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口村

南沙口村

南沙口---村名,其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魏縣沙口集鄉 境內。河北省邯鄲市魏縣沙口集鄉南沙口村有11個產生隊,有4300多人,姓氏有陳、張、范、馬、王、殷。村莊在漳河北大堤以北,東與本鄉的段家莊、集西為鄰,北邊有本鄉陳小屯本,西北方向的西邊均為本鄉的杜二莊村,西南方是本鄉李家口村,南邊主要是漳河南大堤以堤南,為鄰的村莊均為本縣雙井鎮的申橋、東北莊、陳圈村、馬鄭圈、東王村。南沙口 建於明初,因地位於漳河南岸,沙堆很多,又是一漳河渡口,故取名南沙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沙口村
  •  地理位置: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沙口集鄉
  • 區 號:0310
  • 所屬地區: 中國河北省
簡介,內容,地圖信息,

簡介

從邯鄲市到南沙口村路線。邯鄲市東南方向出市區沿邯大路(邯鄲--大名)---成安---魏縣----安張莊----大莊----章河村向南(向右)向沙口集方向---沙口集(繼續向南)----上漳河北大堤向西(向右)約1.5公里----南沙口。大廣高速大名站出收費站見轉盤向北(向左)--陽平路--平安街----約1.5公里見轉盤(轉盤東南角是汽車站)向西(向左)上邯大路(邯鄲--大名)向西---從大廣高速下竄過---漳河北大堤----斗門---章河村向南(向左)向沙口集方向---沙口集(繼續向南)----上漳河北大堤向西(向右)約1.5公里----南沙口。
現有姓氏有陳姓是明末從山西省洪同縣大槐樹下遷入。南沙口原有孫姓不是從山西省洪同縣大槐樹下遷入的。孫姓於清末遷往別處。
遺存著土布織染的工藝,粗糙中蘊含著精美,質樸里散發著濃郁的傳統手工藝術品古老又清新的氣息。始於宋代,興於明清,盛於新中國建國初期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南沙口有著悠久的土紡土織土染的歷史淵源。在1980年以前,農家幾乎都有紡車、有織機,家家紡線,戶戶織布,招攬花布印染生意的撥浪鼓聲不絕於耳。“姑娘年十八,織布又紡花,心靈手又巧,找個好婆家。”心靈手巧的織女祖祖輩輩傳承著紡織技藝,創造出了條、格花紋布花色圖案200餘種,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不僅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而且具有彌足珍貴的文化研究和收藏價值。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這種土布織染在現代紡織業的衝擊下,紡車停搖、織機下崗、染房關閉,民間織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喪葬
喪事也稱“白頭事”。辦理喪葬的儀式,主要分入棺、弔唁、成殮、出殯、葬後祭奠五個方面。
1、入棺
人死了,叫“咽氣”、“倒頭”。兒女首先給其穿上“送老衣”,不論春夏秋冬均為棉裝,女人不論年齡長幼都要穿繡花鞋。衣服、鞋、帽、忌用皮毛貨,意為來世免變牲畜。死人嘴裡放進一個系線銅錢(噙口錢),燒倒頭紙.舉家慟哭。接著將屍體入棺,置於上房中堂,棺前燃一盞燈(叫萬年燈),放一小瓷罐,內裝饃饃,叫“遺飯罐”。屋前搭靈棚,置靈桌,擺祭品。孝男孝女身著重孝服,頭戴孝帽,晝夜守於靈棚。本家族“五服”內的侄孫均來服孝陪靈。守靈的孝男孝女,男前女後。街門前掛招魂幡、置喪磐,以示操辦喪事。
2、弔唁
街坊鄰居聞信後,男女分別結夥,攜帶燒紙來弔唁(弔孝)。女者坐於靈旁放聲大哭,由管事人勸止;男者爬於靈前,長哭三聲,由禮相勸止,四叩而起。執事人派人攜帶報喪帖(同訃告),向親戚家報喪,親戚接帖後即來弔唁。報喪人要有個忌諱,即報喪不準進大門內,怕將死者的鬼魂帶入。
