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鄉姓
- 讀音:nán xiāng
- 注音:ㄋㄢˊㄒㄧㄤ
- 釋義:源於姬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南鄉[南鄉,讀音作nán xiāng(ㄋㄢˊㄒㄧㄤ)]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南鄉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邑地叫南鄉邑,原屬楚國南陽郡轄地,後稱均陵、均州,其故址在今湖北省的十堰市下轄丹江口市均縣鎮一帶,曾一度為晉國向東方擴張延伸的前沿軍事重鎮,後為楚國奪回。秦王贏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將天下分為三十六大郡,均陵歸武當縣,仍屬南陽郡。兩漢時期沿襲秦制。三國時期為曹魏之地。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奪得荊州之後,分南陽郡改稱南鄉郡,下設酇縣、武當縣、穀城縣、筑陽縣、丹水縣、陰城縣、順陽縣,治所在南鄉。
傳說,在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高士就隱居於南鄉,其後裔子孫以及鄉民遂冠姓氏為南鄉氏,後又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南氏、鄉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南土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南土邑原屬於鄧國,實際上地處鄧國和楚國兩國之間,在鄧、楚兩國皆稱之為“南土”,而當地著民則稱作“南鄉”。鄧國在公元前678年被楚國所滅,其地劃歸鄫國。後鄫國又被楚國所滅,其地入隨國。楚國滅亡後至戰國初期,楚國滅了隨國,在隨地南土又分封了一個曾國,後曾國又被楚國所滅,其地歸楚,稱隨州(今湖北隨州)。戰國晚期的周赧王姬延三十七年(秦昭襄王嬴則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令大將白起率軍攻楚,秦軍攻陷楚國都城郢(今湖北荊州紀南城),楚頃襄王熊橫兵敗。至周郝王四十四年(公元前271年)即距秦軍陷郢僅七年,考古發現隨州一帶就出現了秦墓,顯然,秦國在後來在攻安陸之際,趁勢占領了南鄉地區。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3年),秦軍大將王翦、蒙武再破楚國,俘虜楚王熊負芻,楚國滅亡。
居於隨州地區的原楚國人,很早就有以居邑古名為姓氏者,稱南鄉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南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南鄉氏姓源繁複,有曼姓鄧國人、姒姓鄫國人、姬姓隨國人、羋姓楚國人等,不可一論。
遷徙分布
南鄉氏複姓是一個相當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如今多已省文簡改為單姓南氏、鄉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族,但多以隨州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隨 州:古稱漢東之國。在距今五千~六千年前,已有一支遠古人類在隨州生息勞作。1957年6月,湖北省文管會文物調查組在距隨州市區約五公里的山地採集到一件石英岩打制的石器。經專家鑑定,確認這件石器是舊石器。這是湖北乃至長江流域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遺物。大約五千~六千年前,炎帝神農部落在隨州一帶繁衍生息。關於炎帝神農其人,據大量文獻記載和當今學者考證,有“一人說”,即炎帝就是神農,神農就是炎帝;有“合二而一說”,即春秋早期時,炎帝、神農分見文獻,春秋中期後,周人與楚蠻融合,南北方共尊的炎帝、神農合成炎帝神農氏。兩種稱號合二而一過程大致完成於秦漢之際。也有“代表說”,“文化英雄說“,即炎神農是新石器中晚期南方部落首領的優秀代表,是中華民族創世的”文化英雄“。關於炎帝神農的生地,據大量史籍記載,有“厲山說”,即炎帝神農“起列山,謂列山氏,今隨厲鄉是也”。厲鄉位於今隨州北,此說代代相因,足證不謬。也有“寶雞說”、“華陽說”、“遷徙說”。但隨棗走廊西花園、冷皮埡、雕龍碑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表明:炎帝神農具有深刻的南方屬性,漢水中游的隨州厲山一帶是炎帝神農興起之地及活動的中心地帶。炎帝神農部落在這裡發明了“烈山澤而焚之”的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法,首創耒耜等農業生產工具,首創種植業,製作陶器,首創紡織業,發明醫藥、煮鹽,首作琴瑟,始作集市,開創中華民族的農業文明之先河,對中華民族的孕育和演進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夏朝建立前後,即堯舜禹時期,隨州一帶乃至整個長江中游都是三苗的居地,而隨州地區處於三苗的北疆,因而在夏人同三苗的鬥爭中,隨州成為雙方的爭奪的要地,堯舜禹也由此同隨州地區結下了不解之緣。