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嗇園

南通嗇園

張謇墓塋居全園中心軸線北端。墓的東南畔為“張氏饗堂”,此堂建於1927年,四合院式房舍,後毗連一八角亭,計380平方米。青磚粉牆,瓦格圍牆,開月洞門進出。堂內曾陳列張謇畫像、各界人士祭奠的詩文、書法、輓聯等。墓園的中部,饗堂右側是“憩廳”,為張氏後人所建,面積127.37平方米。1956年落成時,郭沫若曾題寫“張季直先生紀念館”匾額相贈,此匾在“文革”中佚落。如今,嗇園將此廳闢為專室,以珍貴的歷史圖片扼要地展示張謇奮鬥的一生,因為貫穿張謇一生的愛國思想和開拓進取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繼承和弘揚。張謇墓前,“憩廳”後橫一小溪。因張謇生前喜愛養鶴,故溪西小池內雕塑著幾隻形態各異的白鶴,距鶴雕不遠的水榭,稱為“松鶴軒”,出軒北登假山,上有“碧雲亭”,登亭環顧,可縱覽全園景色。溪東建有“望鶴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通嗇園
  • 建於:1927年
  • 面積:127.37平方米
  • 落成時間:1956年
張謇墓塋居全園中心軸線北端。墓的東南畔為“張氏饗堂”,此堂建於1927年,四合院式房舍,後毗連一八角亭,計380平方米。青磚粉牆,瓦格圍牆,開月洞門進出。堂內曾陳列張謇畫像、各界人士祭奠的詩文、書法、輓聯等。墓園的中部,饗堂右側是“憩廳”,為張氏後人所建,面積127.37平方米。1956年落成時,郭沫若曾題寫“張季直先生紀念館”匾額相贈,此匾在“文革”中佚落。如今,嗇園將此廳闢為專室,以珍貴的歷史圖片扼要地展示張謇奮鬥的一生,因為貫穿張謇一生的愛國思想和開拓進取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繼承和弘揚。張謇墓前,“憩廳”後橫一小溪。因張謇生前喜愛養鶴,故溪西小池內雕塑著幾隻形態各異的白鶴,距鶴雕不遠的水榭,稱為“松鶴軒”,出軒北登假山,上有“碧雲亭”,登亭環顧,可縱覽全園景色。溪東建有“望鶴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