孝子要三日內每晚人靜時去本村土地廟裡押紙。路上遇到人,不論輩分,不說話,只磕頭。第三日晚飯後,主孝子(長子)頭頂簸箕,內放笤帚、燒紙,其他孝子跟隨在後,去土地爺廟燒紙.把死者魂魄“叫回”,在門前將陰車、陰馬和紙錢褡褳一同燒掉,叫給死者送盤纏、餞行。如死者是婦女,要急報人主(即後台、娘家人),請其來商量喪事。人主常常以死者的衣、帽不佳,生前子孫不孝而訓斥責罵,經事主說好話、求情、答應條件,方許埋葬。在家停屍時間的長短,根據季節冷熱、忙閒和事主的家庭情況而定,一般戶是排三(停屍3天)、排五、排七,也有三七(21天)的,五七的,或更長時間的。
3、成殮
時間一般在出殯前一天上午,一般是農曆單日,先在棺內放入打狗棍、麩子一把和生前愛好之物,之後由主孝子給死者淨面。家庭成員、親友向遺體告別之後,釘閉棺蓋,亦稱“封口”,此時在場人慟哀。
4、葬埋
葬埋,也叫“出殯”、“出門”,時間在上午或下午2時以前。親友、街坊帶鞭炮、燒紙、饃饃、豬肉來靈前祭奠,俗稱“上祭”。靈柩出門時,將死者用過的鞋、襪、衣、帽、枕頭等物在街門前燒掉。主孝子摔瓦盆(老盆),背柳桿、魂幡,由兩人在左右相扶(一般由女婿和外甥相扶),隨禮相傴僂前行。送殯的孝子,兒輩者一身白,孫輩花花孝曾孫頭上佩戴黃色孝,玄孫頭上佩戴紅色孝。男孝子孝孫在靈柩前步行,女孝子在靈柩後坐車。一路鞭炮相隨,禮相手托斗,邊走邊撒紙錢,意思是買通陰路。棺至墳塋,落入墓穴,由孝子和娘家舅看風水,主孝子埋三杴土後,抬棺人便急速將墳丘堆起,主孝子向眾人叩頭“謝孝”。中午,事主用好飯好菜招待親戚、朋友,但不用酒。對抬棺人也稱抬重者僅用香菸,不管飯。
5、葬後
死者殯埋之後,隔日稱復三,早上過墳後要去看望要娘家舅。過七數。從人死那天算起,每過七天為一七,每逢“七”兒女都要上墳祭奠,燒紙。過7個“七”(即49日),為盡期。縣內有些村莊興“四七”,有些村莊興“五七”(雙井以東大部分村莊興“四七”,縣城以西大部分村莊興“五七”)。“四七”、“五七”,屬於大祭日,親友都來祭奠。兒女在墳上將生孝布(未沾水白布)換成熟孝布(沾水白布)。中午吃飯,用酒宴招待賓朋,但不划拳,不行酒令。此後,還有個較大的祭日100日。有的孝男孝女這天要換孝,即不再服孝。
每年有3個祭鬼日,即清明、農曆七月十五日、農曆十月初一日。有3個大祭年,即l周年、3周年、10周年。
在舊社會,人有窮富,埋葬的儀式有奢有簡,大不相同,俗話說:“窮埋人,富埋銀。”富人活著享福,死後搞鋪張。如修建寬敞華麗的磚石墓穴,用四獨柏木做棺,穿綢戴緞,出殯時用套棺,吹手、說書、唱戲、和尚念經,大聚賓朋,豐宴招待。窮苦人死後,能用上個薄木板棺材埋葬就是好的;有的人死後,僅用一領破葦席裹屍,棄身於野草蒿中;甚至有的人辛勤勞苦一生,年老討飯,餓死在荒郊林野,葬身於鳥獸之腹。
破除迷信後,移風易俗,改革喪葬,將孝服改為黑紗,白花,上祭品改為送花圈,挽幛,提倡將傳統的埋葬儀式改為追悼會,土葬改為火化。
1春節
在眾多節日中,春節是民間最隆重的古老傳統節日,是新年的第一天。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後改用公元,舊曆過年更名春節,俗稱“年下”,為一歲之首。人們忙活一年,一待入冬場光地淨,即產生盼春節的心情,特別是少年兒童心情尤甚。進入臘月(農曆十二月)中旬,人們就開始籌備過年物資,進入下旬後,開始置辦煙、酒、各種菜餚和鞭炮、蠟燭等。年輕人則熱衷於添置新衣新帽。有些老太太還買神紙、香、鉑之類的祭奠用品。二十三日後,開始打掃衛生、蒸饅頭、炸丸子、燉肉、做餃子餡。二十八日開始貼對聯、紙馬(神像)。
正月初一即是春節,家家戶戶起五更,點蠟燭,放鞭炮。年老人洗手燒香上供,祭祀神靈。此時禁忌頗多:不許用剪刀,不許高聲大喊,不許說不吉利話,做飯不許拉風箱等。晚輩依次向祖父母、父母磕頭拜年、、磕頭,拜畢,全家人一起吃水餃。飯後,弟兄妯娌或夫婦結伴同行,去給街坊長輩拜年、磕頭。在本家磕頭時,長輩一般要給小孩“壓歲錢”,街坊互相拜年時,給小孩分糖塊、瓜子、柿餅、黑棗之類。對成年人則讓煙、讓酒,人們歡聲笑語,高興非常。
從正月初二開始,親戚間晚輩向長輩拜年。從春節到元宵節期間,人們都沉浸在節日氣氛中。近年來,村自發組織一些民間娛樂活動,如背閣、踩高蹺等,俗稱“花會”,有些村莊還搭台唱戲、說書、玩皮影等。
