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教堂歷史,藝術作品,教堂環境,旅遊特色,文化遺產,教堂特徵,世界十大教堂,巴黎聖母院,聖瑪利亞大教堂,聖瑪利亞修道院,莫地那大教堂,聖莫特教堂,聖阿波利拉教堂,米蘭大教堂,聖特提恩修道院,夏東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建築結構
博亞納教堂由三座教堂組成。儘管其建造年代和風格各不相同,但卻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建築整體。三座教堂的平面均呈正十字形,上面建有圓屋項,外表裝飾富麗,其中兩個最古老的教堂還用陶瓷片進行了裝飾。
東教堂的建築設計是典型的希臘十字型風格,上面有一個圓屋頂,東側有向外突出的半圓形後殿。後殿牆上有一個20多公分高的拱型小洞,是防禦用的。那個時代,古保加利亞人和斯拉夫人戰勝拜占庭軍隊,聯合建立自己的國家——斯拉夫保加利王國,為防禦外族的入侵,他們在塞爾迪卡(索非亞市)周圍修建了堅固防禦系統——35個要塞和城堡,博雅納教堂就建在要塞內部,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從教堂南側可以看到這個建築的整體效果。牆體中部有一個僅容一人出入的門,門離地面4米多高,有可拆卸的鐵架樓梯通向地面。門的上端和兩側各有一米高的潛入式盲拱型門(註:英語為blind arches,裝飾作用的拱型門)。門上方是被稱為“狼牙”的同心圓型磚飾。磚飾上有一排小孔,據說這些小孔原來鑲嵌著漂亮的陶瓷片,曾經非常富麗堂皇。
最古老的東教堂。曾經遭到地震的嚴重破壞,牆體上有明顯的裂痕。教堂上的壁畫破壞嚴重,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下來。壁畫有內外兩層。根據研究,外層的壁畫和中教堂的壁畫屬於同一時期的作品,而且是同一畫家的手筆,估計也是“博雅納大師”的傑作。內層壁畫是才被發現的,不知處於什麼目的,這層壁畫被一層厚厚的石膏給蓋住了,所以消失了幾個世紀。這層壁畫應該要比外層的久遠,創作年代早於13世紀的。
進入教堂內,西教堂內部空空如也,沒有如何裝飾,也沒有任何擺設。據說這裡是專供教堂工作人員和信徒們休息的地方,教堂成為遊覽勝地之後,這一功能自然廢棄了。
中教堂是保加利亞第二王國時期卡洛揚大總督下命於1250年修建的,所以又稱“卡洛揚教堂”。中教堂牆上色彩艷麗的壁畫非常著名,它是由一位佚名的畫家於1259年繪成的。畫家描繪了89幅場景,24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後的晚餐》和聖像畫最為著名。畫家把現實生活中的生與死、痛苦與歡樂、忠誠和友誼、母性和獻身等等融入宗教畫面中,聖經的故事成了反映現實人類生活載體,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聖人們不是刻板的神像,而是更接近現實生活的人,生動的面部表情和姿勢反映出各自的個性和特點。壁畫上還有當時的保加利亞國王康斯坦丁·阿森及其王后伊麗娜和卡洛揚總督及其夫人德西斯拉娃的肖像,生動逼真,神態安詳。南側有一幅壁畫描繪了舟行海面的場面,舟上婦人掩面而泣,男子鎮定自如。舟下一排旋渦表示驚濤駭浪,其抽象的藝術表現手法使人不禁聯想到20世紀的西方現代派藝術。有研究者認為博雅納教堂的壁畫才是真正文藝復興的先驅,比始於14世紀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整整早了一個世紀。
教堂歷史
鮑亞納教堂始建於10世紀末,整個修建過程歷經幾個世紀,是保加利亞13世紀以來唯一一個保存完整、體現保宮廷藝術特點的文物建築。鮑亞納教堂的壁畫群在保教堂繪畫中最具代表性,堪稱是當時巴爾幹繪畫藝術的代表作。 博亞納曾經是王侯貴族的別墅區和皇室成員的禮拜地,這裡有3座小教堂。 東教堂——聖尼古拉小教堂建於 10~11 世紀,有最古老,圓形穹頂,裡面有18幅壁畫。象徵著保加利亞民族的誕生;
中教堂——卡洛揚教堂建於13世紀,標誌著經過長期異國統治後保加利亞藝術的復興;中教堂是根據卡洛揚大總督的命令修建的,是獻給聖旁太雷蒙的,並且包含兩座重疊的聖殿。中教堂在經歷了長期的封建戰爭後,是卡洛揚使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重新強盛起來的。這座兩層結構的教堂,有半圓形穹頂的前門走廊和樓上禮拜堂組成,必須經過教堂外面的梯子,才可以到達禮拜堂的入口。1845年博亞納建造了第三座教堂。
公元14世紀、15世紀和19世紀鮑亞納教堂增添了壁畫。
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Ⅱ) (Ⅲ),將博亞納教堂列為全世界首批57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項目之一、《世界遺產目錄》。
1991年,博亞納教堂影象被保加利亞作為紙幣圖案流通,面值10列弗。
