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港

南平港

南平港位於閩江上游,沙溪、建溪、富屯溪的匯合處,是閩北各縣(市)通向省會福州的門戶。港區囊括了建甌、順昌以下至延平樟湖鎮河段203公里,以及武夷山崇陽溪上的九曲溪口至建陽赤岸村河段47.5公里。鷹廈、外福鐵路沿港而過,南平—古田、建甌—朋口公路均通港區,並與鄉村、林區公路緊密相連。是閩北通往內地和沿海的水運貨物集散地,為當地第一大內河港口。年均貨物吞吐量51.84萬噸(其中進口25.78萬噸),旅客運量19.33萬人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平港
  • 所屬地區:福建省南平市 
港口簡介,港區分布,主要碼頭,延福門碼頭,南平馬祖廟碼頭,西芹碼頭,夏道碼頭,吉溪碼頭,太平碼頭,樟湖碼頭,水南碼頭,大洲碼頭,南平造紙廠專用碼頭,

港口簡介

南平港是福建省內河重要港口,是聯繫福建沿海經濟區和內陸合作的重要交通運輸節點,也是建設我省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南平市深化資源開發、最佳化產業布局和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港區分布

南平港主要分五個港區,分別為南平港延平港區、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區、南平港建甌港區、南平港順昌港區和南平港武夷新區港區。其中,延平和延平新城港區將成為南平港發展綜合運輸的主要支撐,為沿江大型廠礦企業服務,並滿足閩江上游貨物集散、翻壩和港鐵聯運的需求;建甌、順昌港區主要為當地企業和經濟發展服務;武夷新區港區主要為滿足當地水上旅遊客運觀光和開展水上運動的需求。

主要碼頭

延福門碼頭

南平港的中心碼頭,原為自然碼頭。民國28年(1939年),福建省公用事業局為適應輪船靠泊的需要,修建成簡陋的輪泊碼頭。民國31年重修。1958年後又先後修建4次。碼頭以斜坡式和纜車結構為主,有客運泊位3個、靠泊客輪的躉船1艘,面積83平方米。另有貨輪躉船1艘。客貨躉船上各有專業管理人員2人。該碼頭擁有裝卸機械8台,最大負荷能力3.5噸。港口裝卸工藝流程為船—吊機—倉庫—汽車。庫場用人力板車和人工裝卸。1953~1966年,客運出口438.45萬人次,貨運出口546.14萬噸。1967~1970年,客運出口116.83人次,貨運出口59.44萬噸。1971~1987年,客運出口612.83萬人次,貨運出口240.49萬噸。現有堆場6處2110平方米,倉庫4座783平方米,水上躉倉1座83平方米。1991年改建,1994年竣工,總投資640萬元。建有吊橋1座,40×10米水上躉船1艘,500客位輪泊位1個。擁有綜合大樓1座,總建築面積7144平方米,設計旅客吞吐能力36萬人次。2009年改造成延福門廣場。

南平馬祖廟碼頭

直立階梯式,長345米,按海拔高程分66、64、62三個梯級,堆場面積6500平方米。有停靠2×500噸頂推船隊泊位2個,年設計貨物吞吐量20萬噸;進郵港公路2條,長390米;水上躉船2艘,庫容量200萬噸。1992年11月動工興建,翌年11月竣工投用,總投資200萬元。

西芹碼頭

重力直壁式,長53米,寬40米,有停靠2×300噸頂推船隊泊位1個,年設計貨物吞吐能力3萬噸;綜合樓1座,面積218.7平方米。1992年興建,1994年投用,總投資127萬元。

夏道碼頭

直立岸壁式,長36米,有500噸級貨輪或500客位輪泊位1個,年設計旅客吞吐量28.5萬人次。1992年11月動工,翌年3月竣工,總投資114萬元。

吉溪碼頭

斜坡式,長89米,年設計貨吞吐能力7萬噸,有500噸級貨輪泊位1個。1991年11月動工,1993年2月竣工,總投資92萬元。

太平碼頭

1992年動工,1994年竣工,總投資70萬元;斜坡式碼頭,長78米,有500噸級泊位1個,年貨物吞吐能力7萬噸。

樟湖碼頭

1989年動工,1991年竣工,總投資127萬元;直立岸壁式碼頭,長36米,設500噸級泊位1個,旅客年吞吐量3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8萬噸。

水南碼頭

岸線長90米,有3個泊位,可靠泊50噸貨輪3艘。有倉庫1751平方米,堆場546平方米,年貨運吞吐量14.4萬噸。1970年後,水路、鐵路聯運貨物量逐年下降,至1980年,年貨物吞吐量僅1.92萬噸。1984年,南平市進行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擬將延平門碼頭貨運業務移交該碼頭。翌年12月,省交通廳投資374萬元進行擴建,1988年12月竣工。擁有倉庫2座,用地面積1905平方米,3個泊位,配備輪胎吊機2台。年設計貨物吞吐量13~16萬噸。

大洲碼頭

為木材專用碼頭,有纜繩裝卸機9台(裝卸橋3座,絞車6輛),作業船6艘。

南平造紙廠專用碼頭

備有40匹馬力拉木機1台(最大日拉木能力1500立方米),水塢1座,拖輪9艘(24匹馬力拖輪6艘,36匹馬力拖輪3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