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幹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機構組織,2021年6月,入選首批100箇中央企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
2022年3月,入選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水北調中線幹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
- 入選時間:2022年3月
南水北調中線幹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機構組織,2021年6月,入選首批100箇中央企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
2022年3月,入選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是世界上最為宏偉的引水工程之一。發展歷史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32分,歷時10年建設,號稱世紀工程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正式開閘送水。2014年12月12日,習近平、李克強對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做出重要指示,張高麗部署。
截至2018年6月17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陶岔渠首調水入渠水量達150億立方米,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19座大中城市,5310多萬居民喝上了南水北調水。其中,北京1100萬人,天津900萬人,河北1510萬人,河南1800萬人。截至...
南水北調中線幹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幹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機構組織,2021年6月,入選首批100箇中央企業愛國主義教育 基地名單。2022年3月,入選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水源70%從漢江流域匯聚至丹江口水庫,由丹江口大壩加高后擴容的丹江口水庫調水,從河南南陽的淅川陶岔渠首閘出水,河南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側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後,經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柏嘴處穿過黃河...
陶岔村位於豫鄂交界地帶,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東岸,地處湯山、禹山、杏山三山之間。世界上最大的自流引水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組成部分陶岔渠首樞紐工程位於陶岔村,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閘位於陶岔村,所以被水利專家譽...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加壩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柏咀處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全線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
其二:參觀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中線“水龍頭”—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是必不可少的重點參觀對象,在渠首修建南水北調博物館將成為亮點,更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滎陽 其一,這裡是長江通過南水北調乾渠與黃河的交匯處,對紀念南水北調...
淮委洪汝河下遊河道治理工程建設管理處、淮委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管局、淮委淮乾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建管處、淮委劉家道口樞紐工程建設管理局、淮委沙潁河治理工程建管局、淮委南水北調中線一期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建設管理局。
1969年1月26日,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在九重陶岔石盤崗開工。隨著20世紀70年代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初步竣工,丹江口水庫淹沒淅川大面積土地,1972年12月,鄧縣的九重、厚坡兩個公社的56個大隊、573個生產隊劃歸淅川縣,由此鄧州市所轄南水...
距內鄉縣城6公里,省道豫52線1公里,內鄧高速內鄉西站3公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僅20公里。2006年吳埡石頭村被命名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河南省列為“首批古代暨近代民間建築保護名錄”,2008年被評為“河南...
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歷史,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南陽淅川是世界最大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區之一。主要景點 寶天曼...
(5)王禹生 男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原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農田水利工作,參加過鴨河口水庫灌區等規劃設計,曾任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設計負責人,所參加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獲水利部科學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