2006年
12月4日博亞納教堂經過持續半個世紀的關閉和修復,終於正式對遊客開放。鮑亞納教堂在1954年停止了宗教活動,從那時起保有關部門便開始對建築和受損壁畫進行修復。後來由於國內外修復專家對修複方法和資金來源產生分歧,教堂壁畫修復小組於10年前停止了工作。在“埃特爾納”基金會的幫助下,教堂的修復工作於2006年3月重新開始,11月26日完工。壁畫的修復和一些必要的建築維修共耗資16.5萬列弗(1美元約合1.47列弗),所用款項全部來自私人捐贈。
藝術作品
博亞納教堂最著名的則當屬它的壁畫,其中尤以《
最後的晚餐》和聖像畫最為著名。這些畫由一位佚名的畫家於 1259 年繪成。儘管當時基督教的教規十分嚴厲,畫家還是大膽地採用了自由的表現形式。壁畫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及眾聖徒、卡洛揚和皇族成員的面部表情非常生動,不再是因襲的、刻板的偶像,而是有個性和有特色的人物,具有明顯的現實主義色彩,且十分接近當地民間藝術,是中古保加利亞藝術最傑出的成就。
博亞納教堂中最好的壁畫可以與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著名畫作相媲美,有的專家還認為博亞納教堂的壁畫是文藝復興的先驅。從壁畫上看,儘管拜占庭的影響十分明顯,但依然帶有保加利亞民族藝術的濃厚的色彩。實際上,自 11、12 世紀起,
拜占庭藝術傳統逐漸為保加利亞藝術所取代,由此也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了中世紀的藝術寶庫,而博亞納教堂就是最好的證明。如今,為保護博亞納教堂的文物古蹟,保加利亞政府對其採取了一些保護措施,如保持建築物乾燥、安裝空調系統、禁止在其周圍修建其他建築、對其進行加固等,使這座教堂煥發了青春。
教堂環境
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位於該國西北部的索非亞盆地,周圍環繞著巴爾幹山、柳林山和維多莎山。其中,維多莎山不僅以風光秀麗而著稱,而且離市區最接近,交通便利,因而成為索非亞市民節假日爬山和郊遊的最佳去處。這裡春有滿山綠樹,夏有飛瀑清涼,秋天層林盡染,色彩斑斕,美如油畫;冬天積雪齊膝,滑雪者可以在一片銀白世界裡盡情放飛自己。
山麓下是博雅納區,面積不大,區中心只有幾十平方米,卻是索非亞的富人區。在蒼翠的群山襯托下,一棟棟紅頂別墅依山而建,起伏跌宕,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從區中心向上走約五十米,就到了世界著名的博雅納教堂。教堂外圍是一個大院子,有一人高的圍牆。門上有塊小牌子,寫著“博雅納教堂”。
進門後,映入眼帘的是滿院的綠樹野花,還有一石徑通向幽深之處。左手有一棵合抱粗的松樹,估計樹齡至少在50年以上,蒼勁挺拔,直聳雲天。綠蔭鋪地,空氣清新,讓遊人頓覺身清氣爽,如入仙境。沿石徑向前行進幾十米,便可以看到博雅納教堂。
旅遊特色
這座在外國入侵者留下的廢墟上修建起來的教堂,中世紀時曾是皇宮的一部分,如今它已是保加利亞獨立、文化、繁榮的象徵。
文化遺產
博亞納教堂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教堂特徵
十字形平面,分十字架形和耶路撒冷十字形
彩色玻璃窗
穹頂
鐘塔
扶壁和飛扶壁
管風琴
高樓底
世界十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公元1163年,一直到公元13世紀才全部建成。 從巴黎聖母院的正面看,純粹的尖拱形建築已形成
。整個平面還是十字架形的,但東西長於南北向。底部是凹進去的,顯的頗有貴感。代替
羅馬式建築的典型巨塔是十字形交叉點上的小尖塔,它的高聳使整個建築顯得更加巍峨。
聖母院西邊正面有兩座高聳的巨塔,塔有三層,下面一層設有
國王畫廊;第二層中央是一個 象徵
天堂的玫瑰花形的大圓窗;第三層是可穿行的迴廊。
雕刻是聖母院中不可缺少的裝飾,有植物圖案和幻想的怪物;還有
彩色玻璃大窗,使建築形 成一種恍惚的神的幻境,加強了教堂神聖的宗教色彩。
曾經上演過那么經典的愛情故事,相信也是一個見證愛情的好地方。聖母院位處巴黎的核心,市內發展均環繞著西堤島,並以此為焦點向外作同心圓式開展,加上,聖母院融合了古典及現代巴黎的建築特色,更漸漸成為法國的宗教、藝術及旅遊中心,於是,法國人便把聖母院的
入口位置設為原點,然後將法國其它城市的坐標以此起算,所以,當人們站在聖母院前,也即是處於法國的中心點,可想而知,聖母院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外,聖母院更是
哥德式建築的佼佼者,教堂的外型莊嚴恢宏,雕刻細緻,結構對稱而秀麗,無論是近看抑或遠眺,也別具美感。要欣賞其尖塔及飛壁
樑柱的壯麗外貌,最宜於
塞納-馬恩省河左岸的堤道觀看,所以,當我前往聖母院時,也選擇沿著塞納-馬恩省河漫步,由遠至近,由外至內,感受這大教堂獨特的建築美。
聖瑪利亞大教堂
