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周

任繼周

任繼周(1924.11.7 一),山東平原縣人。1948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畜牧獸醫系畜牧專業。1995年開始擔任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起,任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教授、名譽院長。

任繼周長期從事草地研究。1956年,甘肅農業大學在任繼周帶領下在天祝藏族自治縣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高山草原定位試驗站。1973年,他創立了草原的氣候——土地——植被綜合順序分類法,成功地套用於中國主要的牧業省(區)。

任繼周創建了中國高等農業院校草業科學專業的“草原學”、“草原調查與規劃”、“草原生態化學”、“草地農業生態學”等4門課程,並先後主編出版了同名統編教材。

任繼周2010年榮獲中國草學會首屆“傑出功勳獎”,2011年榮獲國務院扶貧辦“友成扶貧科研成果獎”和CCTV三農人物。2013年10月19日,任繼周榮獲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中國資源科學成就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繼周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
  • 出生日期:1924年
  • 職業:草地農業科學家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
  • 主要成就:提出“草原的綜合順序分類法”
  • 代表作品:《草原學》、《草原調查與規劃》、《草原生態化學》等
人物經歷,個人成就,草地研究,草業教育,學術著作,社會職務,個人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任繼周,1924年11月7日出生於山東平原縣。1948年中央大學(現南京農業大學)畜牧獸醫系畜牧專業畢業。1948至1950年,任繼周師從中國草原科學奠基人王棟教授,專攻牧草學。1950年應獸醫學家盛彤笙院士的邀請到國立獸醫學院(現甘肅農業大學)任教。
任繼周院士(圖片來源於中國工程院)任繼周院士(圖片來源於中國工程院)
1951年,在導師王棟教授率領下,他們對河西走廊被稱為“絲路綠寶石”的大馬營、皇城灘草原進行專業調研,並於1954年出版中國第一部草原調查專著——《皇城灘、大馬營草原調查報告》。1956年,甘肅農業大學在任繼周帶領下在天祝藏族自治縣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高山草原定位試驗站,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草地改良的研究,探討了草地圍欄、劃破草皮改良草地、劃區輪牧、季節畜牧業等技術。
1973年,任繼周創立了草原的氣候——土地——植被綜合順序分類法,成功地套用於中國主要的牧業省(區)。1978年他由講師破格晉升為教授,1984年被批准為中國第一位草原學博士生導師。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2年,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整體併入蘭州大學,成立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任繼周任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

個人成就

草地研究

任繼周院士任繼周院士
草原綜合順序分類法
任繼周院士創立了草原的氣候——土地——植被綜合順序分類法,成功地套用於中國主要的牧業省(區),現已發展成為中國公認的兩大草原分類體系之一。
燕尾犁
任繼周院士在中國率先開展建立了一整套草原改良利用的理論體系和技術措施,研製出了中國第一代草原劃破機—燕尾犁。該理論與技術體系現普遍套用於占中國草原總面積約1/3的青、藏、川、甘等高寒牧區。
畜產品單位
任繼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評定草原生產能力的新指標—畜產品單位(AnimalProductUnit,簡稱APU),結束了各國各地不同畜產品無法比較的歷史,APU已被中國學術界和政府部門採用,被國際權威機構用來評價世界不同地區草原生產力(見《WorldResource》,1987)。
草原季節畜牧業理論
任繼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草原季節畜牧業理論,已為中國牧區廣泛採用,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水平。
草業科學的4個生產層、3個界面的基本科學框架
任繼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草地農業系統包括前植物生產層(自然保護區、水土保持、草坪綠地、風景旅遊等),植物生產層(牧草及草產品)、動物生產層(動物及其產品)及外生物生產層(加工、流通等)等4個層次。這一理論體現了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對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思想,是對傳統的草原生產和農業生態系統概念的更新和發展,草地農業理論已為中國政府部門及學術界普遍接受,並在南方草地,黃土高原和內陸鹽漬地區取得了顯著成果。
時間地帶性,系統耦合、系統相悖的理論
任繼周院士研究提出了系統耦合和系統相悖的理論。在中國草業學術界,開系統科學理論與草業科學理論相結合的先河。提出草地農業中不同亞系統間的系統相悖是中國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而不同亞系統間的系統耦合和草地農業系統外延與種植業、林業等系統的耦合是遏制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產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這一理論甘肅河西走廊山地州荒漠系統中成功地得以套用。
建植與管理
任繼周院士在中國最早開展了草坪運動場、高爾夫球場的建植與管理研究,建立了一整套建植、管理的理論與技術,已為生產實踐普遍採用。