據《世本》、《尚書·堯典》、《漢書·律曆志·世經》等記載,丹朱即堯的兒子。堯為了征服三苗,封其子丹朱于丹水為諸侯。丹水即今河南淅川縣西南,在隨棗走廊西端,其中包括今隨棗走廊。舜繼位後,對三苗採取“先教化、後分流”的策略,初步改善了夏人與三苗的關係,部分夏人移居隨棗走廊,於是,出現了“舜耕厲山”的傳說。厲山,即今隨州厲山。古往今來,隨州留下許多紀念舜的遺蹟。如:厲山山上有帝舜廟,山腰有舜田,山腳有舜井。據清同治《隨州志》記載,隨州城南一里有東漢靈帝光和三年之舜子巷義井碑。《方輿勝覽》稱,“舜井碑在隨州……相傳秦時碑”。後來秦碑遭毀,宋時續立新碑。此碑抗戰時不知去向,1996年在隨州市溳水河旁徐家灣重新發現。今學者大都認為舜所葬之九嶷山位於湖南零陵,然據張良皋先生多年潛心研究,認為舜葬之九嶷山即今隨州大洪山。禹接替舜的地位後,對三苗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討伐。《墨子·非攻》詳細記載了這場戰爭。經過這場毀滅性打擊之後,作為三苗北疆的隨棗走廊首當其衝地納入了夏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從隨州西花園遺址中發掘的早於商、晚於龍山文化的大量陶器,即是禹占三苗在考古上的反映。殷商時期,隨州乃至整個江漢地區被稱作“南土”。商王盤庚遷殷後,“殷道復興,諸侯來朝”。商王武丁時,為了征服不朝者,發起了對荊楚的征戰。殷人這次南征不僅取道隨棗走廊,而且藉助了漢東地區諸方國包括曾國的軍事援助。古曾國的地望在今棗陽、隨州、京山一帶。隨州淅河梁家畈發掘的一座商代墓葬,印證了早在武丁伐荊楚之前,殷人已基本控制了隨棗走廊。周王朝建立後,為了掠奪當時最重要的物資---銅,頻繁地對居於江漢地區的諸侯國用兵征戰,隨州走廊成為周人“俘金”的通衢,即必經之地。商周之際漢東姜姓古國---厲國。”厲國又稱“賴國”相傳系厲山氏(即烈山氏)後裔所建,姜姓。其地望在今隨州市東北二十公里之厲山鎮一帶。據西周初年的銅器《太保玉戈》銘文考證,厲國至遲在商代末年已經立國,西周初年已成為周的諸侯國,並與周王室有著密切的關係。春秋早期,厲國成為楚之與國。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楚國為了加強對漢東地區的控制,滅掉了這個長期處於楚人卵翼之下的厲國。據西周早期銅器《中斛》銘文考證,周朝漢東同姓封國唐國至遲在西周早期就已立國,文獻最早出現在西周晚期。唐國地望在今棗陽東南、隨州西北的唐縣鎮。據《左傳·哀公十七年》載,春秋早期,楚國就憑武力威服了唐國。到春秋中期,唐國淪為楚國的附庸。魯定公元年(公元前509年),唐成公朝見楚昭王,貪婪的楚國令尹子常看中了他的兩匹肅霜馬而得不到,便把他扣留了三年,後來唐國人灌醉了唐成公的隨從,竊馬獻給子常,唐成公才得以歸國,唐國從此與楚國結恨。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唐國參入吳蔡聯盟攻陷楚國郢都。次年秦國出兵幫助楚國人擊退盟軍,收復失地。這年農曆7月,秦楚聯軍滅唐國。在周王朝所封的漢東諸侯國中,漢東姬姓大國隨國最為強盛。據眾多史書記載,“周初建國千八百,見於春秋經傳者,六十有五而隨稱為大”。隨國的疆域,包括今漢水經東,桐柏以南,廣水以西,鐘祥、京山以北地區。隨國立國滅國時間,文獻無明載。但據《車語·鄭語》、《春秋·哀公六年》等文獻分析,隨國至遲春秋晚期已立國,或許更早些,其國祚延至戰國,隨國之滅年代約在公元前328年前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文獻中大量記載有隨國。如“隨侯珠”與“和氏璧”齊名,南珠北璧,珠聯璧合,童叟皆知。但在隨州境內卻出土了大量曾國文物,且曾隨姓氏相同、疆域相同、年代相當,從多專家學者提出“曾隨合一”說。也有少部分異說,認為或是曾滅隨,後楚又在隨地分封了一個曾國。曾、隨兩國之謎的徹底破解,仍有待於新的考古發現。秦漢時期,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國滅楚國,隨縣隸屬南陽郡。漢朝時期,西漢沿用秦制。魏晉南北朝時期,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將隨、平林二縣從義陽郡中分出,置隨郡。晉武帝司馬炎封宗室司馬邁為隨郡王,稱隨國。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義陽人(今隨州市北)張昌聚饑民起義,於隨西大敗晉騎督靳滿,攻克江夏,立劉泥(丘沈)為帝恢復漢朝,建元“神鳳”,自為相國。嗣後,分兵破武昌,攻宛地,取襄陽,克江州,長沙、湘東、零陵等郡,設官鎮守。晉惠帝詔令寧朔將軍領南蠻校尉劉弘率陶侃等統兵鎮壓,義軍失利。次年張昌被擒遇害。西魏大統元年(公元535年),隨升為州,轄郡、縣。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周明帝封楊忠為隨國公。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靜帝宇文闡晉封左大丞相、隨國公楊堅隨王,建隨國,領二十郡。