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蘇村,包括康有為故居康有為博物館、南海會館建築群,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是為紀念中國近代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而建的名人專題紀念館。1987年,康有為故居旁增建了一座紀念館展館;2009年4月28日,舉行康有為銅像揭幕暨康有為紀念館正式重新對外開放儀式;2014年6月,康有為博物館動工興建;2018年3月,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的名人館落成。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第一檔案館、上海圖書館、遼寧省博物館等單位複製了文物,如:康有為中進士的金榜、“公車上書”呈文、萬木草堂藏書箱等,以及康有為半身巨大銅像和一幅高巨幅油畫。

1996年11月,康有為故居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月1日,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公布為佛山市南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
  • 外文名:Former Residence of Kang You-wei
  • 地理位置: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蘇村 
  • 占地面積:10000 m 
  • 類別:社會科學類名人專題紀念館 
  • 投用時間:2009年4月28日 
  •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起停止入場,逢周一閉館(法定節日和特殊情況除外) 
  • 門票價格:10元/人
  • 別名:康有為紀念館、康有為故居、康有為博物館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展出內容,文化活動,宣傳教育,學術研究,活動建設,所獲榮譽,歷史文化,參觀信息,

歷史沿革

1983年,康有為故居延香老屋,原建築一部分毀於抗戰時期,佛山南海縣人民政府撥款按原狀修復。
1987年,康有為故居旁增建了一座紀念館展館。
2009年4月,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完成了環境改造及陳列修改工作。為適應國外觀眾的需要,邀請康有為曾外孫女潘維真及其丈夫馬丁先生(澳洲人)作英文翻譯,將陳列的英譯文水平提高。雕塑家潘鶴教授設計製作了康有為銅像。
2009年4月28日,舉行康有為銅像揭幕暨康有為紀念館正式重新對外開放儀式。
2014年6月,康有為博物館動工興建,是為紀念中國近代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而建的。
2018年3月,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的名人館落成。

建築布局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位於南海區丹灶鎮蘇村,樵丹路往工業大道方向,包括康有為故居康有為博物館南海會館建築群,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
故居外景
康有為故居是一座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典型民居,故居建築面積約81平方米,屬三間兩廊屋。磚木結構,硬山頂轆灰簡瓦面。正屋三開間,明間是大廳,廳門口有趟橈和厚重的木門,廳中央吊著一盞大油燈。兩次間是房間,右房有樓梯可通上閣樓。正屋前是天井和兩廊,天井正對大廳。天井一側是門廊,內有門官土地神位。天井另一側是廚房。
故居外有康有為增建的紀念館展館,紀念館建築共有兩層,建築面積約3200平方米,展館廣場前立一對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為中進士後在家鄉豎立的石桅桿夾,還有康有為銅像。1999年,康有為的堂侄女陳康靜瑜女士捐贈450餘萬元重建澹如樓、九曲橋、康氏宗祠、松軒等。這批仿古建築與康有為紀念館展館隔水相望。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
展館
南海會館與新建的康有為博物館相鄰,西臨銀河涌,占地面積約43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以北京南海會館為藍本仿建而成,坐西朝東,並列四組院落,再現了北京南海會館風貌。

