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三年(378年),南梁郡改屬豫州。義熙九年(413年),南梁郡去“南”字叫梁郡。
太元三年(378年),南梁郡改屬豫州。義熙九年(413年),南梁郡去“南”字叫梁郡。
太元三年(378年),南梁郡改屬豫州。義熙九年(413年),南梁郡去“南”字叫梁郡。......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十一月,在壽陽(安徽壽縣城關鎮)僑置南梁郡,撤...
大明八年(464年)六月,將豫州的淮南郡改為南梁郡,從宣城劃出一部分設定淮南郡。 [18] 永光元年(465年)三月,撤銷江郡。五月,將郢州隨郡劃給雍州。 [19] ...
新昌郡(下轄頓丘縣、樂鉅縣),南譙郡(下轄蘄縣)、北譙郡(下轄北譙縣、西譙縣)、高塘郡(下轄高塘縣、平阿縣、盤塘縣、石城縣、蘭陵縣)、南梁郡(下轄阜陵縣...
東晉鹹和五年(330年),東晉朝廷為此僑置慎縣(治今安徽肥東縣梁園鎮),屬僑置汝陰郡。南朝齊慎縣屬南汝陰郡。梁天監五年(506年),慎縣屬汝陰郡。...
郭祖深,襄陽人。南朝梁武帝初起時,以客從。後隨蔡道恭在司州陷北,還為長兼南梁郡丞,徙後軍行參軍,擢為豫章鐘陵令員外散騎常侍。...
劉子孟(459年-466年10月25日),字孝光,宋孝武帝劉駿第十六子,母為楊婕妤。大明七年八月乙丑(463年8月25日),封淮南王,食邑二千戶。改豫州的南梁郡為淮南...
胡諧之(443~493年),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南朝齊大臣,治書侍御史胡廉之之孫。初辟州主簿,遷南梁郡大守,以器局見稱。蕭道成為江州刺史,以為別駕,倚為...
今汝城為楚南邊境地。秦代屬長沙郡,為郴縣地。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分長沙南部置桂陽郡,汝城屬桂陽郡郴縣地。...
東晉孝武帝僑置的谷熟縣(今安徽和縣西北),屬南梁郡。南朝齊永明四年(486年),谷熟縣改屬新昌郡(治新昌,今安徽滁州市區)。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年),地入東魏,...
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時仍為梁郡。南朝宋、齊為南梁郡。北魏為梁郡。隋開皇初梁郡廢,十六年(596)置宋州,大業三年(607)復置梁郡。...
隋故上開府南梁郡開國公王公墓誌 [3] 公諱珎(zhen),字買奴,河南洛陽人也。世德家風,道光史冊。 王珎墓誌 父萬壽,儀同三司。勝質天挺,聲實已高。公地則...
太元八年(383年),撤銷壽陽縣,僑置睢陽縣。睢陽縣屬徐州南梁郡(治睢陽)。南北朝時期,壽春縣常為僑置的睢陽等縣取代,或稱壽春,或稱壽陽,或稱梁城等。...
馮道根(463年-520年),字巨基。廣平郡酇縣(今湖北老河口)人。南北朝時期南梁名將。馮道根年少喪父,幫人做工以養母。十六歲時以勇救湖陽戍主蔡道斑而知名。...
恰遇晉安王劉子勛造反,便任命殷琰為督豫司二州、南豫州的梁郡諸軍事,建武將軍,豫州刺史,以西汝陰太守龐道隆為殷琰的長史,殿中將軍劉順為司馬。劉順勸殷琰倒...
南朝時,宋、齊為南梁郡,屬南徐州。北朝時,北魏為梁郡,屬南兗州。隋開皇初梁郡廢,16年(596年)置宋州,煬帝大業3年(607年)復置梁郡。唐武德4年(621年),...
大明八年(464年)六月,將豫州的淮南郡改為南梁郡,從宣城劃出一部分設定淮南郡。[18] 永光元年(465年)三月,撤銷江郡。五月,將郢州隨郡劃給雍州。[19] ...
裴邃(?-525年),字淵明。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聞喜)人。南北朝時期南梁名將,出身“河東裴氏”。裴邃十歲能屬文,善《左氏春秋》。初任主簿,屢舉秀才。早年曾...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改為梁國,屬豫州。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將梁國改為梁郡。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時仍為梁郡。南朝宋、齊為南梁郡,屬南...
張惠紹(457年-519年),字德繼。義陽郡(今河南省桐柏縣)人。南北朝時期南梁將領。張惠紹出身寒微,自少武略過人。南齊末年,他累官橫桑戍主,後因母憂而離職...
其年,遷廬陵王北中郎司馬、加冠軍將軍,未拜,豐城公遙昌為豫州,上慮寇難未已,徙沖為征虜長史、南梁郡太守。永泰元年,除江夏王前軍長史。東昏即位,出為建安...
同年,劉遵考原本要出任徐、兗二州刺史,但未出鎮就又獲射為侍中,領左衛將軍,至次年才為使持節、監豫司雍並四州南豫州之梁郡弋陽馬頭荊州之義陽四郡諸...
《宋書》卷三十六《州郡志二》載元嘉二十二年(445)至孝武大明三年(459),合豫州與南豫州為一,治姑孰;又載南豫州南梁郡有陳縣,“陳令,前漢屬淮陽,後漢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