隋、唐時期,隋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楊堅廢黜靜帝宇文闡,代周稱帝。他以自己曾受封於隨,以隨為國號,但忌惡“隨字”帶“走”旁,又有隨從之義,便命去“走”為“隋”。把歷史上早已有過的郡國名稱去其偏旁,作為一個王朝的國號,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隨州改為“隋州”,隸屬漢東郡。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銷漢東郡,隨州領隨縣、厥西縣。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隋煬帝復置漢東郡,領隨、土山、安貴、順義、光化、平林、上明、唐城等八縣。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平定西北後,揮戈東征。農曆11月,唐軍攻克襄陽樊城,隨州總管徐毅風大勢已去遂舉州降唐。唐朝以皇帝高祖李淵之妹同安公主夫婿王裕出任隨州刺吏。唐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淮西節度使、南平郡王李希烈占開封稱帝,國號“楚”,其部將李惠登據隨州。次年,唐朝安州刺史伊慎攻隨州,李惠登舉州歸順並任隨州刺史在其後二十年間,“政清靜,田疇辟,戶口日增,人歌舞之”。唐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唐朝將隨州由下州升為上州,這是唐後期隨州經濟政治地位上升的標誌。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農曆8月,王仙芝(亦說黃巢)義軍克隨州,俘唐隨州刺史崔休徵,唐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之子率部救隨斃命。嗣後義軍撤離隨州城。宋元時期,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按軍的建制改隨州為崇義軍,後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避諱改為崇信軍。隨州為宋的軍事要地。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隨由崇信軍改為隨州,並劃為上州。其貢品有絹、綾、葛、覆盆子等,隨州絲織業發達程度在京西南路中可謂首屈一指。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重修唐代靈峰寺(俗稱洪山寺)。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詔以少林寺僧報恩和尚為洪山寺住持,洪山寺規模日漸宏大。金兵南下,寺院受損,部分僧侶遷至武昌東山寺,改東山寺為洪山寺(今稱寶通禪寺),易名為小洪山。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南宋朝廷授民族英雄岳飛為荊湖南北、襄陽府路、蘄黃州招討使,旋提升為太尉,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認為襄陽等六郡為恢復中原之基本,提出“今當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郢州一戰獲勝後,岳飛派張憲、徐慶馬不停蹄收復隨州。此後,隨州成為岳飛“營田”、支援北伐的根據地之一。宋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農曆11月,金兵破隨州,旋被收復。次年農曆12月,金兵再破隨州。隨州一帶呈現拉鋸戰狀態。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農曆4月,宋將劉世英在隨州大敗金兵。次年,金軍圍棗陽。防守棗陽的隨州籍將領孟宗政,在隨州守軍配合下,迫使金軍潰退。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農曆7月,蒙古兵侵犯唐州,宋隨州知州全子才棄城逃跑。次年蒙古兵占隨州。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農曆1月,宋京西兵馬都監、隨州駐紮程再暹在大洪山抗蒙古兵有功,晉為閤門宣贊舍人、京西鈐轄兼知隨州。宋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農曆2月,數萬蒙古兵攻隨州。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農曆5月,隨州知府傅安國投降蒙古兵。宋帝欽命朱端履為隨州知府,州治由城遷大洪山黃仙洞。農曆12月,蒙古兵攻破大洪山,朱端履投降,蒙古委朱為隨州知州,仍以黃仙洞為州治,領隨縣、應山縣。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隨州梅丘里玉沙村(今柳林鎮古城畈)人明玉珍,聚千名饑民於現光山、青林山築寨起義,捕殺隨州、鐘祥、應山縣官吏鄉紳,後加入徐壽輝紅巾軍,率部入川,於公元1362年在重慶稱帝,建立大夏王朝,年號“天統”。