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村(雲南省普洱鎮沅縣勐大鎮南康村民委員會)

南康村(雲南省普洱鎮沅縣勐大鎮南康村民委員會)

南康村民委員會,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6.50公里, 國土面積24.53平方公里,海拔1250.00米,年平均氣溫18.80℃,年降水量1259.1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8075.00畝,其中人均耕地3.30畝;有林地29061.40畝。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58戶,有鄉村人口2441人,其中農業人口2441人,勞動力166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81人。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534.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86.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康村
  • 海拔:1250.00米
  • 人口:2441
  • 年平均氣溫:18.80 ℃
  • 面    積:0.99平方公里
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658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658戶通電,有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17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42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6.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5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2936.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499.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0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33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075.00畝(其中:田2935.00畝,地5140.00畝),人均耕地3.30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29061.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9.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桔子、芒果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994.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34.7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17.12萬元,畜牧業收入625.96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997頭,肉牛152頭,肉羊230頭); 林業收入43.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433.56萬元, 工資性收入88.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86.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4人 ,在省內務工63人,到省外務工1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烤菸,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3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烤菸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58戶,共鄉村人口2441人,其中男性1256人,女性1185人。其中農業人口2441人,勞動力1669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64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5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658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5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126.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資金不足。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重點發展六大產業:糧食、畜牧業、甘蔗、蠶桑、烤菸、林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心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鎮沅四中。該村距離國小校6.00公里,距離中學5.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66人,中學生44人。 該村到2014年底,有33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文地理

南康村位於鎮政府南6.5公里,轄16個村民小組,650戶,2407人。海拔1250米。國土面積24.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75畝,其中水田2935畝,旱地2935畝。主產烤菸、甘蔗、水稻。漢、彝、傣、回族雜居。1所國小。 該村有茶馬古道、古井、清代炮樓、近代有圈田街松山國共兩軍大陸上最後一戰,建有松山烈士塔,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農村建設

南康村以文道重點扶持村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2.66萬元,其中:省級補助15萬元,民眾自籌17.66萬元。具體建設內容:新種植蠶桑100畝;架設人畜飲水管道6公里,新建30立方米水池2個;鋪設村內砂石路3公里,有效路面3米;庭院改造42戶;太陽能洗澡室建設25戶;豬廄、沼氣、廁所“三配套”建設;開展農村適用技術培訓7期630人次;簡介牌一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