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連河村

南連河村隸屬萊蕪經濟開發區鵬泉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東北6公里處,辛泰鐵路東側,南傍萊博公路,在村莊與鐵路之間又新建萊城發電廠運煤路一條,交通十分便利。本村地處丘陵,耕地529畝,村民110戶,共有人口340,是由原南連河與東連河兩個自然村於1956年合併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連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萊蕪經濟開發區鵬泉街道辦事處,
  • 人口:340
南連河村,人文自然,人物事件,特產展台,

南連河村

據《鄒氏譜》記載:明崇禎年間,鄒姓建村。鄒姓塋地在北孝義村南,占地十大畝。後又有時、李、胡、劉、亓、吳姓(現已消失)遷此。據說有個姓連的員外,家中有一灣,常年滿溢,河從灣出,南流,稱連河。建村後以河名村。後來村莊多了,依方位冠以“南”字。南連河村各姓氏相處融洽,民風純樸,世代相傳。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東廂保·南連河。”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華家莊·東連河。”據《中國共產黨萊蕪市萊城區辦事處組織史資料》記載:1939年9月至1941年因襲舊制,該村屬萊蕪縣一區;1941年春改劃入萊東縣孝義區;1942年6月併入龍崮區;1945年10月,恢復萊蕪縣原建制後,屬汶陽區;1950年6月歸入礦山區礦山鄉;1951年礦山區改稱第一區;1955年十月復稱礦山區;1958年3月劃入孝義鄉;同年10月,改屬孝義人民公社;1968年屬孝義管理區;1982年1月改礦山公社為城關鎮;1985年11月後屬孝義鄉;1993年1月萊蕪升為地級市後,屬萊城區孝義鄉;2000年孝義鄉歸人風城街道辦事處;2002年10月22日經濟開發區設立鵬泉街道辦事處,南連河村隸屬鵬泉街道辦事處至今。
民國三十二年,東連河空前饑荒,村民外出逃難,僅剩十幾戶。當時政府將村民召回南連河,但回來的很少。
戰爭年代,南連河人一邊生產,一邊積極地支援、參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抗戰期間,黨員胡步行、李貫臣、沙桂蘭(17歲入黨)都是抗日組織的骨幹。他們白天下地勞動,晚上秘密開會,或破壞敵人前進的道路,或給抗日游擊隊送信送情報。在他們的帶動下,全村40多戶人家,就有二十幾名青年參加了抗日組織。
解放戰爭中,該村也為“支前”立下了汗馬功勞。著名的萊蕪戰役就以此作為大後方。1947年我49軍就駐紮在這裡,得到了村民的鼎力援助。連河的河沙下面也無數次埋藏下了人民軍隊的口糧和武器。全村老老少少都跟人民軍隊一條心。解放戰爭中,村民積極支前。特別是1946年的“大動參”,有四名適齡青年踴躍應徵入伍,為國捐軀。
土改時期,把地主的土地分到各戶,農民自由耕種,經濟有所發展,村民生活有所改善。
1953年,本村成立“互助組”,後進入“初級社”,由朴務頭、南連河、北連河、楊家莊、畢家莊組成一個社,稱“連崮社”。三年後,自負盈虧,東連河、南連河獨立出來,合併成一個行政村。
大煉鋼鐵聲勢浩大,文化革命轟轟烈烈,村幹部因“走資本主義道路”遭到批鬥。生產停頓,經濟發展受到嚴重損失。
“農業學大寨”開始以後,本村深翻土地,興修水利。到1991年為止,全村土地全部深翻一遍。水利方面。1980年初,一期工程打地頭小機井32口。在施工期間,當時的萊蕪縣委曾在此召開“挖小井用水”現場會,並將此做法在全縣推廣。20世紀80年代末,又挖小井一批,加之後來個人挖井和1990年村里所挖三口大機井,全村共有水機井50餘眼,徹底解決了全村的農田灌溉和人畜用水。
改革開放以來,本村經濟快速發展,商業、建築業養殖業、經濟作物種植業都興盛起來。1990年至2000年,該村種姜、養蠶、養豬的戶數逐年增加。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1998年至1999年,村里又在村西路旁挖斗形高深度蓄水池一個,保證了經濟作物的澆灌。
1999年,村里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同年,該村在村西劃出10畝土地建養殖小區一處,現已有五家養殖場落戶其中。2000年,該村共種黃煙50畝,葡萄100畝。如今電廠運煤路南連河段已成為葡萄長廊。
建村至民國初年,南連河由於村小,本村的教育設施建設是一段空白。
民國三十二年左右,南北連河在北連河王其林的主持下建房五間,作為學校(舊址已建民房)。解放初期,曾建立“識字班”、“農民夜校”等。1980年,南連河村在村南建國小一處,為土房,後在“拆除土台子,黑屋子”的號召下,重建磚瓦房八間,大院一所,是該村最早的磚瓦建築,當時的市教委予以很高評價。
在南連河這塊肥水沃土的滋養下,在淳樸民風的薰陶下,南連河人培養出了一代代對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材。
南連河人均年收入3000元,各家房舍翻修一新,布局整齊,民富村強,其樂融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人文自然

