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1年10月5日,南志標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
1969年2月,南志標從北京下鄉到解放軍總後勤部甘肅山丹軍馬場草原隊,擔任拖拉機手。
1972年1月,南志標加入
中國共產黨。3月,由甘肅山丹軍馬場推薦到甘肅農業大學草原系讀書。
1974年11月,南志標從甘肅農業大學本科畢業。12月,返回山丹軍馬場,擔任草原技術員,從事野生牧草馴化、選育,種子生產,草地改良。
1978年9月,南志標考入甘肅農大草原系研究生,專攻牧草病理學。
1981年10月,南志標從甘肅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並分配至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先後擔任副處長、處長、副所長、副研究員(1981年11月至2002年3月)。
1986年9月,在
任繼周的推薦下,南志標赴紐西蘭留學,在梅西大學和紐西蘭國家草地農業研究所攻讀植物學博士學位。
1989年11月,南志標獲得紐西蘭梅西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回到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教授(1997年晉升)、博士生導師(2001年被聘)。
1995年9月,南志標前往位於
衣索比亞的聯合國國際家畜研究所研修(至1996年9月)。
2002年4月,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整體併入蘭州大學,並成立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南志標也隨之調入蘭州大學工作。
2005年8月,南志標擔任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院長。
2008年,南志標作為學科帶頭人之一的學院獲得草業科學國家級教學團隊。
2009年,南志標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農業學部。
2011年,南志標擔任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至2017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南志標主要從事高山草原野生牧草引種馴化及品種選育,牧草種子生產,栽培草地的建植與管理及天然草原改良。八十年代,主要從事溫帶牧草病理學與牧草種子學的研究,尤以豆科植物土傳病害,牧草種傳病害,病害調查與損失評定見長。九十年代以來,繼續從事退化草地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溫帶牧草和熱帶豆科牧草病理學與種子學、高山優良豆科牧草選育、草坪草病害、禾草內生真菌的研究。
南志標建立了草地退化與恢復過程中生物、自然與社會經濟等因素綜合作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以系統耦合為特徵,適用於中國北方不同生態經濟區域的草地農業模式,而且在生產中得到套用;他還在草類植物病理學和禾草內生真菌學領域進行開拓性研究。
截至2018年1月,南志標在中國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近200篇,出版著作2部,參編中國國內外出版的著作4部,主編SCI期刊專輯(TheRangelandJ ournal,SpecialIssue)和專欄(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SpecialSection)各1期,主編國際和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各1部,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項。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
2003.12 | 《中國草類作物病理學研究》 | 南志標,李春傑主編 | 北京:海洋出版社 |
2015.01 | 《牧草病害診斷調查與損失評定方法》 | 李彥忠,南志標著 |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
2017.03 | 《中國農區草業與食物安全研究》 | 南志標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南志標作為第一作者或合作者先後應邀在第19屆(巴西,2001年)、20屆(愛爾蘭,2005年)、21屆(中國,2008年)國際草地大會,第1屆中—日—韓草地大會(日本,2004年),第4屆禾草/內生真菌互作大會(德國,2000年)等作特邀報告。2004年至2008年,南志標擔任國際草地/草原大會組委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和組委會副主席,提出並確立了“變化世界中多功能草地”的大會主題;2006年主辦第二屆中國—日本—韓國草地大會,並擔任組委會主席;2012年帶領團隊主辦第8屆國際內生真菌和禾草互作大會。他還擔任過第21屆國際草地大會和第8屆國際天然草地大會組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席。
截至2018年1月,南志標作為首席科學家或課題主持人,主持國家973項目“中國西部牧草、鄉土草遺傳與選育的基礎研究”和“重要牧草、鄉土草抗逆優質高產的生物學基礎”2項。
截至2018年1月,南志標先後獲得主持的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和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各一項。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
1997年 | 牧草種子質量與檢驗技術的研究 | 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1999年 | 牧草病害及其防治 | 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