展出內容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的史料陳列共分7大部分:第一部分“時代呼喚變革”,第二部分“康有為早期的維新活動”,第三部分“維新運動高漲與百日維新”,第四部分“戊戌喋血與海外生涯”,第五部分“康有為親屬及其後人”,第六部分“緬懷與紀念”,第七部分“康有為的書法藝術成就”。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第一檔案館、上海圖書館、遼寧省博物館等單位複製了文物,如:康有為中進士的金榜、“公車上書”呈文、萬木草堂藏書箱等。運用文物、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圖表、油畫、復原場景等,結合了多媒體技術和聲光電技術等現代陳列手段,表現出康有為充滿愛國激情和改革精神的一生,呈現了當年康有為領導維新運動的真實歷史。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
展廳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正廳前廊安放著一座康有為半身巨大銅像,是雕塑家潘鶴歷時半年多進行精心創作的。銅像高1.35米,寬1.3米,展現的是晚年的康有為形像。在二樓大廳正中位置上,掛了一幅高1.5米,寬2.75米的巨幅油畫,出自油畫家惲圻蒼手筆,展現的是中年康有為流亡海外在遊輪上的形象。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
銅像
康有為博物館內設有《康有為生平展》。
南海會館內設有《北京南海會館展覽》《南海科舉名人展覽》兩個基本陳列。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被佛山南海區定為傳統教育旅遊線路,每年接待前來參觀的各地觀眾達5萬人/次,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到積極的作用,成為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二課堂。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已成為集保護、陳列、教育、宣傳及學術研究於一體的中心基地。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為了弘揚康有為的精神,2004年,南海區政府和丹灶鎮政府出資拍攝電視連續劇《沖天小子康南海》暨新聞發布會在康有為紀念館內舉行,省內多家大型媒體前來採訪;同年,廣東電視台《尋根問底》節目來康有為故居拍攝,並作現場康有為史跡問答有獎活動,電視台節目、電視連續劇在社會上的播放對宣傳康有為的維新改革精神起到推動作用。2004年,南海康有為書學院成立,學院設在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內;丹灶鎮政府還舉辦佛山市“康有為杯”書法大賽,獲獎作品在康氏宗祠展出兩天。

學術研究

康有為有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達700多萬字。詩歌創作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輯成《南海先生詩集》。政論文打破傳統古文程式,開梁啓超“新文體”先河。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日本變政考》《大同書》《歐洲十一國遊記》等。康有為也是一大書論家、書法家,所著《廣藝舟雙楫》對碑派書法的興盛有借鑑作用。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
康有為中進士後立

活動建設

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每年國際博物館日,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免費開放一天。如2005年5月舉辦“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暨文物保護法宣傳諮詢”活動,由南海區博物館文博專家現場為民眾解答有關文物保護、鑑定等問題,宣傳文物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活動還特邀佛山、南海著名書畫家等即席揮毫創作書畫免費贈送給民眾;2006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與青少年”,康有為故居紀念館與丹灶鎮銀河國小100多名師生通過有獎問答、玩遊戲等方式宣傳《文物保護法》及實施細則,從小學生開始加強對文物保護的教育;200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舉行諮詢活動,康有為故居聯合丹灶郵電局舉辦迎奧運郵品展出,特邀佛山、南海著名書畫家等現場免費揮毫贈民眾,活動當日九江同鄉會特組織30多名港澳同胞前來參加活動,將“有為精神”傳播到海外。

所獲榮譽

1984年9月22日,康有為故居公布為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康有為故居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12月,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公布為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6年11月,南海區康有為紀念館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1月1日,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公布為佛山市南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1年10月20日,康有為故居獲珠三角十大景觀提名獎。

歷史文化

康有為(1858~1927年),是戊戌變法的領袖人物,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中國人。康有為原名祖詒,因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丹灶鎮蘇村,後人因此尊稱為“康南海”或“南海先生”。青年康有為博覽群書,向西方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從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至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康有為先後7次上書,提出以君主立憲為主體的救國方案。又與維新派人士組織學會,建立學堂,創辦報刊,宣傳維新變法的主張。在維新派影響下,清光緒皇帝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6月11日宣布正式變法。“百日維新”在慈禧太后發動宮廷政變,囚禁光緒,下令捕殺康有為等維新志士後失敗。此後,康有為流亡海外16年,始終沒有停止尋求救國救民的方案。然卻違背歷史潮流,在海外組織保皇會,在民國六年(1917年)參與“張勛復辟”。民國十六年(1927年)3月21日,病逝於青島。

參觀信息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蘇村村。
康有為紀念館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起停止入場,逢周一閉館(法定節日和特殊情況除外)。
10元/人,學生個人參觀半票,年滿60周歲不滿64周歲的老年人憑《優待證》可享受半票優惠,年滿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憑《優待證》可享受免票優惠。
自駕路線:1、西二環高速(G1501)——南海區丹灶收費站出口——樵丹北路——康有為紀念館;
2、廣明高速(S5)——南海區西樵收費站出口——樵丹北路——康有為紀念館。
公交路線:自各地汽車客運站乘車抵達南海區丹灶客運站後,換乘佛山公交丹09路到康有為故居站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