佛羅倫斯聖瑪利亞大教堂是由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教堂的穹頂結構作為一種設計形式,幾乎風靡文藝
復興時期興建的所有教堂。其靈感來自
古羅馬,造型承襲雄偉莊嚴的
萬神殿。然而它們又有顯著的區別。 建於1499年的聖瑪利亞大教堂位於
盧加諾主街ViaNassa盡頭,毫不起眼的外觀,裡面卻珍藏著全
瑞士最大幅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基督受難圖(Passion of Christ),而這幅壁畫的作者盧伊尼(Bernardino Luini)正是
達文西的得意門生,他於1529年完成這幅筆觸細膩的壁畫。
聖瑪利亞修道院
拜占庭原是
古希臘與羅馬的殖民城市。其建築按國家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二、中期:(7-12世紀),由於外敵相繼入侵,國土縮小,建築減少,規模也大不如前。其特點是占
地少而向高發展,中央大穹隆沒有了,改為幾個小穹隆群,並著重於裝飾,如
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
三、後期:(13-15世紀),
十字軍的數次東征使拜年占庭帝國大受損失。這時建築既不多,也沒有什麼新創造,後來在
土耳其入主後大多破損無存。
莫地那大教堂
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布局屬於以穹隆覆蓋的
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一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中央大穹隆,直徑32.6米,穹頂離地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其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及南北各兩個大柱墩來平衡。內部空間豐富多變,穹隆之下,與柱之間,大小空間前後上下相互滲透,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光線射入時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顯得輕巧凌空。
聖莫特教堂
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
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
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
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
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
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 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義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
聖阿波利拉教堂
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
哥德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
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鑑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
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斯
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
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
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米蘭大教堂
義大利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紀80年代動工,直至19世紀初才最後完成。教堂內部由四排巨柱隔開,寬達49米。中廳高約45米,而在橫翼與中廳交叉處,更撥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個八角形採光亭。中廳高出側廳很少,側高窗很小。內部比較幽暗,建築的外部全由光彩奪目的白大理石築成。高高的