五股路:從前,該村南曾有一路,從費縣通此,又分為五股,分別通萊城、梁坡、大崮山等村。據傳,古時是濟南——費縣,章丘——新泰的必經之路,人馬不斷,興盛異常。
平溝橋:該村西有大溝一條,橫在五股路的幹道上,人們在此建橋,稱平溝橋。橋上有碑三幢,據傳,碑文記載了修建時間,修建人,捐錢人及各自捐錢數目,後來因修水庫而拆此橋。
土地廟:在該村北,修建時間無從考證。當時此廟的“善廟地”為時家所獻。現村人遇喪事仍到此廟為亡者行“潑湯”之禮。
龍王廟:在村南。據傳此廟為時家所修,是歷來村民求雨的地方。1958年拆除,舊址已成水窪。
鄒姓塋地:此塋地人稱“鄒家林”,在北孝義村南不足一里處(現集市旁),後存留五大畝。1956年左右平墓時,此村挖出“油簍墳”六座。這種墳從外部看上去,土堆很大,像一座小山,相傳為“六十還家子”時代為六十歲活人而建。墳墓呈長圓形,約有50平方米,周圍牆壁用石砌成,非常堅固,側有一門,上用石頭髮碹呈穹窿形,且越往上越小,頂留有一小口。因整個墳墓的形狀似舊時油簍,故為“油簍墳”。人到六十,買上童子,放入糧食和水,入住其中,將上口封住,實為活埋。1970年左右,北孝義村用其村西五畝地換得此地,現禰“五大畝地”。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亓辰庚  菏澤戰役犧牲
李文彬  淮海戰役犧牲
鄒安寅  淮海戰役犧牲
李福水  淮海戰役犧牲

二、歷任村支書
1944年2月-1948年12月  胡步行
1949年1月-1949年9月   亓同更
1949年10月-1957年12月   李貫臣
1958年1月-1959年12月  時振言
1960年1月-1964年12月  李貫臣
1964年12月-1987年11月   時振銀
1987年-1999年  劉加明
1999年-   李振柏
三、歷任村主任
1959年1月-1960年12月   時遵言
1961年1月-1962年12月   時遵增
1963年1月-1982年5月  鄒學梅
1983年-1987年  劉加明
1987年-1988年  李振柏
1988年-1998年  鄒慶玉
1998年-2000年3月
2000年4月-2001年12月30日  鄒學福
2002年1月-  鄒慶玉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胡步行  曾任黑龍江新華農場黨委書記
亓恩義  任廣東大學校長
鄒篤德  槲林電廠黨委副書記
鄒翠蘭  任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劉訓文  萊鋼鍛壓廠黨委書記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李振善  萊蕪技校高級講師(已故)
時振寶  萊蕪市實驗中學高級教師
劉訓安  高級工程師
六、掌故傳說
“南北連河搬龍王——沒有不下雨”從前,每遇久旱不雨,南北連河便要搬龍王。當時,孝義、幾個龍崮、西峪、楊家莊、花園、大橋、馮家林,周圍18個村都來獻錢,聲勢異常浩大。搬時,先從苗山的朱家店村把“小白龍”的神像抬來,再去連員外家擺酒食,燒紙錢,讓小白龍拜見連員外(傳說連員外是小白龍的姥娘家)。然後抬著神像經萊城,到汶河南的一龍潭中取水。取水的罈子抬在隊伍前,神像在後。有一次,當隊伍到達萊城時,路旁一人將神像頭搬去。抬神像的人便與之打官司,打到縣裡,縣官不信求雨應驗。抬像人說:“三天之內必下。”縣官說:“三無之內下了雨,神像包在我身上。”結果,第二天,大雨傾盆。縣官把神像塑好,送回了連河龍王廟。於是“南北連河搬龍王——沒有不下雨”之說便傳了下來。

特產展台

由於地處丘陵,該村自古以種植玉米、小麥、地瓜為主,只有少數栽桑養蠶,也有種棉紡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