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歧之見

南歧之見

《南歧之見》,出自《賢奕編·警喻》,作者劉元卿,講述了一個人不能孤陋寡聞,否則會自以為是,用自己錯誤的去衡量正確的,結果只能是顛倒是非、美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歧之見
  • 作品別名:南歧之人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賢奕編·警喻》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劉元卿
原文,譯文,解釋,出處,

原文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yǐng)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壘然凸出於頸者,癭病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曰:“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終莫知其為醜。

譯文

南歧在秦蜀的山谷之中,那裡的水味道甘甜,但水質不好,只要喝了這種水的人都生頸瘤病,所以那裡的居民沒有一個不患有頸瘤病。後來他們見到外地人來了,一些見識淺陋的人和婦人們一起涌去圍觀,還嘲笑外地人說:“這人的脖子真奇怪!又細又瘦和我們的不一樣!”外地人說:“你們那凸在脖子上的東西,是一種頸瘤病,你們不找些好藥除去你們的頸瘤病,反倒認為我的頭頸細瘦(不正常)嗎?”嘲笑(秦蜀)的人大笑道:“我們這地方的人全是這樣,哪裡用得著去醫治啊?”他們終究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醜陋的。

解釋

(1)南岐:地名,在當時秦蜀一帶。
(2)輒:音zhé,就,總是。
(3)癭(yǐng):頸瘤病,俗稱大脖子病,醫學稱之為甲狀腺腫瘤。即頸上生囊狀瘤子。
(4)群小:貶稱見識淺陋的人。
(5)故:所以。
(6)甘:甜。
(7)焦:通“憔”,細瘦。
(8)吾類:像我們;類:像。
(9)壘然:高起的樣子,像壘砌一樣,指加粗了。
(10)焉:哪裡,為什麼。
(11)方:地方。
(12)然:代詞,這個樣子。
(13)終:自始至終。
(14)莫:沒有。
(15)聚:聚攏。
(16)善:好。
(17)去:去除。
(18)以:認為。
(19)耶:嗎。
(20)及:到了……的時候

出處

本文選自明朝劉元卿所編撰的《賢奕編·警喻》。
《賢奕編》中有許多小故事,作者希望以此起到警示的作用,讓讀者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本文告誡人們:見怪不怪,見不怪反為怪(以錯誤的標準看待事物,往往會覺得正確的反而是錯誤的了)。
一個人不能孤陋寡聞,否則會自以為是,用自己錯誤的去衡量正確的,結果只能是顛倒是非、美醜。
南歧人一“笑”,再“笑”,不以為自己脖子粗是病,反而以為自己脖子正常,可見閉關自守、孤陋寡聞會使人眼光短淺、盲目自大,甚至發展到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在某些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社會環境中,我們要有勇氣堅持真理。
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結果就往往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