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陵,弘光陵,監國魯王墓,隆武陵,紹武陵,興陵,永曆陵,唐藩四帝陵,
熙陵
崇禎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弘光帝)即位後,於六月追封父朱常洵為貞純肅哲聖敬仁毅恭皇帝(後改謚貞純肅哲聖敬仁毅孝皇帝,永曆年間加謚慕天敷道貞純肅哲修文顯武聖敬仁毅孝皇帝),立廟於南京,墓園稱熙陵。
1924年該墓被盜。1986年4月,孟津縣文管會徵集到明福王朱常洵壙志一合。該志系1924年被盜出土,出土地點在該縣南麻屯鎮廟槐村南約500米處(下凹)。該志長寬各79厘米,厚10厘米。志文楷書21行,滿行25字。四邊線刻飛龍紋,撰文者為朱常洵之子朱由崧。蓋為盝形。墓誌現收藏於孟津縣龍馬負圖寺。
弘光陵
系明安宗(奉天遵道寬和靜穆修文布武溫恭仁孝簡皇帝,年號弘光)朱由崧之陵,位於河南洛陽孟津東山頭村,“福王死京師,求得其柩,載歸洛陽,葬故妃園。”系朱由崧殉國後由其王妃黃氏之弟黃調鼎購得棺木,收斂其屍身,與黃妃合葬於河南孟津縣東山頭村。
監國魯王墓
崇禎十五年冬,清軍攻陷袞州,王之父兄俱殉難,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朱以海受冊封為魯王,封地在山東袞州,清兵破州後,魯王南逃,次年即監國位於台州。永曆七年(1653),取消監國名義。 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於金門逝世,葬於金門城東門外的青山,墓碑並未刻字,一般人不知魯王葬於此,清代修撰的《明史》,則是誣陷朱成功將魯王沉于海。
清道光十六年(1838年),金門人林樹海,在金門城發現無名古冢,經鄉人認指是魯王墓,報請福建興泉永巡道周凱下令清界,禁樵蘇,並樹立“明監國魯王墓”碑,碑陰刻有《明監國魯王墓碑記》。
1959年8月22日,國軍在古崗湖西側的梁山下炸山採石,無意間發現魯王真冢,中有《皇明監國魯王壙志》一方,極具歷史價值,洗刷了朱成功將魯王沉于海的冤屈,1963年2月4日,金門當局隆重舉行遷典禮,將魯王遺骸重新安葬在太武山南麓元陽。 原金門城東的魯王疑墓,金門縣政府請專家掘考,研判是宋代命婦之墓,依墓中所發現的元豐通寶,於墓碑上刻“宋元豐命婦之墓“。
隆武陵
系明紹宗(諡號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年號隆武)朱聿鍵之陵,位於長汀羅漢嶺。江日升《台灣外記》云:“隆武帝後死於汀州府堂,乃順治三年八月二十八日。諸家紀事,悉書隆武被執,送福京斬於市。但時有錦衣衛陸昆亨從行,眼見隆武帝後戎裝小帽,與姬嬪被難。昆亨脫出。百姓收群屍葬於羅漢嶺,豎其碑曰‘隆武並其母光華太妃諱英忠烈徐娘娘之墓’。後昆亨歸鄭,繼而為僧,年八十有奇,為口述雲。今長汀試院博物館存破四舊時期的隆武陵照片,陵墓已在破四舊時被毀壞。羅漢嶺在如今的長汀縣瞿秋白紀念附近,此外還有一說在長汀縣羅漢新村處。
紹武陵
朱聿鐭殉國後,後人將朱聿鐭、蘇觀生等十五人,葬於廣州城北象崗山北麓。墓坐東向西,封土呈覆竹形,正面豎墓碑,中刻“明紹武君臣冢”,上款為“光緒癸未(1883年)孟冬吉旦”,下款為“粵東紳士重修”。1954年因基重建,遷葬於越秀公園木殼崗;1963年3月廣州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再遷葬於公園南秀湖畔
興陵
系明禮宗(追尊)朱常瀛之陵,位於廣西省南寧市左右江匯合河畔上的三江口宋村。興陵陵園包括陵基、祭台、拜庭、陵坪、陵塘、陵背、陵嘴、陵門口和前倉後庫等部分,陵基所在的“皇墳嶺”形如月牙,周圍有七個如星的山嶺或近或遠的拱衛;左右逢源:左側約100米是右江,右側約300米是左江,左右江於主陵前方約800米匯合成邕江。故民間有“七星伴月管將相,兩水夾溝出王侯”的傳說,專家學者推測陵墓里是朱由榔的父親(桂王朱常瀛,在永曆登基的上一年死,有史料記栽葬於藤縣城北,亦號興陵,但之後藤縣並無陵墓遺蹟)和嫡母王氏皇太后同葬。