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山村(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黃洞行政村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門山村,位於東莞市鳳崗鎮東北部,距離鎮政府8.5千米,面積約2.89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附近有黃洞水庫。相鄰的自然村有深圳寶安區上寮村、鳳崗鎮田心圍村、官井頭障廈村、土宜村。始建於明朝,因地勢平坦四面環山適宜耕作,人們聚居繁衍生息而形成。清朝時期已經有歷史記載,因其地理位置而命名為大侖山村;民國末年,因為地名的更改,取名南門山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門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黃洞行政村
  • 地理位置:東莞市鳳崗鎮東北部
明朝至清初,屬東莞縣歸城鄉;清中後期,屬戎廳。民國時期,屬第四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新三區塘鳳鄉;1958年,屬塘廈人民公社黃洞生產大隊;1961年,屬鳳崗人民公社黃洞生產大隊;1983年,屬鳳崗區黃洞鄉;1987年,屬東莞市鳳崗鎮黃洞管理區;1999年6月,屬鳳崗鎮黃洞行政村。
世居村民以張姓、謝姓、邱姓、曾姓為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南門山村有35戶150多人,村民靠種田種地為生。20世紀80年代末,村民舉家遷出南門山,到鳳崗圩花果山一帶定居。村裡的舊房子、田地等則轉租給外來人員。
2015年末,戶籍人口208人,其中男性97人,女性111人;80歲及以上6人,最年長者98歲(女);海外留學1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4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33人,主要分布在牙買加、蘇利南。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鳳崗話。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番薯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該村以飼養生豬和家禽作為副業。1979年,生產隊辦有糖寮、磚瓦廠、牛奶場。2015年,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該村有鎢礦。1935年開始,連續幾年民眾自發到豬麻蘊進行鎢礦開採,選礦方式被稱作“洗錫米”。抗日戰爭爆發後,政府停止收購鎢礦石,民眾停止開採。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糯米糍、桂味)、龍眼(石硤)、杧果(土芒)、波羅蜜、甘蔗(黑皮蔗)、香蕉(奶蕉)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端午節的蘿蔔粄、清明節的艾粄、春節的年糕。特色工藝品有藤夾、弔宴、吊籃、谷籮、茶籮等藤竹製品。
鄉道玉泉路經過該村。1965年通電,1999年通自來水,200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05年通電話,2008年通網際網路。建有南門山森林公園。
村記憶體客家碉樓2座,為耀公樓、春來樓。皆建於1922年,均坐西向東,5層高,保存完好。存張氏宗祠。
村裡有“拜山”和“開燈”民俗。清明節期間,村中青年自發組織拜祭祖宗,稱為“拜山”或“掛山”。一般先拜本族的老祖宗,後拜祭各支脈房系祖宗。同時也藉此聚合在一起,可維繫宗族成員之間的親情關係。
每年正月十二,凡上年添男孩的人家,都要舉行“開燈”儀式,在宗祠里點掛上特製的五彩花燈,並在燈籠貼上男孩的名字。相傳,經過“開燈”之後,孩子便會聰明,能健康地成長。
村中有“南海衛主肖君招耕”傳說。清順治九年(1652年),有鄭姓、張姓、蔡姓等十三個講客家話的先民,應召到黃洞大侖山(今南門山村),故後人稱鳳崗客家人祖先是來自十三公。此地人煙稀少,到處是荒山野嶺,只能自給自足。此後他們與講粵語的人經常發生爭執,講粵語的人誣告他們是賊佬,想趕走他們。後來客家人忍氣吞聲只能分居各地山嶺,後經十三公據理力爭,取得官府的同情與支持,證實客家人是應召而至,帶著農具來,才判決《立約》。
“馬麻灑尿”的傳說。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兵攻陷宋都臨安(今杭州)後,宋王朝被迫南遷。宋帝趙昺帶家眷和幾千兵將,邊戰邊退,於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路過大侖山(今南門山村)。時值暑天,宋帝趙昺染病,不得不在此停留下來。楊太后吩咐大臣們想辦法。趙昺傳令嚴密布防,軍營設定在一個山上,山上旌旗招展,故名“動旗寨”(稱此山為“棟企仔”)。哨所另設在較高的山上,故稱為“瞭望頂”,後人把“瞭望頂”叫作“檸檬棟”。大臣張世傑找來一位當地人,趙昺問:“此地叫何地方?”答道:“大侖山。”大臣陸秀夫又問:“君王(指宋帝趙昺)腸胃不適,有何良方治之?”答道:“大侖山麓有一支泉水,人稱‘馬麻灑尿’,不但甘香可口清涼止渴,還可以清理腸胃,不妨試之。”趙昺就派人到“馬麻灑尿”取泉水,飲用數次後,果然腸胃舒適,病也好了。
1965年,新豐江大電網輸電到黃洞生產大隊,南門山村通電。
1980年,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南門山村村民“分田到戶”。
1998年,黃洞管理區(含南門山村)在全鎮率先推行殯葬改革,實行火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