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區位
南腰界位於位於重慶市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部(東經108°38′,北緯28°24′),距縣城105公里,東接貴州松桃縣,東北面與秀山接壤,西與貴州沿河縣毗鄰,為渝黔邊區一省一市五縣結合部。這裡山清水秀,民族文化底蘊厚重,民俗獨特,是重慶市唯一建立省級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根據地。景區成功入選全國第一批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賀龍同志創建的川黔湘鄂革命根據地,曾播撒過中國革命火熱的種子,留下過紅軍生活和戰鬥的足跡,浸透過先烈們流下的熱血,是一片紅色的土地。
相關文化
建立背景
1934年8月1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酉陽南腰界召開會議,南腰界區革命委員會成立,並決定以最大的努力去發展川東、酉陽、黔江的游擊戰爭,與鄂川邊游擊戰爭連成一片,從而推動鄂川邊蘇區和川東蘇區的建立。
1934年8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9700多人在中央代表、湘贛省委書記
任弼時和軍團長
蕭克、軍團政委
王震帶領下,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命令紅六軍團向湖南中部挺進,與紅二軍團聯繫,為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轉移擔任前導的指示精神,由衙前、五斗江突圍出發,經過兩個多月的遠征苦戰,進入黔東地區。
紅六軍團在貴州甘溪尋找紅二軍團時,遭到桂、湘、黔敵軍的突然襲擊,被截為三段。由於甘溪一戰失利,紅六軍團最後只剩下3000多人,已無力擔負為中央紅軍探路和創建新蘇區的任務,被迫分兩路向紅二軍團活動的湘鄂川黔邊區靠攏,以便兩軍會師,集中力量,再圖良策。
當時,紅二軍團已改編為紅三軍,但紅六軍團並不知道,也不知道紅三軍活動的具體地點。紅三軍和紅六軍團彼此只能從敵人的報紙上得知對方的一點訊息。10月初,紅六軍團由湘西進入黔東後,派參謀長
李達率先遣隊紅四十九團、五十一團,深入沿河地區尋找紅二軍團。紅三軍也急於和紅六軍團會合,先後派出幾支部隊從南腰界出發,分赴秀山、沿河、印江等地開展游擊戰爭,以探尋和接應紅六軍團。
1934年10月中下旬,紅三軍軍長
賀龍、政委
關向應帶領二十六團在貴州沿河水田壩首先與紅六軍團參謀長李達率領的400多人相遇。賀龍從李達口中得知任弼時、蕭克、王震還在危難之中的訊息,立即與關向應、李達商討接應任、肖、王的辦法。當部隊朝梵淨山方向行至木松坡時,與紅六軍團
郭鵬、彭棟材率領的五十團會合。
通過郭鵬,賀龍得知紅六軍團主力進入印江縣境,立即率部兼程前往,進入芙蓉壩、鍋廠一帶。10月24日,賀龍在芙蓉壩得知紅六軍團主力到達木黃的訊息,立即留下主力部隊布防於芙蓉壩,以防敵人突然襲擊。隨後,賀龍與關向應、李達親自帶領手槍隊在木黃與任弼時、蕭克、王震帶領的紅六軍團主力勝利會師。
當時因敵李成章、王天錫部撲向木黃,形勢緊急。部隊稍作修整後,於當天下午兵分兩路向酉陽南腰界進發。25日,任弼時與賀龍、蕭克等兩個軍團領導人在向南腰界進發的途中,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初步磋商兩個軍團集中行動的方案,並於當天電報中革軍委:“以目前敵情及二、六軍團力量,兩軍應集中行動。”“兩軍行動,由二軍團統一指揮。”“明日進至酉、秀、印間南腰界。”
南腰界會師
1934年10月26日下午,紅三軍和紅六軍團所屬部隊8000多名指戰員先後從各地到達酉陽南腰界,駐滿了南腰界附近方圓20里的村村寨寨。隨即,任弼時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召集兩個軍團領導人在紅三軍司令部酉陽南腰界余家桶子召開會議,賀龍、關向應等報告紅三軍和黔東特區的情況,蕭克、王震報告紅六軍團的情況,任弼時傳達黨中央關於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實行大規模戰略轉移的部署以及命令紅六軍團擔任前導來找紅二軍團的任務、指示精神,然後具體討論了如何策應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轉移以及兩軍會合後的行動方向、任務等問題。
為迅速甩開尾追之黔敵,避實就虛、保存實力,同時配合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轉移的行動計畫,東進湖南、牽制湘軍,會議決定紅三軍恢復原紅二軍團番號,紅二、六軍團會合在一起集中行動,立即開展湘西北攻勢,主動向敵人發起進攻,發展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
會議還決定賀龍任紅二軍團軍團長,任弼時任政治委員,關向應任副政治委員,李達任參謀長,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紅六軍團由蕭克、王震分任軍團長和政委,紅六軍團政治部及保衛局編入紅二軍團。紅二、六軍團統一行動,由紅二軍團代行指揮職能。
10月27日傍晚,紅二、六軍團在酉陽南腰界貓洞大田舉行會師大會,任弼時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宣讀了中央為紅二、六軍團會師發來的賀電,並向8000多名紅軍指戰員莊嚴宣布:“二、六軍團勝利會師了!”
紅二、六軍團在酉陽南腰界會師,使四川軍閥劉湘惶恐不安。他連忙電告蔣介石,同時電令川軍田冠五部截堵。田冠五接到劉湘電令後,立即命令酉陽縣長易元明死守酉陽縣城,並派一個營配合陳翔為首的“剿共義勇大隊”,兩個中隊前往官清、陽雀岩堵截。
10月28日清晨,紅二、六軍團從南腰界出發,向湘西北挺進。當晚紅二、六軍團宿營螞蟥井一帶,29日進至板溪窪。紅二、六軍團撤離南腰界時,賀龍給田冠五寫了一封信,要田冠五認清形勢,讓出酉陽南部通道,讓紅二、六軍團過路。
田冠五懾於紅二、六軍團會合後的聲勢和賀龍的威望,藉故將該旅主力撤往龍潭,也不出兵增援酉陽縣城。30日,紅二、六軍團進入酉陽縣城,打開監獄,釋放被關押人員,派宣傳員在街巷刷寫標語,宣傳共產黨和紅軍的政策。當晚,部隊進至小壩、龍池鋪一帶宿營。
11月3日,紅二、六軍團由酉陽福經老寨螞蟥溝出川,通過湖北的新寨溝,進入湖南招頭寨。隨著湘西攻勢的展開,紅軍先後控制了桑植、大庸、桃源、慈利等縣的大部地區。
為了進一步發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賀龍、任弼時根據中央指示,於11月29日在大庸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邊省委、湘鄂川黔邊革命委員會和省軍區等領導機構。
遵義會議召開後,紅二、六軍團堅決執行新的中央軍委的指示,利用湘鄂川黔四省邊界廣闊的迴旋餘地,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粉碎了20多萬敵軍的大規模“圍剿”,打亂了蔣介石圍追堵截中央紅軍的部署,為紅軍長征的勝利完成作出了貢獻。
紅色文化
南腰界鄉是紅三軍創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境內不僅有紅三軍司令部和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舊址,還完好保存有紅三軍的八一軍民大會、政治部、谷擔會議、紅軍大學、紅軍醫院、保衛科、獨立團、宣傳隊、修械所、沒收委員會等舊址,數十處紅軍戰鬥遺址、紅軍烈士墓、中共六大《十大政綱》題刻及紅二、六軍團會師大會會址等56處文物景點。故南腰界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