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發源於明代時期的太倉南碼頭(現在是太倉科教新城)。
明嘉年間經魏良輔等戲曲音樂家改革創新的“水磨腔(調)”才是崑曲,崑山梁伯龍創作了《浣沙記》傳奇劇本。用崑曲水磨腔(調)演唱於戲曲舞台上的戲曲劇種是崑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碼頭曲
- 作品:《浣沙記》
- 年間:明嘉年間
- 時期:明代時期
簡介,歷史介紹,
簡介
崑曲發源於明代時期的太倉南碼頭(現 在是太倉科教新城)。
歷史介紹
明嘉年間經魏良輔等戲曲音樂家改革創新的“水磨腔(調)”才是崑曲,崑山梁伯龍創作了《浣沙記》傳奇劇本。用崑曲水磨腔(調)演唱於戲曲舞台上的戲曲劇種是崑劇。
魏良輔的籍貫、住址、改革活動的地點有不同說法。太倉原屬崑山。明弘治十年(1497年)劃崑山之新安、惠安、湖川三鄉,常熟的雙鳳鄉,嘉定的樂智、循義二鄉建太倉州。
明王伯良《曲律》中敘述南曲時說:“崑山之派,以太倉魏良輔為祖。”沈寵綏《弦素辯訛》中說:“婁東王元美(世貞)著有《曲藻》行世,魏良輔亦寓居彼此。”
太倉建州以來,從未與崑山合併過,魏良輔改革崑山腔在嘉隆年間,太倉州已建立了有五六十年了。《辭海》中斷言:“魏良輔,明戲曲音樂家,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寄居太倉。”
張庾、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中引用明代崑山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的記載:“魏良輔,別號尚泉,居太倉之南關。”南關就是南碼頭,即今太倉南郊,元時為“六國碼頭”。張采、錢肅樂《太倉州志》卷十五逸事中記載:“魏良輔居南關,善聲律,轉音若絲,崑山梁伯龍效之,作《江東白薴》、《浣紗》諸曲譜行世,天下謂之崑腔。張進士新乃取良輔校本,偕趙瞻雲、雷敷民輩,傳板度節,又號南碼頭曲。”因為魏良輔是崑曲創始人,按其住地取名,故崑曲又號南碼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