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舟中記夢

南鄉子·舟中記夢》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就夢前、夢中、夢後三層依次寫來。詞人由醉入夢,夢中笙歌花叢,翠袖盈盈。以下不寫夢後相思,卻倒敘夢中情境,妙筆脫俗。“只記”,以少勝多,怨月獨圓,無理有致,情痴意濃。全詞風格清麗爽暢,精湛宜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鄉子·舟中記夢
  • 作品別名:南鄉子·舟行記夢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
  • 作者:辛棄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鄉子·舟中記夢
欹枕艣聲邊,貪聽咿啞聒醉眠。夢裡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別後兩眉尖,欲說還休夢已闌。只記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獨自圓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欹枕”兩句:櫓聲咿啞,倚枕醉眠。欹(qī)枕:倚枕。艣(lǔ):同櫓,搖船用具。咿啞:象聲詞,搖櫓聲。聒(guō):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②“夢裡”三句:寫夢境:笙歌花底,玉人歷歷在目。翠袖:著綠色衣衫的人,代指玉人。夢裡:一作“變作”。
③“別後”兩句:言玉人慾訴別後相思,不想夢斷人去。兩眉尖:緊皺雙眉,愁苦貌。夢已闌:夢已盡。
④“只記”三句:記敘玉人夢中之語:怨月無情,別時獨圓。埋冤:即埋怨。前夜月:指別時之月。不管人愁獨自圓:人愁離別,月卻獨自向圓。意同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詞:“何事長向別時圓。”

白話譯文

船行江上,在咿啞嘈雜的搖櫓聲中漸漸入睡。在夢中與意中人相會,她依然是翠袖盈盈的可人情態。
在夢中正與情人難離難捨,欲說還休之際,卻夢斷人醒。回憶前夜分別時,正是圓月中天,月圓而人離別。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秋。當時辛棄疾由臨安赴任湖北轉運副使之職,舟行江上,記夢而作。

作品鑑賞

詞題為記夢,所夢何人,本事無考。詞先寫舟中孤寂,搖櫓聲中,由醉入夢。夢中花叢笙歌動聽,伊人宛然在目。換頭寫伊人傾訴別後相思,然後以對方埋怨人離月圓收結,體現雙方依依難捨,情摯意濃。
全詞就夢前、夢中、夢後三層依次寫來,思路清晰。詞人由醉入夢,夢中笙歌花叢,翠袖盈盈。以下不寫夢後相思,卻從對面入筆,倒敘夢中情境,妙筆脫俗。“只記”二句,以少勝多,怨月獨圓,情痴意濃。且此月系玉人閨中獨看之月,抑或詞人舟頭所見之月?情境恍惚。“不管”句無理而妙,韻味無窮。小詞寫得清麗爽暢,精湛宜人。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