正月初三,早上墳添土,一般女子不竄親戚。
初五,也叫破五,意為百無禁忌,這天早上將爐灰、爐渣堆在路上,插上香,放炮俗稱“送窮灰”,然後將屋中垃圾清理出,人們認為“送窮灰”之前倒垃圾會將財運一塊倒出。從這一天起可使用勞動工具做活。其間,禁說死、喪、病、窮、殺、敗等不吉利不祥和的話。
2、打春
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動。在這一天,一般在打春前不睡覺,說是春打在床上不好。多數人煮一些紅梨,在打春前吃掉,當有一種好的兆頭,也有人繫上紅腰帶,象徵著這一年紅紅火火。
3、元宵節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稱“小年下”,也叫燈節。節前,人們也置辦酒肉、美味食品和焰火爆竹。午飯多以吃水餃為主,喜慶活動主要在夜晚。“小年下”以燃放焰火為主,夜幕降臨後,種類繁多的焰火各現異彩,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繽紛;地上一桶桶大煙花托地而起,絢麗多姿。縣城還常常舉行焰火晚會,禮炮轟鳴,焰火沖天,五彩紛呈;之後是點“老桿”,由藝人把各種焰火和鞭炮利用樹木、竹竿串聯起來,形成“自動流水線”,一經點燃,此起彼伏,神龍活現,蔚為壯觀,使觀賞者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十五晚上吃水餃、元宵、湯圓,各家各戶還有點“燈盞”的習俗。“燈盞”是用黏米麵做成的,上面呈凹形盛放少許食油,用棉紙捲成燈芯,點燃後置於神像前、門旁、鍋台、炕邊等處,意為驅除黑暗和邪祟。兒童挑著各式各樣的燈籠聚在一處玩耍,口裡念著“燈籠會,燈籠會,打著燈籠不瞌睡”等歌謠。
正月十六早晨,人們各自從家中抱些乾柴,在路口堆在一起點燃,人們圍著火堆,俗稱“歲火”,一邊烤火一邊念叨,“烤烤手,樣樣有,烤烤頭,不發愁,烤烤腰,步步高,烤烤腚,不生病”。意思是,烤此火能避邪除病。正月十六早餐吃燒“燈盞”、蔓菁(油菜根部)水餃麵條、元宵、湯圓。也不知道是什麼習俗,記正月十六早上,有人用一水缸抬捶布石。找水缸和捶布石再七家灶火門朝南的人家的餃子湯和草木灰。將捶布石放在最下邊,鋪上草木灰,再放上水缸,澆上餃子湯,抬起水缸捶布石也不會掉下來,順著大街走趟,熱鬧神奇,捶布石不會掉下來直到今天仍是一個迷。十六晚上,民間則把神紙、神畫燒掉,稱“送神”。
4、添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為添倉節。在院內用草木灰圍幾個圓圈,在各圈內分別放進各種糧食,標誌糧倉,意味著當年要大豐收。
5、二月二“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有二月二“龍抬頭”的俗語。民間有剪小公雞貼於窗上的習慣,意味著雞把蠍子、蜈蚣等毒蟲吃掉。生活好的還要攤煎餅吃,一般農戶,隨意改善一下生活。
6、清明節
清明,俗稱“寒日”,也有叫“寒食節”。原是為紀念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手下大臣介子推的。後人念其忠義,故在這一天禁菸火,吃冷食,寒食節由此得名。民間有在門上插柳枝的習俗,並要上墳燒紙、添墳祭祖。
7、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五月端五”。民間有在門上插艾束的習俗,是為紀念戰國時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沿襲下來有吃粽子的習俗,村里人吃水餃、吃粽子。也有一種吃“七菜餡”餃子的說法,寓意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好兆頭。
8、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上墳燒紙,故稱“鬼節”。
