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遮姓

南遮姓

源於嬴姓,出自西周朝時期王宮侍衛統領遮衛,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遮姓
  • 讀音:nán zhē
  • 注音:ㄋㄢˊ ㄓㄜ
  • 姓氏淵源:源於嬴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南遮[南遮,讀音作nán zhē(ㄋㄢˊ ㄓㄜ)]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嬴姓,出自西周朝時期王宮侍衛統領遮衛,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遮衛,即宮廷護衛。南遮,又稱南遮衛,為西周時期君王所置宮廷最高級護衛軍隊,但其主要職責並不是護衛君王的安全,而是守護其君位的運祚的。自古以來,封建君主要與所有的神祉一樣,以南為尊,因此要坐北朝南,面南稱君。以南為尊,是中國古代人類原始的辨證思維所致。從原始道家觀念上觀察,所有事物、生命處於萌芽狀態的時候,就好像清晨的太陽,開始逐漸從東方升起;事物不斷發展,到達其頂端,如同正午的太陽掛在南方;太陽升到最高以後就要開始慢慢下落了,也就是所有事物、生命的開始衰落,到了黃昏的時候,太陽已經沒有威力了;最後太陽消失在西方,預示者事物、生命的終結。因此古人得出南方是最好的原始觀點。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是由陰轉陽的位置,因此本身則是至陰的;西方是太陽落下的地方,是由陽轉陰的位置,所以本身是至陽的。於是,東方要尊於西方,東西成陰陽,二者對立統一成萬物之始。而北方,沒有太陽、月亮,而且還是寒冷的北風所來之方位,因此,北方被認為是最卑微的。這樣,自然地理方位從尊至卑的順序就是:南→東→西→北。對於坐北朝南的帝王君主來說,次尊的東即在其左手,而面對君王,首政文臣在右方,首兵武將在左方,遵從了“右尊左卑”,“仁治天下”的原則。方位中的“北尊南卑”,指的是最尊貴的人要坐在北面,正面朝南,而不是北面是尊貴的方位。
因此,在典籍《周易》中強調了“坐北朝南”,並非風水理論,也與自然環境無關。在《周易·說卦》中,有“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的明確說法,就是說君主應該坐在正北,面向南方以觀察治理天下。這個理論,《周易》是根據道學八卦的卦象所確定的。“明”,是南方卦象的表現。在《周易》中指出:“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薭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坐北朝南”,是為了表現帝王尊嚴和等級秩序:東西相比,東為上;南北相比,北為上。“南面稱孤”成為歷代君王的表征。遮衛,就是守護周王朝宮廷的南方、保衛帝王的尊嚴和國家等級秩序的侍衛軍隊,統領為遮衛史。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以後,將各級司、寺、監、府等官署機構全部設在皇宮的南面,以顯君王“面南以御”。遮衛稱南遮衛,統領長官南宮衛士令的官秩為兩千石,主要職責是護衛各級官署機構的安全。
在南遮衛將士們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南遮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南氏、遮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南遮氏複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複姓,今已不再,皆省文簡改為單姓南氏、遮氏,歸入各氏大家族,但其皆以鹹陽、太原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鹹陽郡:鹹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營建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鹹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鹹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鹹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鹹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鹹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鹹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鹹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布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鹹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後,設內史管理都城鹹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鹹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鹹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鹹陽分屬三原、縣、鹹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鹹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鹹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鹹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號

鹹陽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