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軒學派

南軒學派政治上主張:修德立政、用賢養民、選將練兵,以抗金復仇。

南軒學派教學思想主張追求真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軒學派
  • 朝代:南宋
  • 創始人:張拭,字敬夫
簡介,學術主張,主要著作,影響,

簡介

南軒學派是由南宋大儒張栻所創學派。張拭,南宋名臣張浚之子,漢州綿竹(今屬四川綿竹)人,徒居衡陽,字敬夫,號“南軒”,世稱“南軒先生”,因此稱所創學派為“南軒學派”。
張栻自幼從父受家學,少長遵父命師事五峰學派胡宏,從學二程理學,受到胡宏讚賞。拭益自奮勵,以古聖賢自期,著《希顏錄》以明志。其學雖“得之五峰(胡宏),論其所造大要,比五峰更純粹”,有“似明道程顥)”(黃宗羲《宋元學案》卷五十《南軒學案》),即繼承了二程學說。後來,張栻應聘主持湖南嶽麓書院教事,從學者眾。又與朱熹、呂祖謙趙汝愚、潘疇、吳松年、張傑陳傅良、胡大中、張寓等為友,相互講究。去短集長,終於形成了自己的學派。
南軒學派著名弟子有:胡大時、彭龜年、游九言、游九功、宇文紹節、范於長、宋德之、曾集、曾夢泉、詹儀之、虞剛簡、魏了翁、李大有等。

學術主張

南軒學派政治上主張:修德立政、用賢養民、選將練兵,以抗金復仇。
在學術思想上:以二程理學為正宗,而又有所發揮。重在明人倫,尤於義利之辨,剖析精明,以“天理”為“義”,“人慾”為“利”,強調“學莫先於義利之辨”,認為“義也者,本心之所當為而不能自已,非有所為而為之者也。一有所為而為之,則皆人慾之私,而非天理之所存矣。”以“存天理,去人慾”為治學宗旨。以”理”為萬物本體,“仁”為“聖學之樞”。認為“凡非天理,皆己私也。己私克,則天理存,仁其在是矣”。只有克服私利,保存天理,才能做到“仁”。
南軒學派也主性善說,認為人之所以有不仁、不善,主要是因為“氣票之性”所致。又認為“氣票之性可以化而復其初”,通過內心涵養功夫,重新達到善。此派特彆強調“心”的主宰作用,認為心“貫萬事統萬理”,以至主拿萬物。
此派主張“持養省察”、“居敬主一”,以消磨“本心”中的“私意”。認為“居敬必以動容貌整思慮為先”。“居敬有力,則其所窮者益精;窮理梗明,則其所居者亦有地”。較之朱熹,更強調“心”的作用,可以視為是“理”朝“心學”轉向的發端。
南軒學派教學思想主張追求真理。不為“名人”所惑,謂“觀書當虛心平氣。以徐觀義理之所在,如其可取,雖庸人之言,有所不廢;如其可疑,雖或傳以聖賢之言,亦須更加審擇。”(《宋元學案》卷五十《南軒學案》)

主要著作

南軒學派主要著作有張栻《論語解》、《孟子說》等,收入《南軒全集》。

影響

南軒學派創始人張栻在南宋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黃宗羲曾說:“朱子生平相與切磋得力者,東萊(呂祖謙)、象山陸九淵)、南軒(張栻)數人而已,東萊則言其雜,象山則言其撣,惟於南軒,為所佩服。一則曰:敬夫(張栻)見識卓然不可及,以游之久,反覆開益為多。一則曰:敬夫學問愈高,所見卓然,議論出人表”。(《宋元學案》卷五十《南軒學案》)
南軒學派為南宋重要學派之一,其學說始行於湖南,奠定宋代理學“湖湘學派”之規模。再盛於四川,轟動一時。張南軒死後,弟子或宗朱熹,或師陸九淵,或歸附永熹學派創始人之一陳傅良。宋末元初方敏中仍羨慕此派學說,“私淑南軒之學”,“厲志以傳墜緒,書其室曰明軒。”(同上)之後,此派學說不見傳人。
今四川綿竹、湖南寧鄉各有“南軒中學”一座;張浚張栻父子所建城南書院於2008年更名為“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