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

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位於廣州市白雲區京溪沙太南路1063號南方醫科大學八一路(運動場對面),是國內最大的生命科學館之一。占地面積1400多平方米,收藏和展出了2000餘件人體解剖、組織胚胎、病理和生物的標本。

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以“探索人體奧秘,珍愛生命,關注健康。”為主線,以健康為核心,設計相關的場景,配合不同時段全民健康教育為主題,對廣州市中小學生及廣大市民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動。讓公眾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良好生活方式對疾病預防的重要性,體會現代醫學及醫療技術在保障和促進健康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
  • 地理位置:廣州市白雲區京溪沙太南路1063號南方醫科大學八一路(運動場對面)
  • 類別:專業博物館(非常設型場館)
  • 投用時間:2018年6月
  •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30-5:00 ,法定節假日不開放
歷史沿革,簡介,展出內容,參觀信息,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2018年6月,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正式開放。

簡介

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展館面積1400 M ,共收藏展出各類人體解剖、病理和生物標本約2200餘件,將由鐘世鎮院士領銜的國家“863”數字人體項目中開發的一些可套用於醫學教學、臨床手術、人機工程等等的套用軟體和數字人資料庫,運用在人體科學館中,極大地提升了科普館的學術水準,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科普教育功能。本館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人體管道鑄型標本和大體標本進行集中展示,並結合虛擬數字解剖技術,將一個集世界先進人體管道鑄型技術和多樣化科普宣教功能於一體的展示空間呈現在公眾眼前,是南方醫科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為科普資源,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素質,為科技創新培養後備力量的陣地。
展館配備專、兼職講解員,向公眾講解並播放數字醫學、人體解剖學等科普知識,對中小學生及廣大市民,分類施教,將科普知識與展館內標本有機融合,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導公眾,進行科普宣傳教育。

