氏,源出蒙古族,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羅氏、古氏、寶氏、白氏、錫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遼東、彰武為郡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古羅特姓
- 外文名:Bogulote
- 博古羅特姓:讀音作bó gǔ luó tè
- 多以遼:彰武為郡望
- 屬性:蒙古族、滿族共有姓氏
姓氏淵源,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博古羅特·錫喇扣,博古羅特·昂阿賴,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博古羅特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古族博古羅特氏,源出蒙古土爾扈特部的一個分支氏族,在清朝乾隆年間隨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東歸祖國後,先居新疆伊犁、吐魯番地區,後分遷居於揚什木(陽石木,今遼寧阜新彰武)。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gulote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博古羅特氏多冠漢姓為羅氏、古氏、寶氏、白氏、錫氏等。
郡望堂號
郡望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彰武縣:即今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彰武地區歷史悠久。1983年考古工作者挖掘的“平安堡遺址”,被考古學家鑑定為新石器至商周時期的遺址,是“高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證明在遠古時期這裡就有先民的足跡。春秋、戰國時期屬燕國版圖。西漢時期,其南部地屬遼東郡,北部屬鮮卑烏桓之地。東漢時期屬鮮卑活動區。北魏、西晉時期屬鮮卑之境。東晉十六國時期分別屬於前燕國、前秦國、後燕國轄區。南北朝、隋朝時期入契丹境。唐、宋時期仍屬契丹族的活動地區。遼國時期屬上京道臨潢府轄區。金國時期屬北京路懿州境。元朝時期屬中書省寧昌路,後歸遼陽行省遼陽路懿州轄區。明朝時期屬遼東都司廣寧後屯衛。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己巳,公元1629年)蒙古貴族善巴率部降清後,在彰武地區建築都爾鼻城,第二年改稱“屏城”。清朝順治四年(丁亥,公元1647年)蒙古賓圖郡王和吐默特達爾罕王將該地區獻給清政府,成為三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的牧養地。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公元1692年)設養息牧場(滿語“蘇魯克”,漢義“放牧牛羊的草地”),專門為三陵祭祀用地。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公元1767年)又稱境之西北隅為新蘇魯。清嘉慶十八年(癸酉,公元1813年)歸新民廳。清光緒二十八年(癸卯,公元1903年)設縣屬新民府。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屬奉天省。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屬錦州省。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日寇敗退之後,成立阜彰吐蘇人民聯合政府,屬遼北省第五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春,縣內大部被國民黨占領。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12月人民解放軍收復彰武。1949年8月改成彰武縣人民政府,屬遼西省。1954年改屬遼寧省,劃歸錦州專署領導。1958年起歸屬於遼寧省阜新市轄縣。
堂號
遼東堂:以望立堂。
彰武堂:以望立堂,亦稱屏城堂。
歷史名人
博古羅特·錫喇扣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清朝雲騎尉。
博古羅特·昂阿賴
(生卒年待考),滿族。著名清朝雲騎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