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村位於境東南部,東臨永寧河,南接錦扇橋村,西連下陳壩村、東上洋村,北鄰東山頭村。該村位於東山南面,原先一片荒涼,後成村落。“洋”系“涼”方言諧音,故稱南洋。南洋以“魏”為大姓,魏姓人口占全村的2/3多。相傳魏姓系唐朝著名大臣魏徵的後裔,在唐朝末年從臨海城關后街遷入。南洋魏氏曾派代表參加過4次世界魏氏宗親總會懇親大會中的2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葭沚街道
南洋村位於境東南部,東臨永寧河,南接錦扇橋村,西連下陳壩村、東上洋村,北鄰東山頭村。該村位於東山南面,原先一片荒涼,後成村落。“洋”系“涼”方言諧音,故稱南洋。南洋以“魏”為大姓,魏姓人口占全村的2/3多。相傳魏姓系唐朝著名大臣魏徵的後裔,在唐朝末年從臨海城關后街遷入。南洋魏氏曾派代表參加過4次世界魏氏宗親總會懇親大會中的2次。
南洋村地處104國道旁,位於乍洋鄉東北部,距柘榮縣城12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2公里,東與福鼎市管陽鎮毗鄰,西與乍洋鄉乍洋村相連,南與乍洋鄉前樓村相靠,北與乍洋鄉留水相連。村落與村民:南洋村現有150戶632人,現下轄南洋...
南洋村位於長卿鎮東北部,距鎮政府10多公里,東與湖上鄉雪山、北與劍斗鎮月星接壤,西、南與衡陽相鄰,地處偏僻山區。名稱由來 古稱南陽,後由諧音稱南洋。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金田鄉還二里,民國三十五年屬長卿鎮衡陽保,1952年屬第十二區衡陽鄉,1958年10月前都屬衡陽行政區域。1958年11月實行公社、大隊建制...
南洋村位於境東南部,東臨永寧河,南接錦扇橋村,西連下陳壩村、東上洋村,北鄰東山頭村。該村位於東山南面,原先一片荒涼,後成村落。“洋”系“涼”方言諧音,故稱南洋。南洋以“魏”為大姓,魏姓人口占全村的2/3多。相傳魏姓系唐朝著名大臣魏徵的後裔,在唐朝末年從臨海城關后街遷入。南洋魏氏曾派代表參加...
南洋村位於江蘇省泰興市正東約5KM處,與原碾頭村、徐西村、北洋村合併組成洋碾村,現屬於河失鎮洋碾村下轄自然村。交通情況 交通便利,位於334省道北側,西2.5KM處為寧通高速泰興東(河失)出口,東7KM處為寧靖鹽高速黃橋出口處,蘇中揚州、泰州,蘇南蘇錫常鎮,以及南京、上海均在兩小時車程內。該村大部分青...
東興區順河鎮南洋村志願服務隊 東興區順河鎮南洋村志願服務隊是由東興區民政局登記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20年7月23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395人,正式成員有396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劉鴻梅。
南洋鎮位於漳平市西北部,鎮政府駐地南洋村,距市區19公里。東臨新橋鎮,西接新羅區白沙鎮,南鄰西園鎮,北連雙洋鎮。208省道貫穿全境,全長12.6公里,從北至南途經北寮、梧溪、南洋、黨口、暖州5個行政村,交通便捷。地形地貌 南洋鎮南北長東西窄,呈不規則狀,境內多低山和丘陵,平均海拔209米,境內千米山峰...
宦溪鎮南洋村學雷鋒志願服務隊 宦溪鎮南洋村學雷鋒志願服務隊是由宦溪鎮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9年4月19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30人,正式成員有31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張秀紅,聯絡團體是宦溪鎮。
陳俊峰 陳俊峰,福建省羅源縣白塔鄉南洋村(兼掛塔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人物經歷 陳俊峰,福建省羅源縣白塔鄉南洋村(兼掛塔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21日,擬入選2020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優秀駐村第一書記”。2021年6月,被評為福建省優秀黨務工 作者。
白塔鄉南洋村婦聯志願服務隊 白塔鄉南洋村婦聯志願服務隊是由羅源縣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20年11月2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6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蘭艷,聯絡團體是羅源縣。
南洋碼頭聯合國小,位於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鎮南洋村 ,是一所百年老校,後經幾度搬遷改建,1988年建成了教學樓。南洋國小已經發展成為占地5184平米的校舍。 學校在校任課教師37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29人。教師中為大學本科畢業18人。500餘名學生的規模。學校以“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為校訓。通過廣大幹部教...
