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頓故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屬於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頓故城
- 出土地點: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
- 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頓故城遺址 南頓故城又名“鬼修城”,位於河南省項城市西郊,隸屬項城市南頓鎮政府,是一處大型的歷史文物群。含有南頓夏商時代遺址、南頓故城遺址、南頓故城現存城牆、南頓故城古墓群、光武台遺址、光武廟等建築歷史遺蹟和文物。
夏商時期,人類在這裡聚集居住,公元前1005年周成王東征,為震懾這裡的商民舊族,封其姬姓子孫在此建頓子國。公元前496年楚亡頓,頓民淪為楚奴,頓都遺於後世。秦並天下置南頓郡,西漢高祖始置南頓縣延至東漢末年,此400餘年舊城復築,所以南頓故城文化蘊藏豐富。東漢光武劉秀,其父劉欽任南頓縣令,劉秀少年隨父於南頓,“復光漢室”後於建武十九年移駕南頓,南頓民眾築台舉城歡慶。劉秀念父老舊情,免南頓二年田租,頓民世代感恩,光武台上建廟祭之,兩千餘年毀而復修,香火不衰。南頓自封都建國至漢末延續千餘年,遺留墓群出土大量文物。南頓故城跨越一千餘年作為國都、郡守、縣城,所形成的大型文物群,具有典型性和文物性。
南頓故城遺址時代跨度大,從夏商時代延續至東漢末年,至今相承二千多年,遺址分布比較集中,夏商遺址居於故城遺址下1.5米,東西兩公里,南北兩公里。南頓故城牆大部被農民削高平凹用掉,現存北城牆一部分,長216米,寬30米,高5米。光武台遺址位於南頓故城北城牆外,東西長270米,南北寬245米,現存光武廟大殿和人祖殿。“南海大寺”、“天爺閣”、“光武台”、“欽馬池”、“搬倒井”、“古銀杏”尚有遺址可現。
雖經2600多年人世滄桑,風雨剝蝕,自然風化,仍然雄風猶存,牆體上層為秦代文化,中層為東西周文化,下層為商代文化,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由南頓鎮人民政府投資400萬元,搞旅遊開發。現每月2月、10月兩個月廟會,輻射周邊鄰縣200公里,會期人山人海,已被市政府納入三點一線旅遊線作為項城市發展文物旅遊的重點項目工程,2004年博物館把其作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推薦材料已上報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