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香峪村隸屬鋼城區黃莊鎮,位於鋼城東南13公里、黃莊鎮政府南9公里處。村所轄位置東靠台子水庫大壩,西接和尚峪口,南鄰新泰(旋崮山脈分水嶺),北與沂源搭界。全村有721口人,土地700餘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通香峪村
- 行政區類別:鋼城區黃莊鎮
- 下轄地區:四個自然村
- 地理位置:村所轄位置東靠台子水庫大壩
- 面積:700餘畝
- 人口:721口人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
- 著名景點:大山旋崮
- 劃歸萊蕪市:1991年
歷史沿革,人文自然,
歷史沿革
據村碑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桑姓從河北冀州棗強,遷此地建村。其餘各姓在清朝中期遷入,此處因在南北向寬敞的山峪中,故名通敞峪。後諧音通香峪(傳說村西南寺院香火興盛,香氣滿村,故名通香峪)。
據史書記載,明朝正德年間由里設保,縣設鄉、保,通香峪村屬通香峪保,轄四個自然村;民國初年取消鄉、保建制,改為區,區轄鄉,通香峪村屬蒙陰縣黃莊東王莊鄉;1958年黃莊鄉改為黃莊人民公社,下設管理區,通香峪村屬黃莊公社東王莊管理區;1961年通香峪以河為界分成兩個行政村,該村居南,改稱南通香峪;幾經沿革,1991年劃歸萊蕪市,1993年至今屬鋼城區黃莊鎮所轄。
據史書記載,明朝正德年間由里設保,縣設鄉、保,通香峪村屬通香峪保,轄四個自然村;民國初年取消鄉、保建制,改為區,區轄鄉,通香峪村屬蒙陰縣黃莊東王莊鄉;1958年黃莊鄉改為黃莊人民公社,下設管理區,通香峪村屬黃莊公社東王莊管理區;1961年通香峪以河為界分成兩個行政村,該村居南,改稱南通香峪;幾經沿革,1991年劃歸萊蕪市,1993年至今屬鋼城區黃莊鎮所轄。
人文自然
該村南是巍峨的大山旋崮。山上松柏蔥鬱,四季常青,實為盛景。此山海拔532.6米,甚是雄偉。東洋鬼子在中國橫行八年,從沒敢上過旋崮。旋崮二峰頂東、北兩面是懸崖峭壁,只能從西南邊爬上。為防止亂世遭劫,保家護民,清朝宣統年間,該村修了旋崮寨,寨牆用巨石壘成,高丈余。清末,清政府腐敗無能,各地土匪四起,社會極不安定。百姓不能安居樂業,白天種地,晚上到距村三里之遙的山寨避難。清末秀才桑廷選站在山寨一塊巨石前,眺望祖國破碎的山河悲憤至極,揮筆在巨石上寫下了“清末大亂,旋崮避難”的詩句,後又雕刻,直到現在,字跡清晰。凡到旋崮遊玩者,都能看到二峰頂巨石上的詩句。
該村山泉極多,分布在村南海拔300多米的山腰上。據傳說,這裡很久以前山窮無水,這裡的百姓遇到大旱喝不上水,許多人都渴死。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在旋崮頂看到這副慘狀,善心大發,袍袖一揮,便出了很多山泉。人們為答謝她,在旋崮頂上修了觀音廟。現在人們把山泉砌成井埋上管子,家家喝上了自來水。這裡山勢陡峭,每年汛期一到洪水常常泛濫成災,百姓不勝其苦。解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治山治水。50年代植樹造林達300畝。60年代修水庫4座,河邊築壩長達3000米;籌集資金10多萬元,修橋4座,方便了民眾,百姓無不稱頌黨領導得好。
該村山泉極多,分布在村南海拔300多米的山腰上。據傳說,這裡很久以前山窮無水,這裡的百姓遇到大旱喝不上水,許多人都渴死。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在旋崮頂看到這副慘狀,善心大發,袍袖一揮,便出了很多山泉。人們為答謝她,在旋崮頂上修了觀音廟。現在人們把山泉砌成井埋上管子,家家喝上了自來水。這裡山勢陡峭,每年汛期一到洪水常常泛濫成災,百姓不勝其苦。解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治山治水。50年代植樹造林達300畝。60年代修水庫4座,河邊築壩長達3000米;籌集資金10多萬元,修橋4座,方便了民眾,百姓無不稱頌黨領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