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現出向上的動勢,塔頂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飛升。西邊正面是義大利人字山牆,也裝飾著很多哥德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門窗已經帶有文藝復興晚期的風格。 另外在這時期,義大利城市的世俗建築成就很高,特別是在許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國里,建造了許多有名的市政建築和府邸。市政廳一般位於城市的
中心廣場,粗石牆面,嚴肅厚重;多配有瘦高的鐘塔,建築構圖豐富,成為廣場的標誌。城市裡一般都建有許多高塔,總體輪廓線很美。
聖特提恩修道院
法國盛期的著名教堂還有
蘭斯主教堂和
沙特爾主教堂,它們與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教堂一起,被稱為法國四大哥德式教堂。
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戰爭發生後,法國在14世紀幾乎沒有建造教堂。及至
哥德式建築復甦,已經到了火焰紋時期,這種風格因宙欞形如火焰得名。建築裝飾趨於“流動”、複雜。束柱往往沒有柱頭,許多細柱從地面直達拱頂,成為肋架。拱頂上出現了裝飾肋,肋架變成星形或其他複雜形式。當時,很少建造大型教堂。這種風格多出現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夏東大教堂
15世紀以後,德國的石作技巧達到了高峰。石雕窗欞刀法純熟,精緻華美。有時兩層圖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疊在一起,玲瓏剔透。建築內部的裝飾小品,也不乏精美的傑作。德國哥特建築時期的世俗建築多用磚石建造。雙坡屋頂很陡,內有閣樓,甚至是多層閣樓,屋面和山牆上開著一層層窗戶,牆上常挑出輕巧的木窗、陽台或壁龕,外觀很富特色。
聖彼得大教堂
在歐洲,每到一個地方,您所看到的最輝煌、最耀眼、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築無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歐洲的教堂不僅僅是建築藝術的體現,更是從一個側面綜合反映了歐洲文化的深刻內涵。不論您在歐洲哪個地方訪問或旅遊,參觀教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在歐洲幾個國家訪問時參觀了許許多多的教堂,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幾座教
堂。比如,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就是一座開歐洲建築史先河的哥德式天主教堂;“
水城”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教堂則被大文豪
雨果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
莫斯科紅場一側的瓦西里·博拉仁諾夫教堂同那壯觀的
鐘樓一樣,別具一格,引人注目。然而,能夠將
教堂建築藝術的精華集於一身的則是位於義大利羅馬西北郊
梵蒂岡城的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教堂可謂氣勢恢弘。它座落於
聖彼得廣場一側,於1450年開始興建,1626年最後完成。整座教堂長約200米,最寬處有130餘米,從地面到穹窿大圓屋頂頂尖十字架的高度達137米。教堂之大,可同時容納5萬餘人。
聖彼得教堂之所以著名,不僅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還在於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與
藝術家米開朗琪羅、
拉斐爾、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師們的共同傑作。在教堂正門向右拐角處,有米開朗琪羅25歲時的雕塑名作《母愛》,
聖母瑪麗亞右手緊緊摟著受難後遍體鱗傷的耶穌,左手微微攤開,垂首凝目,悲痛欲絕。而進門靠左是
貝爾尼尼雕塑的《
聖水缽》,缽呈貝殼狀,兩個稚嫩頑皮的小天使各捧一邊,用
雲母石雕刻而成。
聖彼得教堂大廳上的穹窿大圓屋頂十分别致,它為米開朗琪羅晚年的建築傑作,直到他去世後26年才由其他建築家繼續完成。大圓屋頂周長71米,直徑42.34米。抬頭仰望,圓頂的內壁頂上有色澤艷麗的
鑲嵌畫和玻璃窗,觀賞的遊人仿佛獨立在
天穹之下。教堂內還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壁畫和雕塑作品,令人們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