陳思永(1901—1927),又名松金,廣東省豐順縣砂田鎮下南洋村人。幼隨父到占頭,入崇文學校讀書,後考入潮州金山中學,並參加進步學生組織—新學生社金中支部,與右派勢力的孫文主義學會進行鬥爭。民國15年(1926)年7月,陳思永在金山中學畢業。時值農民運動興起,他不顧身患肺病,毅然趕往湯坑參加農民運動。他...
鳳洋、洋溪、梧溪、長潭、社洋、宋家、西銘、大坑、福源、施洋、杜家洋、秋嶺、湖洋、界竹、赤路、填秦、渡頭、岡頭、石尖、象地、牛嶺尾、金斗洋、郵亭32個行政村。行政區劃 轄2個行政村。【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981501:~201 123半山村 ~202 123南洋村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1485人(2010年六普)。
符傳道,男,漢族,1988年1月生,生前系海南省文昌市羅豆農場南洋村村民。"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2016年12月,榮獲全國見義勇為模範榮譽稱號。主要事跡 2014年7月18日下午,超強颱風“威馬遜”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登入,文昌市羅豆農場南洋村村民符傳道了解到險情後,不顧個人安危,立即借車回...
藍貴春 藍貴春,1947年8月生,羅源縣白塔鄉南洋村阮里自然村人。1968年3月入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寧德軍分區某部科長(副團級)。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寧德軍分區某部科長(副團級),轉業後歷任中共羅源縣直機關黨委副書記、霍口畲族鄉鄉長、羅源縣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等職。
藍珠桃 藍珠桃,女,1945年5月生,羅源縣白塔鄉南洋村人。1984年起,任福安市(縣)第九、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94年起,任福安市人大常委會助理調研員(副處級)。其間被選為政協福建省第五屆委員會委員、全國總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
福建歲昌生態園是以科技為依託,以改善生態農業環境為重點,集閩台優良農林品種開發,科技成果示範推廣、生態觀光、水保科教、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及休閒農業為一體的都市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該園區創辦於2006年,位於福建省閩侯縣竹岐鄉南洋村珠山168號,海撥600米以上,距福州市僅37公里,全園面積3330畝,計畫總投資人民...
位於西沱鎮南洋村,創建於漢代,現為明代古建築群,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個古建築均為明代弘治十四年(1502)始建。開發建設 2003年11月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被評選為重慶市人文類景觀“巴渝新十二景”之一,命名為“西沱天街”。旅遊信息 在重慶北站南廣場汽車站乘坐...
賴炎(1925—1948年),又名夢欽,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義容南洋村人。出身於富裕家庭,高中畢業。1947年秋參加革命。後來,他發動家鄉一批進步青年組成游擊隊,並把族內的10多支槍取到隊里使用。10月,紫金人民抗征大隊長春中隊在南洋村正式成立,賴炎任中隊長。後率隊開往柏埔,截擊前往柏埔征糧的縣警大隊;還幫助...
藍善斌,1965年7月生,羅源縣白塔鄉南洋村人。福建省第九屆青年聯合會委員。工作經歷 1988年,任福建省民政廳、民族事務委員會幹部,兼民政廳團委副書記。1993年起,歷任福建省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辦公室副主任兼機關事務工作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機關後勤》雜誌常務副主編、福建省第九屆...