清朝以來的方誌及史書都記載興陵葬的是明永曆帝朱由榔的嫡母王氏皇太后:清代乾隆《南寧府志》、民國26年《邕寧縣誌》等史書記載,1648和1651年前後明朝永曆皇帝朱由榔以南寧為行在,在現在的南寧市西鄉塘區石埠街道辦事處興賢村建皇宮、築將台、修梯雲隘;“興陵,在縣西合江鎮宋村,葬桂王妃(永曆帝的父親朱常瀛的妻子,先為妃子,後扶為正室),永曆五年(1651)夏四月戊午,太后王氏崩於田州(今田東縣),五月葬南寧,上尊謚日孝正皇太后”;南昌劉健述《庭聞錄卷六》記載:“(吳三桂)修永曆嫡母陵。王氏葬南寧三江口。先有寶城三十步許,隴山城高不及肩;三桂外築土圍,周一里許,建寢殿三楹及寢門”……當地宋氏家族的族譜載其頭房(以本人的班輩計是上12代)的“子賢公”為“明朝皇陵司主事”,傳說王氏皇太后認宋子賢為義侄,與村民親近,村民隨“子賢公”稱王氏皇太后為“王姑”,“皇”和“王”同音,故民間俗稱為皇姑墳。
20世紀30年代初拆除三進拜庭和祭台後,再也見不到陵園的地面建築物;1939年冬,南寧區保全大隊三中隊挖戰壕時發現有陵墓;1966年,村民在陵基的位置往下挖五六米深,挖到一具小孩的屍骸、一個黃金鑄成的小人、一個銅鏡、兩隻銀鑄的蟾蜍和大量的珍珠,未見到棺槨。當年出土的明磚、蜆木和珍珠等物散落村中,其中村民梁常源保存的是天主教信徒的飾物——聖牌:長約3厘米,寬約2.5厘米,呈橢圓形;中間突起;上方有穿鏈條的環;有十二個角,金色發亮;正面鑲嵌有六顆閃閃發光的紅寶石和十二顆綠寶石;還有一圈金色拉丁文“LOVVADOSELAO SANCTISSIMO SACRAMENTO”;牌中間是突起的兩個天使朝拜聖體;反面鑲嵌有六顆白寶石和十二顆綠寶石,中間圖案是聖母抱著小耶穌。《廣西通志》《南寧府志》和《邕寧縣誌》載:“(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的嫡母皇太后王氏)頗持天主教,有教士瞿紗微進回回曆,行朝曾頒行之。瞿紗微既以天算結行朝,故三宮皆徒受其教,變易名號。
2003年12月經南寧市博物館組織試掘,在拜庭位置的地表約60厘米處發現磚礎、瓦礫,在陵基左側發現拌石灰池等。
調查及考古證明,史料記載與事實相符。
新中國成立前,興陵陵基方圓150米內只有一座祠堂和一座廟宇,由於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和有效保護,近年村民建房占去興陵陵基兩側及陵坪的大部分。
2004年南寧市文化局公布興陵為南寧市重要文物點。
永曆陵
明昭宗(諡號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年號永曆)朱由榔於順治十八年(公元1662年)被緬人縛送吳三桂,翌年四月死於昆明,都勻籍朝臣扶綱攜其殘骸歸葬於此。民國10年(1921年)時任貴州省省長任可澄令省志總纂陳矩修省志,始確認。並整修陵墓。”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壞。後經整修已初具規格。此陵墓對研究南明史有極高的學術價值,1986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墓列與半山,兩側分別是鄔節愍昌期墓和塗編修宏猷墓,比永曆帝墓略小且後列,均無生年卒日,平生概文。”因此可以推測,塗家先祖塗宏猷是永曆帝忠臣,很可能是隨永曆帝一起被害的。
唐藩四帝陵
系明紹宗朱聿鍵所追尊的惠皇帝朱宇溫、順皇帝朱宙栐、端皇帝朱碩熿、宣皇帝朱器墭之陵,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紫山東麓。明燕靖的《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載:“山前明唐藩墓,南有石橋,號朱王橋”,橋為一孔拱形磚橋,高大雄偉,結構謹嚴,上有一精雕細刻的石雕龍縱伏橋上,現橋已嚴重破壞。明太祖朱元璋將其第二十二子朱桱封為唐王,封地就在南陽。朱桱死後安葬於紫山之陽,後歷代唐王包括靖王、憲王、莊王、成王、敬王、順王、端王、裕王以及一些郡主等十多座陵墓均在紫山。據《明一統志》載,當時墓園規模龐大,氣勢宏偉,殿閣亭堂鱗次櫛比,周圍紅牆二百九十丈,占地五十餘畝。所以後人又把紫山名曰“南陽的‘十三陵’”。唐藩諸王墓碑,今已片石無存。2010年,唐藩後人在陵區重立“大明唐藩祖塋---南明皇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