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題南劍州妓館

《南鄉子·題南劍州妓館》是南宋詞人潘牥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懷人之作,上片寫景抒懷,抒發了作者故地重遊、人去樓空的感慨,下片是寫作者因思念而產生的幻覺,表示懷念之深,流露出孤獨之感。這首詞篇幅短小卻多有轉折,委婉曲折,哀感無限,淒切動人,韻味深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鄉子·題南劍州妓館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潘牥
  • 詞牌:南鄉子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鄉子·題南劍州妓館
生怕倚闌乾,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還
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南鄉子:詞牌名,又名《好離鄉》《蕉葉怨》,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
⑵南劍州:今福建南平
⑶闌乾:欄桿。
⑷山共水:指山和水。
⑸暮雨朝云:宋玉高唐賦》序載,楚王游高唐,夢見神女相陪睡覺,臨行說她是巫山神女,“旦為行雲,暮為行雨”。後代指男歡女愛。
⑹躡飛鸞:乘坐飛鸞。
⑺整佩環:整理衣裳佩環。佩環,古代婦女的配飾。
⑻更闌:指更闌:指天將亮之時。

白話譯文

我生怕獨自憑倚欄桿,因為閣下是潺潺的溪水,閣外是碧綠的青山。唯有這舊日的山水面目依然,她卻像暮雨朝雲般一去而不再回還。
她應該化作仙女騎著飛鸞,在明月下時時整理衣衫佩環。露冷霜降,月兒漸漸低轉,夜寂更闌,我折下一枝梅花。獨自仔細欣賞觀看。

創作背景

登進士第名列第三的福建才子潘牥,擅長詩詞,也貪戀風月,這首詞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佐證。詞人當年定然較長時間地遊冶於這家南劍州妓館。今朝舊地重來,物是人非,自然不免觸目傷懷,於是情不自禁地提筆在那粉牆上題寫了這樣的詩篇。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是為重訪舊地懷思之作,是為一個已經遠離,尋訪無著的歌妓所寫,抒發了詞人對歌妓的留戀與悵惘之情。此詞雖是為歌妓所寫,卻並沒有絲毫輕薄褻瀆之意,而是以委婉深切的情感,展現了詞人的一片留戀之情。
上片寫景抒懷,抒發了作者故地重遊、人去樓空的感慨。“生怕倚闌乾,閣下溪聲閣外山。”寫重到南劍妓館尋訪所戀的妓女,可惜她已經“去不還”了。作者心中自然十分沉重,所以他生怕獨自倚欄。“生怕”二句寫怕見舊時山水,道出作者擺不脫、撇不下的相思舊情,點明內心的矛盾。“閣下溪聲聞外山”寫昔日曾與伊人朝暮共賞的閣外山水,令人黯然傷神。“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還。”樓下的溪流依然,樓外的青山依然,惟獨不見了所愛的人,這山水再美,也失去了它們原有的光彩。留給作者的,只有睹物思人的縷縷情愁了。“舊時山共水”,照應前文“溪聲”、 “山”。繼而筆鋒一轉, “依然”兩字一頓,恰如眼含熱淚的悲愴的嗚咽聲。“暮雨朝雲去不還”,再度強調物是人非,佳人難尋,胸中鬱結難平,其感可想而知。
下片是寫作者因思念而產生的幻覺,表示懷念之深,流露出孤獨之感。“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由現實進入虛幻,既然她已經不在人世,尚在人間的情侶惟願她過得比生前更美好。作者因之想像她已經飛升成仙乘鸞鳳飛升,她的美麗化成了永恆。 “月下時時整佩環”,詞人徘徊閣台,久久不願離去,似乎在等待著那環佩叮咚的聲音傳來,盼她來跟自己共敘離別之苦,思念之情。 “月又”三句回至眼前,寫詞人獨居空閣,一夜無眠。此處連用兩個“又”字,寫盡心中淒涼況味,道出了死別的無情現實。“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他久久地回憶著女子的音容笑貌,乃至夜深仍不能成眠。他摘了一朵梅花把玩不已,在作者眼中,這朵梅花就是女子美麗的面龐,就是女子冰清玉潔的靈魂,欣賞著梅花,就如同與她重相聚首,是苦是甜,只有作者自己知道。“折得梅花獨自看”這句可以說是點睛之筆,此處化用姜夔疏影》詞中王昭君精魂月夜歸來化作梅花的意境,折一枝梅花並且把它當做是戀人的精魂,以便慰藉一下自己相思若渴的心。這裡將詞人哀苦痴情、痴戀與深哀交織的悲愴、淒艷的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萬千思緒,皆從這“獨自看”三字中傳出。
這首詞雖為小令,卻有許多婉轉之處,步步轉折,一步一態,結句中又寫主人公於霜月之夜折梅自看而無誰可寄的情景,暗藏許多委婉曲折,哀感無限,淒切動人,韻味深遠,真可謂“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盡”。

名家評價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落筆皆不凡。
明·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閣下溪聲閣外山”句,便已婉摯,況復足山水一句乎”。結淒切。
清·況周頤《惠風詞話續編》:潘紫岩詞,余最喜《南鄉子》一闋,小令中能轉折,便有盡幅千里之勢。······歇拍尤意境幽瑟。
清·先著詞潔》:梅花自看,太無聊矣。此詞有許多轉折委宛情思。
清·黃蘇《蓼園詞選》:按溪山句、梅花句,似非憶妓所能,當或亦別有寄託,題或誤耳。而詞致俊雅,故自不同凡艷。
近代·張伯駒《叢碧詞話》:此乃小全而有大轉折者。從倚闌聽到閣下溪,看到閣外山,而想到依然是舊時山水;而舊時山水依然,暮雨朝雲卻去不還矣。換頭二句,承“去不還”,又歸到眼前景,“月又漸低霜又下”,而時已更闌矣。結句“折得梅花獨自看”,寫出有館無妓,意境何其淒切。

作者簡介

潘牥(1204年—1246年),字庭堅,號紫岩,閩縣(今屬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年)進士,調鎮南軍節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歷浙西茶鹽司乾官,改宣教郎,除太學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1246年)卒於官,年四十三 。有《紫岩集》。劉克莊為撰墓志銘。《宋史》及《南宋書》有傳。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紫岩詞》一卷。《全宋詞》存其詞五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