2018年9月,嘉興市批覆同意撤銷元通街道,設立望海街道。望海街道由原元通街道所轄的電莊社區、永福社區、鳳凰社區、新興社區、興隆村、青蓮寺村和武原街道劃出的鹽東村、雙橋村、南洋村、北盪社區組建而成。區域面積54.5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03萬人。行政區劃 2021年轄6居4村: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
門前廠 門前廠,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門前廠,即位南洋村門前,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東遊四區徐布鄉管理,1951年為川石十一區徐布鄉管理,1958年改川石公社徐布大隊管理,1984年屬川石鄉徐布村管理。2009年居民遷移,故廢。
下坑寮村,地出下橋自然東南延伸地界裡的一個小山坑而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出下橋自然東南延伸地界裡的一個小山坑,早在清代就有人在此開闢搭寮樓息,之後逐步發展成村,故村名下坑寮,簡稱下坑。故名。歷史沿革 至1961年僅剩一戶遷往上橋定居,村逐廢。歷屬南洋村。1984年體制改革,屬南洋鎮稱南洋村。
據清末龍尊宗師余讓達(字祈賢、古田杉洋人)所遺拳譜記載:清康熙年間,河南開封府少林寺飛鈸禪師、鐵臂、鐵杖、鐵柄、楊本信、鐵珠、鐵鞋以及黃衣真人、吳申仙等為學習各種股肱拳法,研究練真。清雍正年間,此拳種由福建少林寺和尚鐵珠傳於該寺僧人仙遊人朱山(字世德),後隱匿於古田縣南洋村、利洋村、杉洋...
蓮上鎮,隸屬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地處澄海區東北部。東瀕南海,南與蓮下鎮為鄰,西倚南峙山,北與溪南鎮為鄰。行政區域總面積29.5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蓮上鎮戶籍人口為60000人。鎮域北宋時已有人定居,古時是南洋村的一部分。澄海置縣前,先後屬揭陽縣、海陽縣、饒平縣置縣後,明清時期屬縣的蘇灣都...
位於福州市閩侯縣竹岐鄉南洋村,由戴雲山脈原始森林組成,總面積約3330畝,距離福州市區37公里。其中,全國最大的林下野性靈芝基地坐落於此,是福建省林下經濟示範基地、福建省森林人家、福建省休閒農業示範點、福建省水鄉漁村,內部由綜合接待區、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度假村、農業體驗區和森林漫步區組成,自然風光十分...
黃孝禧 黃孝禧(1931年-1953年),男,福建省閩侯縣竹岐鄉南洋村人。生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第74師第222團戰士,1953年7月在朝鮮戰場上犧牲。人物生平 1950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9月入朝參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第74師第222團戰士。犧牲情況 1953年7月在朝鮮前線反擊作戰中犧牲。
吳阿鑒,(1912年-1937年),男,福建省柘洋(今柘榮縣)乍洋鄉南洋村人。1934年9月參加霞浦縣第四區游擊隊為戰士。1937年敵人“圍剿”東源鴛鴦頭村時被捕殺。時年25歲。人物生平 1934年9月參加革命鬥爭,時任霞鼎(霞浦、福鼎)縣第四區紅軍游擊隊戰士。參加了霞鼎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東蘇區的反...
劉志超又名劉宏,福建省長樂市玉田南洋村人。幼年隨家搬遷福州南公園龍津街,於福州工業學校(福建理工大學前身)求學時就走上革命的道路。1926年8月加入共青團。同年12月轉為中共黨員,並任中共福州人力車支部書記。1938年8月,調回大別山解放區,歷任新四軍團政治處副主任、主任,中共路東地委宣傳部長,中共華中局...
韋雄耀,男,漢族,1985年09月19日生,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南洋村養牛合作社工作人員。2023年11月,被表彰為第九屆海南省道德模範見義勇為模範。人物經歷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南洋村養牛合作社工作人員。主要事跡 2022年3月20日,他在放牛途中聽到水庫中有人呼救,在水性僅是可以自保的程度下,毫不...
蔡細妹(1912年3月-1936年4月),福建省柘洋(今柘榮縣)乍洋鄉南洋村人。1912年3月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1934年1月參加革命鬥爭,歷任工農赤衛隊隊員、柘洋區大岡村蘇維埃政府交通員。偽保長吳月山帶兵“圍剿”大崗村時被捕殺害。人物生平 參加了霞鼎(霞浦、福鼎)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反“圍剿”游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