草業教育

任繼周院士創建了中國高等農業院校草業科學專業的“草原學”,“草原調查與規劃”,“草原生態化學”,“草地農業生態學”等4門課程,並先後主編出版了同名統編教材。自50年代中期便開始培養草原科學研究生,創建了中國高等農業院校第一個草原系,中國唯一的草原生態研究所。
任繼周輔導學生。來源於中國教育新聞網任繼周輔導學生。來源於中國教育新聞網
1957年他應邀為農業部草原培訓班系統地講授了草原學;1958至1959年受高等教育部委派,作為草原專家,在越南民主共和國河內農林大學講學一年。1977年11月,他主持制訂了以草原調查與規劃、草原培育學、草原保護學、牧草栽培學、牧草育種學等專業課為核心的中國第一個全國草原本科專業統一教學計畫,這為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高等草業教育的迅速發展與保證培養質量奠定了科學基礎。
1983年與1991年任繼周受農業部委託,兩次牽頭召開會議,分別制訂了“攻讀草原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了“攻讀草原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制訂了“攻讀草原科學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要求”。被農業部批准並頒發各高校施行。。

學術著作

任繼周創建了4門專業課,編寫了相應的專著,著有《草地農業生態系統通論》等專著13部,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和《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草原牧草部分,2008主編的《草業大辭典》被認為是中國草業科學發展的標誌性工程。
任繼周專著::《草地農業生態系統通論》任繼周專著::《草地農業生態系統通論》
由任繼周院士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草地農業生態系統通論》一書,是草業科學領域一本理論創新思想豐富、生產指導意義重大的學術論著。研究者們全面考察了中國草業發展的歷史背景,立足於中國草業發展的現實土 壤,對中國草業生產與科學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從系統論的理論層面做了深入的探討。它是中國草地農業生態系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記錄。

社會職務

任繼周曾任甘肅農業大學畜牧系、草原系主任,甘肅農業大學副校長。1981年任創辦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並擔任第一任所長。1992年甘肅省教育廳批准成立由甘肅農業大學草原系和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共同組建的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任繼周為名譽院長。2002年起,任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教授、名譽院長,甘肅草原生態研究所名譽所長、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名譽院長,南京農業大學特邀教授。
任繼周院士任繼周院士

個人榮譽

1978年任繼周被評為甘肅省科學大會先進個人。1983年美國草原學會授予他名譽會員稱號。1988年紐西蘭梅西大學(MasseyUniversity)出資設立了任繼周教授獎學金,專門用以資助中、新兩國農業領域內學者、學生的交流。1991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並被人事部批准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9年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任繼周院士任繼周院士
2000年任繼周被人事部等部委授予全國優秀農業科學工作者稱號。2009年榮獲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第一獲獎人)、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三農”模範人物、感動甘肅人物、甘肅省情系隴原-獻身教育特別榮譽獎、百年蘭大-特殊貢獻獎榮譽稱號。2010年榮獲中國草學會首屆“傑出功勳獎”。2011年榮獲國務院扶貧辦“友成扶貧科研成果獎”和CCTV三農人物。2013年10月19日,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任繼周院士榮獲“中國資源科學成就獎”。

人物評價

蘭州大學:(任繼周)是中國現代草原科學奠基人之一,國家草業科學重點學科點學術帶頭人。
任繼周院士任繼周院士
中國工程院:(任繼周)創立了草原氣候-土地-植被綜合分類法,開創了將大氣因素列為草地分類系統的先河。他對中國草業教育貢獻卓著,是中國最早的草業科學博士生導師。
中國考研網:(任繼周)對規範中國草原科學研究生培養工作,提高整體培養質量起到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作用。
中國教育新聞網:(任繼周)是現代草業科學的開拓者。60年來,他潛心草地農業教育研究,培養了大批人才,為中國草業教育和科技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