展出內容

——幾微米的“血管樹”
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和很多人體標本展示最大的不同在於,有很多展品美輪美奐,看上去像是一棵棵彩色的樹,但其實,那都是人體中的血管組織,連只有幾微米的毛細血管都分毫畢現。這種“絕世武功”叫做人體管道鑄型技術,是解剖學標本製作的一項專門技術,是以人體內的管道(如血管、支氣管、肝管、胰管等)作模具,將填充劑(高分子化合物)灌注到管道內,待管道內的填充劑硬化後,再利用高分子化合物耐酸、耐鹼的特性,用酸、鹼或自然腐蝕等方法清除組織結構,留下的便是人體血管管道的鑄型標本。
南方醫科大學人體解剖學教研室團隊親自去化工廠調查研究,向技術人員取經,試驗出最佳的鑄型材料與溶劑和最佳的灌注方法,製作出大規模精美的人體管道鑄型標本並予以陳列,其毛細血管的灌注精度已經達到6-9微米。加拿大多倫多醫學院院長Moore教授參觀後讚揚說:“這裡的一千多件標本,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比國際上最負盛名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的Gmat標本博物館還要好。”教研室將這項技術使用得爐火純青,並因此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心血管鑄型標本
這座人體科學館的有兩件寶,一是中國現代臨床解剖學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鐘世鎮教授,也是人體管道鑄型技術國內第一人。第二件就是他的第一件作品——心血管鑄型標本,這件標本雖然看上去比管內其他展品要簡單,規模也小,但卻誕生於1978年,是國內第一件人體管道鑄型技術的標本成品,一經展出就震動學界,為以後該技術的發展和推廣贏得寶貴時機,推動了解剖學技術的發展和中國顯微外科的研究,在國際上取得了先進的地位。鐘世鎮雖然沒有做一台手術,但他在人體解剖學上的研究讓中國顯微外科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2010年10月16日,鐘世鎮獲得中華顯微外科終生成就獎。
——跳芭蕾的腳
在人體管道鑄型標本展區,所有的腳部標本都呈現出一致的踮起腳的狀態,就像跳芭蕾舞一樣,向世人展現人體的美與奧秘。其實,這並不是製作者有意為之,南方醫基礎醫學院人體解剖教研室的畢振宇老師告訴記者,人在沒有生命體徵後,心臟不再跳動,人體的血液在排出後剩餘的大部分聚集在靜脈,使得小腿肌肉受到牽拉的力,肌肉收縮就帶動了腳後跟的跟腱,讓人腳處於踮起的狀態。
——理髮店的三色燈
理髮店為什麼要掛三色燈?很多人不知道其實來源於人體解剖——在中世紀,歐洲人認為毛細血管中沉積的大量的毒素會導致人生病,所以他們在肢體的末端切口放血,以排出毒素,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但操作不當也會導致病人感染,甚至死亡。當時許多外科醫生認為放血不科學不願意去做。但為了掙錢,理髮店的理髮師承擔起了放血的工作。那些有資質有安全保障的的理髮師,會在理髮店外放置一個轉燈吸引顧客,其中,紅色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則代表紗布。
——病人離奇死亡的迷案
在鑄型標本展區,有一件大腦動脈環標本,它不僅是一件科學展品和藝術品,還為一起醫學迷案的破解立下奇功。曾經有一位患者因膽結石住院手術,手術很成功,患者卻離奇地成了植物人,最後竟因多臟器衰竭去世。面對這個令人驚訝和遺憾的結果,鐘世鎮的博士後開展了對大腦動脈環的研究。
大腦動脈環的作用在於當頸動脈一側受阻,另外一側將代償進行供血。據統計,97%的人大腦動脈環是完好聯通的,但有3%的人沒有形成動脈迴路,而這位患者可能就是其中一例。
在腹部手術過程中,由於手術巾的遮擋,醫生無法看到患者的頭面部的體位。研究人員發現,很有可能在手術過程中,患者頭部向一側偏,導致那側血管受到了擠壓而無法供血,最終引起偏癱。大腦動脈環鑄型標本很好地解決了臨床中碰到的難題,在醫療糾紛的解決上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人體標本的故事
——尾骨骨折與不能順產
在人體科學館中,有不少令人憂傷的故事。在一具孕婦標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經足月即將臨盆的胎兒,只可惜,因為橫穿馬路,母子俱亡。雖然他們命運令人唏噓,但開明的家屬同意捐獻遺體,讓他們身後為科學做出了極大貢獻——南方醫科大學人體解剖學教研室團隊在製作成標本時發現,這位孕婦原來發生過尾骨骨折,因此導致不能通過順產產下胎兒,只能通過剖宮產。這一發現現在也被廣泛套用於婦產科。
——四胞胎人體標本
在醫學影像技術還不夠發達的年代,一位孕婦不知道自己以70萬分之一的機率懷上了四胞胎。在一次與家人的爭吵中,她因為生氣喝下了農藥,結果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雖然那位母親搶救成功,但是四胞胎卻流產去世了,全家人悔恨不已。南方醫科大學人體解剖學教研室團隊在得知訊息後立即趕往醫院,在家屬的同意下,將逝去的四胞胎製作成為了珍貴的標本,使得他們的逝去定格在那個瞬間。
數字人體模型的故事
——為楊利偉“量身打造”
2002年,鐘世鎮院士帶領團隊啟動了中國的“863”數字人體項目,使中國成為繼美國、韓國後第三個擁有本國虛擬人資料庫的國家。中國的切片厚度達到了0.02毫米,遠遠薄於美國的0.3毫米。由於掌握了先進的人體管道鑄型技術,教研室還獲取了數字人體的血管信息。
在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前,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在訓練時發現駕駛艙座椅坐著不舒適,而且返回艙落地時是硬著陸,著陸時的作用力傳到人體脊柱和關節上容易發生壓縮性的骨折。針對這樣的情況,教研室掃描了楊利偉的身體信息,與數字人的數據進行匹配,計算出座椅設計的最佳角度,使楊利偉坐在座椅上時不會受到返回艙搖擺的影響,並在著陸時予以緩衝。
——墊高鼻樑的女研究生
3D列印技術在醫學上的套用主要指醫生根據術前CT、MRI等影像學數據列印出3D實體模型,直觀、立體地了解病變局部解剖關係,制定手術計畫,模擬手術過程,提高手術精度和手術成功率。導板等輔助器械的個性化設計,已廣泛套用於骨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等領域中。
目前,3D列印主要用於教學和基礎科研,在臨床上套用不多。南方醫人體解剖學教研室的一位女研究生,在參與教研室與整形科合作的課題時,運用3D列印技術製作出自己臉部的模型,為鼻樑整形設計做準備。這一通過計算機設計出來的模型,可以直接看到女研究生鼻樑整形後的效果,為設計符合“三庭五眼”標準和黃金比例分割線的最終整形方案做準備。

參觀信息

南方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採用固定開放和預約參觀相結合的開館模式。每周六9:00—11:30,14:30-17:00為固定開放時間,其他時間均需提前2天預約。

所獲榮譽

2022年5月,被評為“廣州地區最受歡迎科普游科普資源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