9、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稱中秋節。當日晚上,人們在庭院擺一桌子,待月亮東升時,桌上擺滿鮮果、月餅等物,遙祭明月。人們由圓圓的月亮聯想到親人的團圓,故在這一天外出的人都儘量趕回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中秋節的食品主要是吃月餅。月餅分兩類,一類是自做的麵粉為皮,紅糖做餡的“土”月餅;另一類是由食品廠加工的月餅。這類月餅從質量上分好多等級,在中秋節前幾天就在市場出售。也是走親訪友的主要禮品。也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說法。
10、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敬老日。民間多為改善生活,吃水餃。在外務人員和嫁出的女兒都回家看望父母、長輩,送些新衣服和營養品,也是“厚養薄葬“的新思想。
11、十月一
農曆十月初一,家家戶戶上墳燒紙,故稱“鬼節”。這天禁忌看望病人
12、冬至
冬至乃二十四節氣之一,意為冬天已到,是“數九”的第一天。家家戶戶吃水餃,名曰“安耳朵”。
13、臘八
農曆十二月稱臘月,初八日為“臘八”。早飯多吃“臘八粥”,即將小米、大棗、紅豆等熬粥吃。從這天開始村內娶親送親的就多少了。
14、臘月二十三祭灶王
臘月二十三日晚上,是民間送灶神上天的日子,稱“祭灶王”。據傳說灶神要向玉帝“匯報”一年來的家庭情況。其供品主要是芝麻糖,送神上天時,除燒香、磕頭外,還念些“上天多說好話,不說壞話”之語。也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說法。
15、除夕
除夕,即農曆十二月三十(小月為二十九),為一歲之末。一般在農曆二十八,貼春聯、神像,進一步打掃庭院衛生。年三十兒的午飯是不同的每個姓、每個門吃什麼時是不一樣的。有人吃餃子,有人吃麵條,也有人吃蒸米飯。三十下午全家圍坐一起包餃子,許多人或相邀喝酒,或打撲克,通曉不眠,稱之曰“守歲”。20世紀80年代,多數人選擇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進入21世紀,有少數人在飯店過節,出現了網上拜年、簡訊拜年活動。
新節日
1、元旦
陽曆1月1日為元旦,俗稱“陽曆年”。各政府機關、學校、廠礦放假1天,有關部門組織舉辦聯歡會,以示慶賀。
2、婦女節
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各界婦女召開慶祝會、座談會等活動,以示慶賀,女性職工放假半天。
3、植樹節
1983年,國家確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植樹節。此後,在每年的植樹節,都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4、勞動節
每年的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因時逢旅遊黃金時間,多數人選擇外出旅遊。
5、青年節
5月4日為青年節。青年召開聯歡、慶祝會等,以示慶賀。
6、兒童節
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國小校組織少先隊員、學生舉行慶祝活動。
7、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誕生日。
8、建軍節
8月1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
9、教師節
1985年,國家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10、國慶節
10月1日為新中國成立紀念日。

內容

中文名稱: 南沙口村
地理位置: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沙口集鄉
所屬地區: 中國河北省
區 號:0310
以農業為主

地圖信息

地址:保定市蠡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