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曲套曲是一種寫作學術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曲套曲
- 定義:用兩支以上的同一宮調(或借相近宮調)的不同曲子相聯,前加引子,後加尾聲,就成為一套南曲套曲。
- 組成:引子、正曲(過曲)和尾聲
南曲套曲是一種寫作學術語。
南曲套曲是一種寫作學術語。它由引子、正曲(過曲)和尾聲三個部分組成。即用兩支以上的同一宮調(或借相近宮調)的不同曲子相聯,前加引子,後加尾聲,就成為一套南曲套曲。套曲除引子和尾聲外,都稱過曲。也有不用引子,而由正曲和尾聲...
套曲,散曲的一種體裁,又名套數,就是在同一宮調內,連線許多曲牌成一組曲,來歌詠一個內容,可寫景抒情,也可敘述故事。體裁沿革 套曲,也叫“套數”。套曲是由若干曲牌連續所組成的,有引子和尾聲。散曲套曲一般不如劇曲套曲的篇幅長,以短小的為多,但套曲的種類卻是比劇曲要多得多。元曲分為雜劇和散曲。散曲...
在我國傳統音樂中, 套曲是大型曲式的主要形式。 連曲體的套曲被稱為套數。 即由同一宮調或同一笛式的若干曲牌相連成套, 有起有訖。 借用其它宮調的稱為借宮或犯調。 南北曲分別組套, 但也另有南北合套形式。 散曲的套數又稱散套。 板腔體的套數則被稱為成套唱腔, 一般均為同一腔系的各種板式聯綴組成。
南北合套是指在一個套曲里兼用南曲和北曲的一種體式。最初南北曲的曲牌不能出現在同一套曲內。 元中葉以後,成規漸被打破。在同一宮調內,可選取若干音律相互和諧的南曲和北曲曲牌,交錯使用,聯成套曲。南戲如《宦門子弟錯立身》,散曲如沉和的《瀟湘八景》,都曾使用南北合套。 明清時套用尤廣。起源 南北合...
但這仍然是單一宮調的套曲。到諸宮調這種說唱音樂出現以後,才形成多宮調多曲體的套曲。戲曲音樂在這一傳統基礎上,形成了曲牌聯套結構體制。從南北曲至崑曲、高腔所用的套曲,其曲體大致有如下3種:①單曲體,除引子與尾聲外,全為同一曲牌的反覆,此種曲體在南曲(特別是弋陽腔與高腔)運用較多;②循環曲體,...
③南曲對宮調的運用雖較自由;但作為套曲結構,仍須考慮曲牌的前後連線在調高﹑音域及曲調方面的和諧統一。因此,各種曲牌需要有一定的歸屬和類別,為編制新腔和演員的演唱提供方便。因此,南曲的用宮調比較自由,每出每套皆不限一種宮調,這在戲曲音樂發展過程中是一種進步。④南戲的各種角色均可演唱;除獨唱外,...
引子,漢語詞語。拼音是yǐn zi,意思是南曲、北曲的套曲中的第一支曲子。解釋 1、帶領幼雛。2. 宋 元 各種說唱藝術演唱時的第一個曲子的泛稱。3. 指戲曲中重要角色登場時的第一個曲子,大都介紹劇中的規定情境。如《琵琶記·高堂稱慶》的《瑞鶴仙》,《牡丹亭·遊園》的《繞池游》。近代京劇等則常用有唱...
北套為北曲,南套為南曲。崑曲中兩者兼用,但在用北套時,仍保持著北套一宮到底與一人主唱的特點。此外,還有南北合套與南北聯套的套曲形式 ,以表現人物性格的矛盾衝突和戲劇情節的跌宕起伏。並可以用集曲、借宮、犯調等創作手法以豐富其表現力。曲牌聯套的演唱形式是多樣的,除獨唱、對唱外,還有合唱(即齊唱)...
最初南北曲的曲牌不能出現於同一套曲內。元中葉以後,成規漸被打破。南戲兼用北曲 南戲開始兼用北曲。情況有以下3種:①在一套南曲中穿插上一兩個北曲的曲牌。如《小孫屠》第14出中插入北曲〔端正好〕、〔脫布衫〕2曲;②用南北合套,將北曲曲牌與南曲曲牌依次相間聯成一套,劇曲如《荊釵記·男祭》所用的〔北...
指套記指法為一支香式﹐於曲文每字之下分別註明工尺﹑板眼(撩拍)﹑琵琶的弦序及指法﹔襯字的標註﹐個別特殊讀音均加註明。第 6冊為南譜十三腔曲譜﹐有《四時景》﹑《梅花操》﹑《八走馬》﹑《百鳥歸》等13套器樂曲。此外﹐林鴻又繼續編訂《南曲精選》﹐集有曲牌約600支﹐分訂20冊﹐但未能刊印。
詞牌名。即《鷓鴣天》。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於套曲。南曲列為“引子”,多用於傳奇劇的結尾處。註解 ①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②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
套曲的名稱,往往以第一支曲牌以及所屬的宮調命名。如第一曲為正宮的[端正好],則稱為[正宮·端正好]套,如第一曲為[新水令]屬雙調,則稱為[雙調·新水令]套等。套曲就音樂來說,可分為北套與南套。北套為北曲,南套為南曲。崑曲中兩者兼用,但在用北套時,仍保持著北套一宮到底與一人主唱的特點。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