明清時期,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隨州降為縣,屬黃州府。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守御撫李富等始建隨州磚城,隨州古城為土城(外城),磚城(內城)。土城為元代建造,周長兩千九百五十米,高二十五米,設聚奎門、漢東門、玉波門等八個門。磚城周長六千二百五十米,高二十五米,設東、北、西門和大小南門,均建有門樓。南門城樓設有鐘樓。建造敵台二十三座,女牆九百五十座。成化年間修挖城濠,明弘治年間又築護城堤。經歷代修築,隨州古城的整體形態從高處窺視頗似古編鐘形狀,成為我國古代城市建築史上一絕。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編里甲、定田賦,升隨縣為州,以應山縣屬隨州,屬德安府,隸湖廣布政司。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在宋元遺址上重建學宮,始重視教育。明萬曆年間遷和主城內,立明倫堂。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農曆8月,張獻忠、羅汝才等十一支農民起義軍與明援總兵官曹文詔部在隨州城激戰,失利後轉移。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冬,張獻忠、羅汝才部回師隨州,圍攻厲山等集鎮。明巡撫王揚基率兵追至孤山沖,其先鋒副將楊世恩領兵三萬於三道河陷於義軍埋伏,除楊偕數百騎突圍,其餘被殲。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農曆2月1日,張獻忠、羅汝才部破隨州城外南關廂,農曆11月占隨州城。農曆12月,明監紀張大金、副總兵楊世恩領兵攻城,起義軍突圍。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義軍張獻忠、羅汝才部克隨州,旋撤走。農曆7月23日,義軍李自成部再破隨州城。次年春,明巡撫宋一鶴領兵攻隨州,義軍撤退。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春,李自成取隨州,任汪鷺為隨州牧。明十萬京營兵追擊義軍,於隨之小壩山遇大雨,衣甲火藥盡濕,義軍乘機四面衝殺,明軍死亡無數。後義軍走厲山,其右隊克安居、破長慶堡,駐紮運糧。明軍追至,義軍犧牲千餘人,餘部會合主力,撤離隨州。清朝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襄陽白蓮教首領王聰兒(女)率眾起義,農曆2月,義軍進入隨西進行游擊活動。次年腦力2月轉戰隨北,農曆3月28日與清軍激戰失利後撤離。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農曆3月,太平軍陳玉成部包圍隨州城,並斬殺清西安將軍扎拉芬。清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農曆2月,太平軍范川部攻克隨州,築城據守。農曆10月1日,清軍施計,授意太平軍叛將劉維楨,借英王陳玉成之命騙義軍出城,州城失陷。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德裕恆商號在隨縣試銷洋靛,並逐漸發展成為縣內專營洋貨的最大商號。外國商業資本開始滲入本地市場。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中共中央和湖北省委先後派遣張學武、李富春、王一飛及陸沉、阮芳臬來隨縣領導秋收暴動,並成立中共隨縣委員會,隸屬中共鄂北特別委員會。1927年秋~1928年2月,中國共產黨發動隨北武裝暴動成功,建立了祝林、青苔、吳山三個工農武裝割據區。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桐柏山蘇區、大洪山蘇區建立了個鄉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 9月,湖北省銀行在縣城玉石街成立辦事處。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隨北、隨南合併為隨縣,歸孝感地委(專署)領導;撤銷洪山地委(專署),洪山縣歸襄陽地委(專署)領導。5月16日,隨縣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隨縣劃屬襄陽專署。1979年11月16日,國務院1979[269]號檔案批准建立隨州市。次年7月1日實行縣、市分設建制。1994年元月,隨州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國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九十九座。1994年11月,為加快隨州中等城市建設步伐,省政府決定原屬襄樊市代管的隨州市改為直管市,享受地市同權待遇。2000年7月,隨州市被國務院批准成立地級市。
堂號
隨州堂:以望立堂,亦稱漢東堂、隨邑堂、水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