1999年 | 《草業科學研究方法》 | 國家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
2008年 | 中國北方草地退化與恢復機制及其健康評價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2011年 | | 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人才培養
南志標作為蘭州大學主講教師,以草地農業系統觀為指導,系統改革了《草地保護學》的課程結構、內容和教學方法,建立了課堂—實驗室—野外試驗站結合的教學模式;有機整合專業課程,使學生對有害生物及草地保護有更為完整和系統的認識。他同時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專業英語》,創建了本科生專業基礎課《草業微生物學》、專業主幹課《草地保護學》、碩士生專業課《牧草病理學》和博士生專業課《草地病理生態學》等課程,形成了完整的草地保護學“本科—碩士—博士”課程體系。
依據4個生產層和3個界面的草地農業系統理論體系,南志標和同事共同努力,建立了中國首個農業經濟管理(草業經濟管理方向)的本科專業和碩士研究生專業授權點。系統的發展了中國草地保護學的教學體系,建立了《草地保護學》(本科專業課)、《牧草病理學》(碩士研究生專業課)和《草地病理生態學》(博士研究生專業課)等課程。
截至2018年1月,南志標一共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39人,其中1人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8年)、1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9年)。
南志標講授的《草地保護》課程被評為甘肅省精品課程。2009年,獲得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第二獲獎人)和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
1996年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2001年 | “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 |
2005年 | 甘肅省政府草業科學領域特聘科技專家 |
2008年 | 國家引進國外智力貢獻個人獎 |
2010年 |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
2010年 | “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 |
2016年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2017年8月 |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終身成就獎 |
| 中國草學會“從事草業工作四十年紀念獎”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90年— | |
1993年— | 《草地學報》副主編 |
1998年—2002年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畜牧獸醫水產學科評審組成員 |
1998年—2005年 | 農業部牧草與草坪草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蘭州)主任 |
1999年—2006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養殖業專業組評審專家 |
1999年—2008年 | 中國地理學會沙漠分會副理事長 |
2002年—2011年 | 中國草學會副理事長 |
2003年— | 農業部草原保護與監測專家委員會成員 |
2004年— | |
2005年—2013年 | 日本《GrasslandScience》編委 |
2007年—2011年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草地與畜牧學科評審組成員 |
2008年—2016年 | 國際草地大會(IGC)連續委員會委員 |
2009年—2012年 | 美國牧草和放牧術語委員會 |
2011年— | |
2012年— | 澳大利亞TheRangelandJournal諮詢委員會成員 |
2013年— | 《生態學報》副主編 |
2013年— |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編委 |
| 國家“草地農業創新引智基地”負責人 |
| 蘭州大學學術委員會自然科學分委員會副主任 |
| 甘肅省和教育部草業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個人生活
南志標的右眼已經完全失明,僅靠左眼工作。但是由於連續的高強度、超負荷的工作,左眼視力也每況愈下。多年來,左眼數次做了青光眼和白內障手術,視力最差的時候,即使是熟人面對面,也看不清。在這種情況下,他對每個學生試驗仍然親力親為,看不了文字,就請人念。甚至在剛做完手術後不到1小時,眼睛還蒙著紗布,就開始處理學生的郵件。
人物評價
南志標在天然草地退化治理和栽培草地植物病害防治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並較為廣泛地套用於生產實踐,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評)
南志標熱愛農業、服務三農,自1969年從北京下鄉到甘肅山丹軍馬場,先後作為工人、草原技術員、科研與管理工作者已在草地畜牧業生產與科研領域工作了40多年,始終紮根西北偏遠地區、奮戰在草業研究、教學、生產一線,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在示範推廣、草畜產業化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對推動西部地區支柱產業—草地畜牧業技術的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積極發揮著在學科中的引領作用和對草產業發展的諮詢和指導作用,加強和推動國際合作,更好地促進中國草產業和學科的發展,提升國際影響力。(蘭州大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